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河南坠子 范军称民间艺人都应学习“坠子皇后”胡中花!
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例行在正月十三举办,作为书会第一大曲种的河南坠子再次唱响这个全国说唱艺人的“朝拜圣地”,到书会80%的艺人都会说唱河南坠子。说起河南坠子,不得不提起当代名家、素有“坠子皇后”之称的兰考人胡中花,著名曲艺家范军直言“所有民间艺人都应该向她学习”。

(河南坠子里说唱最常用的一种叫“简板”的乐器。该乐器宽3厘米,长30-40厘米,一般用梨木、红檀木制作,音色微颤清脆)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形成于20世纪初,有东路、西路、北路之分,是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因地域性差别而形成三种不同的演唱风格。其特点旋律悠扬、节奏明快唱腔浑厚、淳朴、高亢、畅快,目前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河南坠子主要伴奏乐器为坠胡,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

(铜镲)
河南坠子有多种表演形式,有的一人演唱,左手持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敲书鼓;还有少数的是自拉自唱。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

(书鼓)
2006年5月20日,河南坠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方言问题,兰考很多人称河南坠子为“对的书”。在公社生产队时期,如果哪里有人唱河南坠子,三里五庄的老百姓都是挖一瓢粮食去听,有的给上四五毛钱,遇见热情的,还能管个吃住。

(胡中花农村晚上演出实景)
那个年代,听个戏曲几乎是老百姓所有的精神食粮,而坠子书几乎是当时唯一的曲艺,有的地方,几乎看不到豫剧的风头。

(社区演出实景)
兰考坠子书民间艺人刘美娣介绍,如今,尽管唱坠子书的民间艺人有所减少,兰考仍然有一帮从艺人活跃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的红白喜事上,政府每年也会给她们安排几十场演出,并补贴一些费用。

(演出中的胡中花)
而这些兰考坠子书艺人中,当属已经定居郑州的胡中花最为出名。目前四十岁的胡中花已经从艺将近三十年,而尚在读艺校的女儿,已经成了她的最佳搭档,她女儿拉坠胡已经小有名气。

(胡中花的女儿在演奏坠胡)
胡中花,兰考县张君墓镇(现更名为考城镇)人,是我国近年来最出色的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号称“坠子皇后”,其作品也以光碟形式发行,她目前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表演,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由于胡中花表演投入,情真意切,惟妙惟肖,她多彩多样淋漓尽致的表演常使观众或捧腹大笑,或热泪盈眶,掌声雷鸣不断。
2011年著名的马街书会上,胡中花以最佳表演获得“书状元”,当时,评委被她的表演感动得落泪。著名演员刘小宝说他每次听胡中花的坠子书都会哭,而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喷空”创始人陈红旭老师则不时表达了对胡中花表演艺术的敬佩。
2012年大年初一到兰考举办专场迎春书会。书会现场,胡中花姐妹分别表演了河南坠子的经典曲目《拉荆笆》和《打婆子》,效果极佳。
2015年,胡中花作为中原文化的使者,到台湾演出,河南坠子受到了热烈欢迎!
2016年,胡中花开门收徒,以传河南坠子的“香火”。
2018年3月1日,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范军在接受本网采访时,对胡中花的赞赏溢于言表,他称胡中花是河南坠子的草根艺术家,她是麦地里走出来的艺人,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穿夏秋冬的交换。。。。。。是一位最接地气儿的艺术家,她常年在一线为百姓送去无尽的欢乐,她在用一幅简板演绎着中国人传承的仁义礼智信,在说着岳飞的精忠报国,包拯的清正廉洁,杨家将的满门忠烈。。。。。。她身上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种传承,所有民间艺人都应该向她学习。
胡中花很会开拓市场,在河南坠子演员中,她一年能定到几百场演出,可见老百姓对她的欢迎,同时也证明了民间艺人有时代性。
去年胡中花参加了中国曲艺家协会在平顶山举办的河南坠子大会,她的节目是最受欢迎的。
她唱的是坠子书,传承的是孝道。。。。。。

