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名师访谈

知道“红线”,86.58万考生要擦亮眼睛为自己把好关

摘要: 6月25日—26日,河南省招办将在郑州举办普通高招现场咨询活动。对于全省86.58万考生和家长们来说,在填报志愿的关键时期,能和高校招生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机会实在难得。

———访新浪河南特聘教育专家、海智蓝机构首席咨询师 樊无敌

记者:王跃伟   高会玲

6月25日—26日,河南省招办将在郑州举办普通高招现场咨询活动。对于全省86.58万考生和家长们来说,在填报志愿的关键时期,能和高校招生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机会实在难得。关键是,家长们要怎样搜集对填报志愿有用的信息呢?参加咨询会时要问哪些问题?搜集到的信息该怎样派上用场呢?为此,我们新浪河南特推出“2017年高考报志愿访谈录(二)”,本期采访的是新浪河南特聘教育专家、海智蓝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师樊无敌,樊老师上期话题中和大家聊的是《如何逛好2017年高考“庙会”?》在本期,樊老师和大家聊的话题是《知道“红线”,擦亮眼睛为自己的明天把好关》。

A、高考报考志愿时都哪些资料需要打包?

樊无敌: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一提到报志愿,大家都立刻觉得毫无思绪,手忙脚乱。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时,不会甄别信息的家长,会把各种信息当成一种负担,其实,只要甄别了信息,对孩子报志愿能“加不少分”。

首先,家长要了解我省关于高招录取的政策。省招办日前发布了《河南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及录取有关规定》、《河南招生之友》等一系列文件、资料,里面都有比较详细、全面的高考志愿填报及高招录取政策解读,这也是官方最权威的资料,家长和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把握好政策。

其次,要根据考生自身的兴趣、特长、性格等,搜罗信息。不同志趣和性格的考生适合不同学科、专业的学习,“热门”或“冷门”专业是相对的,选择与个人兴趣、特长、性格相匹配的专业才是理性的。

当然,高考填报志愿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与个人职业生涯紧密相连,虽然所学专业与职业没有必然关联,但专业是职业的基础,影响将来职业选择与发展。

再次,要搜罗一下与高校有关的信息。目前中国的高校有2000余所,这些高校有公办的、民办的,有中外合作办学的。不要说考生,就是全家齐动员也难以搞清楚这些院校的子丑寅卯,所以根据孩子的高考成绩来研究有关院校是比较科学的。这些信息包括“目标院校”的往年投档情况、基本情况等。基本情况包括学校性质、历史沿革、师资力量、院系设置、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和录取规则、学费标准、生活水平、考研保研比例以及近三年来新生的录取情况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B、现在的平行志愿和过去的梯度志愿有什么不同吗?

樊无敌:我省已连续多年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今年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再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传统的梯度志愿在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只能填一个志愿,而平行志愿在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可以填几个志愿。这几个志愿没有主次之分,都是一志愿,所以叫平行志愿。

第二个特点就是位次优先,在过去的梯度志愿模式下,强调的是分数优先,在平行志愿模式下则是位次优先,也就是对全部参考的考生分科类进行一个排序,每一名考生要排出一个位次,一个位次对应一名考生。在投档检索时,先投位次在前的考生,然后再投位次在后的考生。

第三个特点就是遵循志愿,目前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区、市)一般可填报三到五个院校志愿,分别以英文字母ABCDE排列出一个自然的顺序。投档的时候按照这个考生的自然顺序逐一检索,也就是说首先检索A志愿,其次再检索后续志愿。当符合A志愿学校的条件时,考生的档案就被投入A志愿院校中,其他后续志愿就不再检索;如果考生不符合A志愿的投档条件,那么就要看他的B志愿,如果B志愿仍然不符合要求,再看他C志愿,依次检索下来,直至检索完毕。也就是说,梯度志愿中的一个考生,只有一次检索一次投档机会,那么现在就多次了,可以有效地保证这几所院校都有可能被检索、被录取。

第四个特点就叫一轮投档,也就是考生的档案只要被投入任意一所志愿院校中去,就停止对其的检索,如果考生的档案被高校退回来,即使分数达到后续志愿也不检索了,只能进入征集志愿。

C、2017河南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都有什么呢?

