新浪河南 城事关注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 为郑州的孩子们授课啦!

(通讯员:刘沛、 贾京林、吕佳)2月21日上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组织的“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在郑州中学开启在河南活动的首场巡讲。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整治校园暴力工作部署, 最高检、教育部联合出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关于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的方案》,组织为期三年的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从全国检察机关选拔了24名优秀巡讲人员组成全国巡讲团,研发了一批精品法治课程,分赴全国各地中小学校进行巡讲。巡讲活动启动以来,极大地推动了中小学生进一步养成遵守法律的自觉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增强了自我保护、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有效预防了校园暴力欺凌案件发生,保障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同时,通过巡讲活动,建立了一批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检校合作示范点,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检校合作和校园普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对创建平安校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初春的郑州,乍暖还寒。一场微微的春雪悄然而至。而郑州中学的巡讲现场却暖意融融。1500多名师生、学生家长坐满了大大的礼堂,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两级检察机关的有关领导、以及郑州两级检察机关未检工作的负责人一起聆听讲座。活动还邀请了省、市人大代表、省、市政协委员、省、市两级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共同参与。与会领导们还精心挑选了《青少年看图学法律》《青少年法律知识学习读本》《呼啸山庄》等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书籍,赠送给郑州中学的学生。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来自郑州市管城区检察院的田丽静开启巡讲第一课:《莫让“网事”不堪回首》。田丽静是河南郑州市管城区未检科副科长。法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全国巡讲团中唯一的郑州检察官。她在工作中和同事们共同创设出“心灯3+2”办案模式,三员出庭机制,曾被最高检评为全国十五项创新事例。所在团队荣获最高检全国未检优秀团队。个人荣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郑州市优秀母亲。她本次巡讲主题是网络犯罪预防,田丽静通过讲解自己办理过的典型案列,配合生动形象的动画短片和同学们熟知的网络语言,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网络,认清网络与现实世界的差别,教会他们防范网络犯罪的方法,她还以“秦火火”的案例来教育同学们不造谣、不传谣,要敬畏法律,遵守网络秩序。她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引发了学生们的阵阵笑声。

来自广东省佛山市检察院巡讲员王文婷则为大家带来《好莱坞的普法剧:聚众与斗殴》。王文婷是一名年轻的优秀未检干警。从事未检工作多年。获得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第三届广东省公诉人与律师辩论大赛多项大奖、2016年荣立个人二等功,经过层层选拔,被高检院选拔为“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之一,巡讲主题是预防校园暴力。王文婷以电影为切入点,围绕“电影元素”,利用未成年人喜爱、熟悉、贴近法律知识的电影场景,激发出他们对相关法律知识思索、学习的热情。

两位巡讲员或在讲台侃侃而谈,或深入同学们之间提问、互动。真实感人的案例、活泼自然的授课方式、时尚新鲜又令人深思的话题设置,炫目可爱的多媒体展示,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现场不断爆发热烈的掌声和欢乐的笑声。

郑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建国说:“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倾向等新的特点,校园欺凌现象更是时常见诸报端。这暴露出有些学生的法治观念仍然比较淡薄,依法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能力还比较弱。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组织为期三年的“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是提高在校学生自觉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发生的基础性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给全市检察干警提供了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郑州市检察机关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郑州市高新区管委会教育局党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田鸿鹏说,“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的活动对促进校园安全和学生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他呼吁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学生家长,要树立法治观念,一起预防校园暴力,共同维护网络文明。”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郑州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董广安参加了活动,聆听了全部巡讲,她深有感触,谈了以下的感想:

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网络犯罪频频见诸媒体,让人触目惊心,这种暴力倾向和网络犯罪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更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成果,引起了家长、老师、社会、学校高度的重视。

这类恶性事件在舆论的持续发酵下让这些问题为社会所聚焦。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为何会成为暴力的聚集地?如何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整治校园暴力工作?

