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乡村教师代言人:河南省内黄县二安乡第二小学张彦伟
摘要: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山里田间,乡村教师这个群体为乡村孩子们带去了无数的希望。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教师们既迎来了机遇也面对着挑战,他们感慨于乡村教师群体所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敢于实践与创新的代表人物,也深深被蕴含在其中的大爱所折服。前言: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山里田间,乡村教师这个群体为乡村孩子们带去了无数的希望。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教师们既迎来了机遇也面对着挑战,他们感慨于乡村教师群体所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敢于实践与创新的代表人物,也深深被蕴含在其中的大爱所折服。本次活动由新浪教育、教育公益联盟联合主办。旨在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的引领导向、传递正能量的作用,并通过媒体传播,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社会各界支持、改善乡村教师群体的工作生活条件,激励教师进一步发挥光与热,从而带动乡村学校更具活力。
老师简介:
张彦伟,男,汉族,1987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是二安乡第二小学的一名教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明理而不辩,2010年大学毕业之后他自愿申请到农村学校,以特岗教师身份参加教学工作。
一、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张彦伟老师热爱教育事业,他经常说:“学校赋予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学校是我的第二个家”。作为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他始终以学校大局为重,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每次学校需要他,无论是节假日还是身体不舒服,他都会积极的配合工作。由于学校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老师很少,学校的好多档案可以说是一穷二白,面对这种情况,他毫无怨言,为了建立完善的档案系统,他不知牺牲了多少节假日。经过不懈努力,他负责整理的档案顺利通过各级督导验收。学校上课铃声需要改为音乐铃声,需要添加安全提示语,他就自学苦苦钻研,从自己录音、学生录音下手,感觉效果不是太好,就又寻找和学习相关软件,利用软件反复调试编辑。白天课多,晚上干,靠着做不好就睡不着的韧劲一干就是到凌晨一两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彦伟老师所在学校是第一个使用语言铃声的学校。掌握技术后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有了新的电子化流程……以后像这样的技术活儿成了他的“专业”。总之,他把所做的工作都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做,经常加班加点,以确保工作高质高量完成。

二、以校为家,无怨无悔
张彦伟老师家住鹤壁市浚县善堂镇后寨村,距离学校40多里,为了不影响上课,周日下午他就早早骑车来到学校,不管天气有多恶劣,从未迟到过一次,更从未因私事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张彦伟老师吃住在校,平常一星期回家一次,有时一忙半月、二十天才能回一次家,每逢家中有事,父母让他请假,他总是试着婉言拒绝:“咱家中是有事离不开我,可学校里的几十名学生一样离不开我,他们更不能耽误啊!”时间长了,父母理解了儿子的工作心,再忙再累也从不拖他后腿。一次母亲左手小拇指在干活时被挤烂,肉被挤掉一块,手指骨头依稀可见。然而父母并没有告诉他,等他回家进屋看到母亲躺在床上输液时,才知道母亲受伤已经半个多月了……此时他的心情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内心很是愧对父母。张彦伟老师说:“在家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但我却无愧于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无愧于我所从事的光荣而艰巨的教育事业”。

三、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在教育学生时,张彦伟老师践行着“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的原则。所以,他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所以,当他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他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他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他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他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他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题了……当他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是跟您学的”。这句话震撼着张彦伟老师的心灵,他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因为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四、创新方法,培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他常常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严格地对学生训练课堂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路队常规,并设立“卫生之星”、“守纪之星”、“文明之星”、“安全之星”、“创新之星”等方式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又具有“个性张扬、百花竞放”的个性特长,同时结合不同的节日,开展了“好习惯伴我行”、“知荣明耻我能行”、“争创书香好班级”等主题班会,并通过小品、儿歌等形式,使学生思想和灵魂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洗礼,不但再次矫正了他们的不良行为,而且使班级活动开展有序,学生个体特征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形成了“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的治班方略,把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管理和课改理念下的治学之道有机统一起来,为造就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五、追求卓越,奋力翱翔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张彦伟老师深知,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于是他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教学中,他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阅读了大量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张彦伟老师经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各科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无论是纪律还是成绩方面,张彦伟老师在校、在乡都位居前列,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2018年5月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2017年12月张彦伟老师在教育部2016--2017年“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荣获国家“优课”;2017年11月在河南省教育厅2016--2017年“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荣获省级优质课;2017年2月辅导的书法在河南省教研室组织的2016年“河南省中小学生,写字步步高硬笔书法大赛”中被评为省一等奖;2018年2月在安阳市教育局组织的2016--2017年“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荣获市级优质课;2018年3月张彦伟老师所带班级被安阳市教育局评为先进班集体,本人被评为安阳市市优秀班主任;2017年教师节被内黄县人民政府评为“教研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6月在安阳市“心系中国梦,做好引路人”师德师风征文评选中荣获县一等奖;2016年8月年参与内黄县教研室试题命制荣获二等奖……每次荣誉获得时他都会作为未来工作的新起点,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勤奋工作,开拓进取,努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张彦伟老师追求的境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丝毫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他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张彦伟老师将立足于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无悔的青春。
坚信张彦伟老师“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让桃李香满天下!
如有企业机构及公益组织愿意对乡村教师进行帮助,可联系他们,官方邮箱:edugongyi@vip.sina.com 官方微博:教育公益联盟 联系电话:18519308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