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两只手的指纹都弄丢了……

新浪河南
关注什么?指纹丢了?!
这怎么会丢呢?

他叫范志明
今年50岁,河南焦作修武县人,1.7米的个头,皮肤略黑,身体硬朗,由于工作原因双手长满老茧。
去年10月,老范发现手上的指纹全丢了!
那天,老范来到县社保中心办理社会保障卡,填表格、拍照片,手续办理很顺利,但在指纹采集时却遇到了麻烦。

左手

右手
屡试屡败的指纹采集
老范先伸出右手的大拇指采集指纹,采集失败。随后,他伸出左手大拇指,依旧失败。社保中心工作人员以为老范手上有油渍,就让他用毛巾擦一擦,可是擦过之后,两只大拇指的指纹还是没能采集成功。
工作人员又让他换个手指再试试。老范将另外的8个手指分别试了3遍,其间,还不停地拿毛巾擦手,担心汗渍影响指纹采集。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
工作人员看了看老范的手,才发现他的双手皮肤粗糙暗黄,10个手指都长着老茧,角质层非常厚。

“摸上去像有一层硬膜,指纹也被磨得看不清了。”工作人员说,像老范这样的情况,他们从没遇到过,不过可以通过面部识别为他办理社保卡。
老范这双“丢失”了指纹的双手,每一道伤痕、每一个老茧都像年轮一样记录着当地的变迁……
它有了一道“沟壑”
手背上一道深深的伤痕,是在1999年的时候留下的。
这一年,32岁的范志明来到修武县供电公司岸上供电所工作。那时岸上村还是太行山腹地一个不出名的小村庄,薄弱的用电基础设施严重影响了山区居民生活和生产用电,迫切需要升级改造电网。

因为地处偏僻、道路不通,而且阴雨不断,材料运输成了改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老范和同事们硬是徒手将线杆、设备连拉带扛运到坡上的工地。没有挖掘机械,大家就站在泥地里用錾子、大锤、铁锹、洋镐等工具开挖杆坑。
用了10天时间,他们新架设10千伏线路1.6千米、0.4千伏线路20.5千米、新安装2台200千伏变压器。施工中,他的手背上多出了一条“沟壑”。
它们添了一片老茧
2001年7月,手上又添了许多厚厚的老茧。
21世纪初,山上的东岭后村和横河村由于处在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还是无电村,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为了让这两个村的居民用上电,老范参与了“消除无电村”工程。

立杆

放线ing
他每天在山坡山谷间来回奔波,饿了吃一口干粮,渴了喝一口溪水,累了就坐在石头上歇会儿。工作服上补丁摞补丁,手上的伤痕一道接一道。
75公里的山路、8公里的线路、64根线杆、314米的最大海拔落差,老范和同事们整整干了4个月。东岭后村和横河村的夜晚终于有了灯光,村里的老人高兴得整晚都合不拢嘴。他们拉住老范那粗糙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它们饱经沧桑

“老范,岸上村11号台区停电了,咱们快去看看吧。”
2015年7月15日凌晨,熟睡中的老范被值班同事的电话吵醒。他二话没说,穿好衣服就赶到抢修现场。经检查发现,原来是变压器过负荷烧毁了。
岸上村紧邻国家5A级景区云台山,那时已经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正赶上旅游旺季,停电后,游客们都热得从农家宾馆里跑了出来。
为了让大家尽快用上电,老范和同事连夜抢修更换11号台区变压器。
山里的夜太黑了,一不留神,老范的右手食指被刮出了个大口子,鲜血直流。他缠上一块创可贴,继续工作。
凌晨4点,抢修工作结束,送电成功。看着游客和村民们满意地回到住处,老范攥着受伤的手指长长地舒了口气。

它连“身份证”都丢了
“年纪大了,好多事都记不清,但小范的手机号说啥我都忘不了,认识他就是俺的福气。”
家住茶朋掌村的七旬孤寡老人张随根一提到老范就停不下来。17年前的冬天,范志明在村里挨家挨户抄表的时候认识了张老汉。看到老汉家徒四壁,他就开始隔三差五地给老人送去生活用品。这一帮就是十几年。

自从有了范师傅,张老汉总是笑口常开

对范师傅给添置的老物件,他如数家珍
即使这双手已经丢失了自己的“身份证”,老范还是用它们撑起了张老汉家的一片天。
他的指纹最后找到了吗?


那当然了
终于找到“你”
对于老范指纹丢失的情况,医生认为,是由于长期劳作,手部的皮肤磨损,长出的老茧遮盖了原有的指纹,通过治疗可以恢复指纹。
今年3月,经过半年的恢复治疗,范师傅终于找回了手上“丢失”已久的指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