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埋线减肥的“奥秘”:抑制食欲、调节内分泌

新浪河南健康频道
关注7月20日下午,老蔡带5位网友,到郑州大学二附院中医科,体验了中医特色埋线减重。
活动结束后,老蔡私下收到了很多“申请”,小伙伴们想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涨。
虽然名额珍贵,但为了广大蔡粉,老蔡还是呲脸,跟中医科李伯群主任争取到4个埋线减肥的福利名额。

9月7日下午,老蔡领着4位网友,再次来到了郑大二附院中医科,和李伯群教授面对面交流减肥方法及中医特色埋线减重原理。
中医埋线减肥的原理十分明确,李伯群教授介绍说,埋线减重主要通过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以及调整内分泌系统,促进体内脂肪分解,最终达到减重效果。

埋线减肥,会不会反弹很厉害呢?
中医埋线,从针灸脱胎而出,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 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达到治疗效果。
而羊肠线最终会在体内逐渐软化、分解、液化、吸收。
羊肠线吸收需要15—20天,因此埋线减重半个月一次,六次为一个疗程。埋线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越不易反弹。
穴位埋线作为中医的一项特色技术,埋线减重对人体几乎没有副作用。

活动现场,李伯群教授亲自操作,为这几位网友进行了穴位埋线。
埋线后,李伯群教授提醒大家:
埋线当天不易理疗、运动、洗澡,埋线部位不易见水。
女性处于经期,或患有心脏疾病、哮喘、发烧等,不易采用中医埋线的减重方式。
埋线前需检查凝血机制,及是否对蛋白质过敏。
埋线后若出现局部感染、针眼发红的现象,可口服消炎药,并涂抹碘伏。
年龄大于五岁,可通过中医埋线减重,老年人也可根据情况选择埋线减重的方式。
其实,中医埋线不仅能减重,还能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也有显著效果。
如腹痛、便秘、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面瘫、中风后遗症、失眠、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皮肤科的牛皮癣、外科的腰腿痛等;
专家链接:
李伯群,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0余年,对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如肺炎、气管炎、肥胖症等。开展的小针刀疗法、穴位埋线疗法、耳穴压豆法、放血疗法、针灸疗法、穴位注射、拔罐、中药外敷等治疗方法,临床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