今天上午全国“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走进了郑州中学,生动形象地回应了这些问题。

巡讲团成员用孩子们身边的典型案例,以预防和抵制网络犯罪和校园暴力为主题,采用未成年人容易理解、便于接受的话语方式,配合着播放的PPT、情景小游戏、生动形象的动画短片、微电影等手段,有深情并茂的讲述,有引人入胜的场景再现,还有台上台下的热烈互动,整个活动,精彩纷呈,学生们掌声不断,笑声阵阵,在掌声和笑声背后,引发了学子们深深的思考。这种形式的法制进校园活动,有声有色,传播效果非常突出。

巡讲员从生动鲜活的案例入手,向未成年人传授预防犯罪、应对校园暴力和网络犯罪的“秘籍”,非常实用。

建议:1、这样的活动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规定内容,使其成为常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并且向两边延伸:小学——大学;

2、将这些典型案例和巡讲内容固化成文字和音视频,从学生当中培养宣讲员,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让青少年真正了解到网络犯罪和校园暴力的危害,学法、知法、用法,善于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使法治的意识深深扎根在未成年人的心中。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郑州一中校长朱丹则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诗歌:

法治巡讲进校园,非是泛泛做宣传,

治国历来防和治,更重防微和杜渐,

讲座活泼听不厌,道理深来用语浅,

一网打尽无数人,无网不瘾难知返,

宣讲语惊醒四座,亡羊补牢犹未晚,

教育乃为天下事,官民江湖齐共管,

今日欢呼宣讲团,常回学校看一看,

治心治霾治天下,神州风清天又蓝。

郑州中学的学生王斐鹏说,这种形式非常好,让我们了解了许多网络行为规范,对我们来说网络是一个双刃剑,通过今天的宣讲能让我们今后更有效,更积极的利用网络资源,提高防范意识。

郑州中学的同学袁慧说,今天这次宣讲内容丰富,形式生动,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发生在我们同龄人当中的真实案例,给我们起到了良好的预防和警示作用,希望以后检察机关多举办类似这样的活动。

郑州中学一位老师说:听了这次“全国巡回演讲团”的法律宣讲,使得我们老师们对网络这个话题不那么恐惧。以前网络是夹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一道屏障,学生比较难管。听了宣讲之后,更有信心去处理学生上网的问题了。

据悉。近年来,河南省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积极开展打击“校园暴力”专项活动,对2016年以来全省113个“校园暴力”犯罪案件逐案梳理分析,选取了10个典型案件集中督办,对督办案件提前介入、快速办理、严厉打击。注重加强对校园暴力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权利保障、心理疏导和困境救助,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司法保护专项工作。研究制定了《加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意见》,同省民政厅会签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司法保护的意见》,采取依法打击、保护救助、落实特殊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等八项措施,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司法保护。组织郑州、平顶山等地检察机关开展打击“校园暴力”法治宣讲活动,针对发生的“校园暴力”案件,与学校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整治预防措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起安全保障。2016年,把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作为河南省检察机关“爱民实践服务承诺”十件实事之一。将“送法进校园”与“法治进校园”活动结合融合,持续推进。组织开展全省检察机关关爱留守儿童暨“法治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推动“法治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2016年,全省检察机关共送法进校园2984次。共中,郑州市检察机关创建“四个三”法制宣传模式,以全新模式开展校园普法活动,先后走进郑州、周口、南阳等7地市40所中小学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捐赠法律图书4000多册,受教育人数达20多万多人。还远赴新疆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和哈密地区红星中学等4所学校,开展法制宣讲活动,受到当地教育系统和3000多名学生的一致好评。法制宣传课两次被确立为河南省检察机关观摩示范课,并受到省检察院蔡宁检察长的肯定和赞扬。 2016年,郑州市检察机关共走进90余所学校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受教育人数达6万多人。郑州高新区人民检察院依据办理的一起真实案例进行改编,与中共郑州市委组织部合作拍摄的河南省首部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微电影《悬崖》,获得首届平安河南微电影微视频比赛一等奖。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