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健康要闻

河南省胸科医院两个病区获得示范病区荣誉称号

摘要: 河南省胸科医院大血管中心、心血管八病区获得示范病区的荣誉称号。

5月15日上午,2017年度河南省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示范科室(病区)颁奖典礼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厦多功能厅举行。这是由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举办的,旨在总结三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河南省胸科医院大血管中心、心血管八病区获得示范病区的荣誉称号。

心八病区为什么能获得这项大奖呢?他们有什么样的经验和感悟?

1、技术水平领先全省

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大血管病,是心脏外科的四大领域。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心外科医生的刻苦钻研,前3个领域已有比较成熟的技术。而大血管病却以其发病迅疾、情势凶险、死亡率高的特点,成为心脏外科手术领域的制高点。

心血管八病区即主要承担着大血管疾病的诊疗。在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医院副院长王平凡的带领下,该病区2017年心脏大血管收治病人近500例,其中大血管疾病200余例,包括A型主动脉夹层100多例,B型夹层40余例,全胸腹主动脉20例左右。其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效果在河南省均处于领先地位,全国排名前列。

医院大血管中心发展创新的历程,亦是填补我省乃至全国空白的过程。

2002年底,完成河南省首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半年后为同一位患者进行了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手术,当时国内实施该手术的还寥寥无几。

2009年,在全国首先应用三分支支架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明显提高该疾病的成功率。

2015年1月,完成国内首例四切口一次性治疗复杂动脉瘤手术。

从2003年至今的15年间,三次为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实施大血管手术。从成功率到术后效果均处于全国前列,成为我省该领域的技术引领者。

在成人心脏病的其他领域,该病区亦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999年,在河南省率先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2003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第一例冠脉搭桥+肺切(及食管肿瘤切除)胸心血管联合手术。

2004年,行冠脉搭桥同期腹主动脉瘤置换术。

2017年,实施经心尖TAVI技术,开启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新时代,填补河南省空白,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在心八病区,最常见的也是病情复杂凶险的复合瓣膜手术、冠心病、主动脉瘤复合手术等涉及多支病变的手术,成功率高,控制花费能力强。

长期的磨练和应对,使得这个病区的医生护士们善打硬仗、恶仗,意志如钢。

一次,一位A型主动脉夹层女性患者,合并冠脉闭塞,这个疾病手术死亡率达30-40%左右。“咱们医院遇到这类走投无路的病人,会在病人及家属充分了解风险的情况下,去着手一拼。”张力主任说:“术后患者出现低心排,我们实施心肺复苏一个多小时,并运用ECMO技术辅助治疗半个月后,最终使其心脏机能恢复正常。”

对生命的尊重,对技术的不懈追求,义无反顾救死扶伤的精神,才能谱写出这样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才能让一个个生命、家庭延续。

2、有爱心 更有学识

“我们医生能指望护士干什么呢?”这是一个医疗专家在授课时说的一句话。令心八病区护士长弓华印象深刻,反思至今。是呀,循证医学从乾隆年间就开始应用了,而循证护理观念的应用则在20世纪九十年代才悄然兴起,100年的差距啊。

但一个成功的科室,离不开专业素养高超的护理队伍。

所以,要让医生重视护理工作,护士的专业能力一定要高。当一个护士给医生告知:某床病人恶心呕吐,你去看看吧。

“这样表述合格吗?不合格!你应该把该患者的诊断、主要检查的阳性结果及用药情况等等一一说明,并有前瞻性观察,汇报才是有价值的。”弓华说:“这两种汇报哪一种能让他更准确确定病情,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这几年,弓华给护士们列出各种相关护理课题,并查找出众多资料,让她们从中理出头绪,做成PPT给大家讲解。经过长期的坚持学习,护士们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些年,手术质量的稳步提升离不开护理姐妹们辛勤、智慧的劳动。

因为疾病的特殊性,快速、畅通的急救流程意义重大。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从发病到急诊手术这一阶段,每过去一个小时,病人死亡率将增加百分之一。他们摸索出一套创新急救流程,有效缩短了病人院前急救时间。

随访工作灵活多样、方便快捷以及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也是心八病区的一大特色。随访对大血管病人具有重大意义,大血管术后病人出院后,往往需要继续服药,基层医生一般不太了解术后病人注意要点,由于病人遍及广州、山东、新疆、东北三省等三十多个省市,保证随访质量是个大工程。

