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画虎村

河南广播电视台
关注大象新闻记者 葛玉珍 殷海晴 倪政伟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活力密码。商丘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13年前在虎年来临之际,曾到王公庄采访过农民画家,现在他们发展得怎么样?我们再回去看看。
2010年,王凤丽28岁,靠着卖老虎画的收入,给家里盖了新房,开始专职画画。“盖这座房子花了20万元,2009年增收50%,光画画挣的钱就够盖两座房子,下一年打算买一辆车。”
找到了画虎这一财富密码后,王公庄的画家队伍逐步壮大起来。但渐渐地王凤丽发现村里同质化的作品太多了,而虎画市场相对小众,她开始着力转型。“现在题材增多了,以前光画老虎,现在我们画的有山水,有花鸟,还有各种其他题材,走的路线非常广。”
13年前王公庄的村民们一手握锄头一手握画笔,在自己家里找张桌子就算是画台了,大家关注的,是怎么把画画好,卖出去。
而如今,在王公庄村统一规划建设的绘画一条街上,古色古香的小楼整齐排列,129家画室百花齐放,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王凤丽说:“以前你来的时候还没有粉刷没有装修,现在我们画画的环境非常好,装上空调,冬天不再冻手了。你看我们安上了好多灯,给客户照画照片非常好。”
据王公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建金介绍:“咱们一楼是展厅,二楼是住宿,咱们现在都买的车,奔驰、宝马,到处都有好车,现在包括咱们在县里边、市里边大家都买房了,日子过得很红火。”
赵全喜是村里的“四小虎王”之一,他原来是专注画虎,经过勤学苦练,画的猛虎威风凛凛。而现在,他做起了文创产品。“你现在看的这些小扇子上面的(虎画),这个小扇子去买的时候就是说几块钱,现在我们用工笔的画法,这个价值就不一样了,达到2000块钱。”
13年前,村民们把画画当做副业,而现在,画虎成了很多人的主业。这个总共1500多人的村子,有900多人在从事绘画相关的工作。专职画画,经纪人,直播带货,销售纸笔颜料等,一个小小的产业链在村里形成了。
紧挨着绘画一条街,是顺丰快递王公庄村的网点,大家进来就可以看到,这里面全部是为了包装画卷所准备的专用物流包装筒,可以说这一个网点就是为了王公庄村的画走线上销售,为这些大量的订单而配套设置的。
王公庄村物流网点工作人员 王新华说:“每天稳定在100单左右。节假日像过年、中秋节,(物流单)翻倍上涨。”
除了画画、卖画,紧跟潮流,王公庄还筹建了画虎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将带动更多的人喜欢虎文化、从事虎产业。“开展研学游活动,我们还计划对王公庄村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擦亮‘中国画虎第一村’品牌,以特色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商丘市民权县北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祥辉说。
1月3日《河南新闻联播》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