(胡中花和女儿同台演出)
河南坠子从省级到国家级的传承人都有,河南坠子的要求很高,必须要师承辈分,大部分艺人都在民间。
去年,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申请了国家艺术基金,首次开办了河南坠子人才的专业培训班。把大多的民间的艺人和传承人,从事河南坠子表演的老中青三代,集中在一起,从舞台形表、艺术创作各方面给予长达数月的培训。每年在评选各级河南坠子传承人之后,给他们财力和物力的支持。
随着国家文化自信的推广,生于河南、长于河南、影响全国的河南坠子书,作为河南人的自豪,在老一代艺术家赵铮大师和刘宗琴大师等人的影响下,河南坠子的艺人们,正不断提高自身修和艺术认知,在散发它原汁原味魅力的同时,说新创新,增加新鲜血液,呼唤更多有创作本能的大学生团队和社会力量,融入到河南坠子的发展中。(记者 刘林森)
附胡中花主要作品和其自己创作的《报母恩》唱词:
代表作有长篇:安景龙降香,仁宋宗私访,皇爷私访陈州城,三打雄州,马踏洛阳,西九成投亲,寇公案;中篇有:打婆子,拉荆耙,三打四劝,后妈无情妹有情,借书厢,王生遇女妖,龙抓不孝子,旱蛤蟆求雨等;短篇有:报母恩,赵钱孙李,大姑娘方女婿,大瞎话,口媳妇变驴,蓝老抠,傻子认匾等。
《报母恩》唱词:
人生在世贤孝为本,
黄金难买父母恩,
爹的恩情泰山重,
娘的恩情比海深,
二老父母多么不容易,
为儿女受尽了万苦艰辛,
娘怀儿一个月提心吊胆,
娘怀儿两个月吃饭恶心,
娘怀儿三个月血水成块,
娘怀儿四个月能分男女身,
娘怀儿五个月分开五指,
娘怀儿六个月头发扎根,
娘怀儿七个月儿分七窍,
娘怀儿八个月八宝成人,
娘怀儿九个月将要分娩,
娘怀儿十个月儿要离开娘的身,
娘生儿,
生几生来死几死,
腹疼痛娘难忍汉湿全身,
生下儿娘鬼门关走了一趟,
血窝里抱起骄儿的身,
抱起儿娘忘记了浑身疼痛,
白天黑夜娘操心,
左边尿湿右边放,
右边尿湿让儿趴在娘的身,
儿不会走路常在娘怀抱,
学走路娘拉儿转了半个村,
上学时天天接来天天送,
怕摔着怕冻着娘操碎了心,
千辛万苦把儿养大,
给儿盖房又娶亲,
娶来媳妇全家喜,
两年不过媳妇又添人,
当妈的好比是家中的保姆,
又洗衣又做饭还得抱孙孙,
眼看着孙孙一天天人长大,
读书送进学校门,
又是天天接来又是天天送,
当老的为儿女总是操不完的心,
盼望孙孙成人长大,
再看看咱爸妈弯腰驼背满头白发满脸皱纹,
孩子们结了婚都是各顾各,
家里撇下二老人,
爹娘在家天天把儿女们想,
搬个凳子坐在门旁眼望村外盼他的亲人,
劝大家在外工作再忙也要给爸妈多打电话,
电话里问一问爸妈的身体可安稳,
有空回家常探望,
别再让自己的爸妈为咱挂心,
有那个别人,
吃娘奶跟娘亲,
一娶媳妇就变心,
爹妈有病不过问,
床前更不会尽孝心,
老人含泪归西去,
恁看看不孝人,
铺张浪费修新坟,
穿白带孝灵前跪,
声声哭的老母亲,
亲朋好友暗地骂,
邻居骂你假孝心,
千人指万人恨,
问自己你算什么人,
老人活着不尽孝,
灵前念的啥祭文,
长言说,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你也生儿也养女,
你想想,
你生儿养女为何因,
常言说羊羔吃奶前蹄跪,
丑乌鸦还知道报它娘十八天恩,
禽兽都有孝娘意,
更何况咱自己亲生爹娘咋能不孝顺,
同志们听了我的劝,
好好的孝敬二双亲,
你孝他孝代代孝,
万古美名传万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