几年前,张力主任和弓华护士长带领大家创建微博、QQ交流群,以及用传统的电话方式保持与出院病人联系。有了微信之后,他们又建立了健康交流群,据了解,他们是全国最早一批利用微信进行随访工作的病区。拿起手机,就仿佛有个家庭医生随时在你身边一样,随时咨询,有问必答。而且,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

3、愉快,让劳累减半

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我院心血管疾病急诊比例大幅上升(从4.06%到7.09%),但死亡率并无明显变化,加之日常工作的繁忙,这意味着背后每个病区的医生护士将更多的私人时间用在了工作上。

累了,医生们私下里也发发牢骚:

“干外科真是累死人!”

“就是的,我守重病人两天没回家了。”

大家七嘴八舌倒苦水。可是, 当牢骚发完,画风就立刻180度大转弯,“看看咱主任,是科里最忙最累的,人家啥也不说,咱还有啥说的?”大家心服口服,又各自忙去了。

从事心脏外科的医生,节假日对他们来说似乎更像一个平常的日子,照样查房、看病人。张力也是如此。一次,十一黄金周的前一天,张力本来打算带上父母妻子和孩子,出去放松一下,可是,病区里还有那么多重病患者,根本走不开。”自从当了医生,工作十几年,他从未带父母旅游过,父母也很理解,说别耽误孩子的工作。当他说到此处时,眼圈湿润了。

去年国庆节,在朋友圈里,大家惊讶地发现,张力发了几张带家人游玩的照片,一问,才知道,他们只是到郑州远郊玩了半天,就赶回来了。“不敢走远,病区还有重病人。”

张力说:“谁都不想加班加点,都想多陪陪家人。但是,有那么多病人等着救治,如果不及时手术,病情就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家人、生活只能退居二线。”

副主任医师肖长波的母亲,是一个肾移植患者,有一天发烧——换肾患者发烧非同小可——但是她觉得儿子平日那么忙,心想暂时不打搅他吧。等他妈妈实在忍受不了疼痛时,才给儿子打了电话。赶到医院抢救时,其中一个医生不客气地指责他:“你咋当儿子的?你还是一个医生呢,要再晚来半小时,你妈妈换的肾就要再次摘除!”

每年逢弓华姥爷的生日,家族都一起吃饭聚聚。姥爷年纪大了,希望家人都能来,但弓华总是那个经常爽约的人,偶尔挤出时间参加一次,大家还有些惊讶:“呀,弓华,你这么忙也来了?”

病区每一位大夫、护士,都有这样顾大家无法顾小家的故事。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可以说,每个面对你微笑的医护人员,背后都有一个牙关紧咬的灵魂。

如何在忙累的一天,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让心情舒畅,劳累减半?张力和弓华说,发自内心关心爱护每一个人,自然知道该如何去做。

一次,病区护士李岩生孩子休产假期间,大家约好去看望她,到了那天,李岩紧急打电话说别来啦,她家整栋楼都停电了!大家都知道,李岩家住23层。那时已是晚上8点了,刚下手术的张力想了想说:

“就当爬山了!难得今天下班早,没什么事,再忙起来又不知道到哪天了。”

大家都做好了爬山的准备,来到李岩家楼下,她的妈妈正等在那里,见到他们大笑:“刚十分钟前才来电,好人有好报啊!”

心八团队的年轻人,心态阳光,团队学习气氛浓,进步快,已承担起重症患者的手术治疗和管理。

“要想形成这种科室氛围,主任也得以身作则。”张力说:“自己首先做到有空就去看病人,还时不时向他们提问,你说他们不学习行吗?”

4、新征程 新希望

去年,河南省心血管联盟成立。在如何提高全省医疗机构相关技术水平上,张力表示:“既然我们的技术实力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就有责任普及提高全省相关诊疗水平。”张力介绍道,心八病区每年举办一次主动脉外科新进展研讨班和河南主动脉外科高峰论坛,为地县级医院及时发现、确认疾病及转诊带来很大帮助,同时也提高了基层医院医生同质化水平。

心血管八病区作为成人心脏病区、大血管疾病研究中心,未来将积极开展新的心脏血管治疗技术;与国际大型心脏中心水平接轨;加强科研合作,提高临床和科研的嵌入度;在诊疗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患者方便就医及出院随访力度。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