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城事关注

叶县: 特色产业种植为群众撑起“致富伞”

河南广播电视台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大象新闻记者 徐先友 通讯员 焦萌 姬冠鹏/文图

8月19日上午,叶县龙泉镇大湾张村绿瑞农业小米种植基地里,沉甸甸的谷穗在田间随风摇摆,掀起阵阵金色的谷浪。

“这600亩小米长势很好,本月底就能收获了!”绿瑞农业公司总经理张跃杰说,基地采用的是“菜心+花生、小米+菜心”的轮种模式,菜心春、秋各种一茬,现在地里种的是花生和黄小米,“9月份开始就可以种秋季这一茬广东菜心了。”

张跃杰是土生土长的大湾张村人。2018年10月,在外跑冷链物流的他回到村里,流转土地860亩,搞起了农业种植,并成立了平顶山市绿瑞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3月,随着第一批广东菜心成功运往深圳,开启了他“土里刨金”的进程。

“目前基地共流转土地达1200亩,轮种菜心每亩地每年净利润在3000元左右。”张跃杰说,基地平常用工80到90人,忙时需要150人,除了本地人外,基地还吸引了众多外地人来此务工。

大湾张村村民杜庆利常年在基地务工,每月5000元的工资让他很知足。“我是在这里开拖拉机的,活儿比较轻松,还能接学生、顾家,也不少挣钱。”他边干活儿边抿嘴笑。

“村里有了产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小康生活吗?”龙泉镇党委书记史旻明表示,在张跃杰的带动下,周边的大来庄、齐庄村等也发展起蔬菜种植,目前全镇蔬菜种植规模达到4000亩,直接带动从业人员400余人,大湾张村及周边村庄的高效农业种植园区异军突起。

一枝独秀不是春。如今在叶县,以特色产业闯出新路、转型破圈的“明星”乡镇比比皆是。

这些年来,叶县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发展的“牛鼻子”,立足实际发展条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调结构、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建园区。在此基础上,叶县以农产品种植加工为主导,升级“联村共建”为“联乡共建”,加速探索推进“1+X+Y”模式,构建“龙头企业+国有平台公司+金融服务+村级集体经济+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一体化发展局面,确立了韭菜、辣椒、花生、中草药、食用菌、畜禽养殖六大特色产业,实现大带小、强带弱、共富裕的目标,达到“1+1>2”的效果。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现代特色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让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更足,也会让群众的钱袋子更鼓、生活更好。”叶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进庚如是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