樊无敌:今年考生志愿分为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含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专科提前批(直招士官、航海等有特殊要求的专科)和高职高专批等批次。

录取工作分批进行,依次为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

军队招飞安排在提前批次之前录取。体育和艺术类本科(其中艺术类本科分为A、B两段,原则上,B段为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其他高校为A段)、军队院校、国防生、公安类专业、司法类专业、航海类本科专业、教育部直属高校免费师范类、免费医学定向就业类、外国语言文学类(非英语)专业,经批准实行综合评价模式招生的高校(专业)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经教育部批准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或专业参加提前批录取;“211工程”院校和经我省批准的高校本科专业参加本科一批录取;其他高校的本科专业参加本科二批录取;体育、艺术类专科专业与本科二批同时录取,兼报普通类者,体育、艺术类在先,兼报的普通类在后,依录取进度进行;直招士官、航海类、空中乘务等有特殊要求的专科专业参加专科提前批录取;其他无特殊要求的普通类专科专业均参加高职高专批录取。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本校其他专业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同一学历层次的全部招生计划,须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学校如有特殊需要希望调整录取批次,应书面报省招办,经研究后确定。

D、2017河南高考都哪个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什么呢?

樊无敌:今年,河南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高专批、专升本和对口生均实行平行志愿,其中本科一批和高职高专批可填报1—6个高校志愿,本科二批可填报1—9个高校志愿。提前批(除艺术外)、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和专科提前批第一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第二志愿设4个高校平行志愿。

艺术类志愿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其中本科批次分A、B两段,每段可按顺序填报2个高校志愿,专科批次可按顺序填报2个高校志愿。艺术类各批各段分别划定专业和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

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即首先将同一科类批次线上的“自由可投”的考生,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遵循考生志愿,并根据高校招生计划数和调阅考生档案比例要求投档。当遇到多名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听力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对单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中的院校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相对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E、掌握了你说的这些原则,考生到哪里咨询会得到准确的报考答复呢?家长和学生很是着急啊。

樊无敌:很多家长很想在咨询时让招生办的老师给吃一颗定心丸,但几乎所有老师都不会为考生和家长承诺什么。

在过去多年的招生咨询中,家长和考生咨询最高的几个问题分别是:

(1)、我的孩子高考考了××分,能报啥学校?

(2)、我的高考成绩为××分,报你们学校哪个专业能录取?

这时的家长和学生很希望招生老师给个明确的答复,一旦有了答复便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事实上。这颗定心丸吃不得,考生还得根据自己的分数和该校历年的报考录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

今年河南二三本合并,但在一本、二本、专科批次全部实行平行志愿。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每一所高校在我省所录取考生的成绩在全省考生中的位次(排名),或者说所录取考生的最低分高出省一本线(或二本线)的分值,大体上是稳定的,每年的波动不大。考生和家长可以参考意向学校近三年在我省录取的分数情况,来合理确定适合自己报考的学校。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每个高校可以选择5个专业志愿,实际录取时只能录取到其中的某一个专业,或者调剂录取到这5个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这主要是由各高校录取原则、考生的成绩、专业志愿的填报顺序、专业招生计划数以及报考同一专业的考生人数等因素决定的。 招生工作人员一般会根据往年的录取最低分、平均分,给考生一个参考,但也不能保证多少分一定能上啥学校、上哪个专业。

据悉,在往年的高考咨询过程中,有人会问:“这个专业毕业后干啥工作”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确实是不好回答。这是因为,高校设置的专业和人才市场招聘的职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两者之间千差万别,根本无法对号入座。而类似“你们学校什么专业最好”的问题,也反映了现在的家长总是先考虑所报专业好不好就业,并特别关注“热门”专业能否进得去,这也是一个误区。其实,对于考生来说,专业不分好坏,主要看是否适合自己,即便是最冷门的专业,只要学得足够好前程也很不错,再说这两年是热门行业,等4年后你毕业时,也许这个专业就不在热门,而数年前的冷门专业,到今天也许还成了热门专业。

此外,还有“你们学校今年招生计划是多少”、“你们学校是‘211(985)工程’学校吗”等类似问题,只要考生和家长有备而来,相信就不会咨询这样的问题。

F、张女士的儿子2016年就参加了高考,在复读的这一年了,张女士搜集了各种高考信息,但现在面对各类信息她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咋选择,咋利用好这些信息?最近,我们编辑部接到像张女士这样困惑的家长还有不少?请樊老师针对这一问题支个招?

樊无敌:搜集完各种信息,如果不能好好利用,这些信息就会成为让人头疼的一堆“无用纸”,那么,家长该怎么利用这些信息,达到信息效用最大化呢?

首先,家长要提前消化。对一些政策性的东西和一些关键性的知识,必须搞通弄懂,最好的办法是摘抄出来咨询有关专家。比如“平行志愿的填报注意事项,不服从专业调剂为什么会导致高分落榜”。

其次,要重点圈定有用信息。高考招生政策涉及的是各类考生,有的政策人人都得遵守,比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有的政策对有些学生没用,但对别人可能一点都疏忽不得,比如“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办法”。所以家长最好把与自己相关的、有用的政策资料挑出来,重新装订成册,并对里面必须执行或应该做到的内容用红笔圈阅,以示注意。

各批次几百所院校怎么去区分?哪些院校是可以不用了解的?哪些院校是必须掌握的?家长和考生们不妨在填报志愿之前,先认识自己高考成绩所处的大概水平,然后圈定有意向填报的院校,不必过多,高于自己水平的学校圈定三至五所,水平相当的圈定三至五所,百分之百能进的院校圈定三至五所,以此来建立自己的院校信息库。

成绩出来后,结合招生计划、数据统计和《招生之友》等提供的相关信息,确定自己大致可以报考哪一批次的哪几所院校,哪几个专业。

G、擦亮眼睛,要相信“阳光高考”,不要轻信社会上各种不正常的招生信息?

樊无敌:进入6月,我国便进入高考季,3个月左右时间,完成考试、阅卷、填报志愿、录取、入学等一系列工作。高考季也往往成为诈骗高发季,诈骗分子纷纷活跃起来。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河南鹤壁市警方近日破获一起特大电信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假借售卖高考试题答案,对高考考生实施诈骗。据警方初步调查,涉案考生有近百名,涉案金额达300多万元。

我帮助学生报考志愿已经13年了,我发现,一入高考季,一方面,与高考相关的整个链条都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考生、家长、教师积极备考、应考,高考组织、高校招生等则做好后续保障工作;另一方面,一些骗子也紧锣密鼓地忙碌起来,纷纷来蹭高考这个社会大热点,设置各种各样的骗局,诱使考生、家长掉入陷阱,高考季因此也成为诈骗犯罪的高发季。

考前,骗子以贩卖“高考答案”为名进行诈骗,抓住考生、家长希望得高分的心理,通过网络途径向考生、家长兜售所谓的“高考答案”,骗取巨额钱财后立即失联;或以“特长生加分优惠”诱骗,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骗取各种费用。考后,骗子则假扮高考招生人员,谎称有“内部指标”,或吹嘘自己与高校或招考主管部门的领导有关系,只要家长愿意出钱,即使考生未达到学校投档线,甚至在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也能将其“操作”到相应学校读书;或采取障眼法,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考生与家长……可以说,只要考生和家长想走“后门”,总有一款为他们“量身定做”的骗局在“后门”等着他们。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部分考生和家长上当受骗,往往与其认知不足或行为不当有关。先说认知,一些考生或家长之所以相信“未达到学校投档线”甚至“在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 的考生可以通过“操作”成功投档并顺利入读目标高校,就是因为对时下的高校录取工作缺乏认知,而又过分相信“关系”所致。如今,各地教育考试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下达的招生计划,实行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高考分数、所填志愿和投档规则进行投档,还有多重监督,人为影响因素被降到最低。可以说,骗子所谓的“关系”都是子虚乌有。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可以理解,但要尊重游戏规则,相信国家的“阳光高考”政策坦然接受规则之下的竞争结果,不动歪心思、不走歪门邪道,就不会上当。

H、那么,在高考报志愿阶段。除了所谓的“内部指标”、虚假查分网址等以高考招生为名的各种诈骗手段,还有哪些常见的高考骗局,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呢?

樊无敌:通过关注高考多年的经验,我总结了高招招生中的八大骗局,现在和家长、学子们共同进行剖析这些骗局:

骗局一是识破办学类型骗局要多验证。这个最关键,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山区的家长,由于对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不了解,时常会问,自己的孩子收到了三五份、甚至七八份录取通知书,不知道该去哪所学校上。这类情况是一些单位违法出卖考生信息,而招生骗子购买到这些招生信息后,以打电话、发短信息的方式和家长、学生沟通,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甚至带孩子和家长到名牌大学参观。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骗局二是假冒招生人员谎称有“内部指标”、能操作“低分高录”是陷阱。

这是招生骗子惯用手段。他们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或吹嘘自己神通广大,与高校或招考主管部门的领导有“关系”,可弄到高校招生的内部指标等,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

他们声称,只要愿意出钱,即使考生没上学校投档线,甚至没上录取控制分数线,也能将其“操作”到相应学校读书。然而,当家长将余款如数交完后,他们给家长的是伪造的假通知书,或者卷款逃之夭夭。

骗局三艺术类招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不可信。由于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骗局四是录取信息亲自查实莫上当。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却向考生家长“报功”: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投档或录取,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骗局五是交钱即可上军校必有诈。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工作人员诈骗,有的假冒军校领导、军队干部,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更有甚者,编造虚设招生机构,伪造各种公文,诱骗考生和家长。近年来,军队保卫部门与地方公安机关连续破获多起假冒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诈骗案件。一些考生家长心存侥幸,希望花钱托人找关系上军校,读国防生,结果造成钱财和入学机会双双落空。

骗局六是“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须弄清。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有的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有的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骗局七是发招生诈骗短信骗落榜生,注入网页木马更改高校录取名单。高校网站有漏洞也成为了犯罪分子的机会,他们采用注入网页木马的手段盗取高校招生网站的管理权限,将未被该校录取的高考考生信息添加到网站的本科生录取名单中,使考生及其家长相信已被该校录取。

骗局八考生的有关信息泄露使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他们伪造证件、印章,设计骗局,利用花言巧语哄骗家长及考生。

I、樊老师,咱们谈了这么多,高招骗局可真是多啊,我感觉自己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还是很难把握住啊,有什么识别骗局的“绝招”吗?

樊无敌:称不上“绝招”,不过办法还真有。这就是要把握住,不能突破红线,这个红线就是不到省招办统一划定的提档线,绝无被录取的可能。但是也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到了省招办和学校划定的提档线也未必能被录取。

因为省招办划定提档比例时,是根据专业不同,按照学校实际录取人数的110%、115%、120%等比例录取的,所以当了提档线不被录取、或者提档了被退档都是正常的。但是请家长记住:不上省招办、学校招办划定的提档线,是100%不会被录取的。

在报考录取过程中,既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也没有人能突破政策规定“操作”高校录取。在录取工作中,考生的正常录取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希望广大考生及家长调整好心态,切不可“病急乱投医”,以免上当受骗。

虽然,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不需要高考分数即可就读。招生骗子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打考生和家长的主意。识破这一欺骗手段的方法就是考生和家长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进行录取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高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避免上当受骗。

最后,请各位家长记住,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高招”骗局中招的代价不仅仅是财物的损失,还有宝贵的时间和机会。考生在犯罪分子编造的谎言中,很可能失去报考院校的机会,不得不选择复读或谋求就业。因此,作为家长,与其寄希望于高考结束后各种“牛人”、“门路”的加持,不如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予以精心教育。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