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养生保健

中医专家夏季话养生之情志养生

新浪河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中医四季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合一”,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即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主动调整自我、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彦华告诉我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之道的关键。

夏季养生可以分为脏腑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和养生禁忌等方面,今天我们就先从情志养生浅谈一下夏季养生方面的问题。

情志养生

所谓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7种情绪。七情的条达与脏腑功能的正常有着密切关联,中医认为每一个脏腑都对应于一种情志——“心主喜,肺主忧,脾主思,肝主怒,肾主恐”。

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一旦情绪过激,比如突然、强烈、持久的情志剌激,超出了人体的承受范围,就会对相应的脏器造成影响,而产生相应的疾病,故过喜则伤心,大怒伤肝,思虑伤脾,悲泣伤肺,惊恐伤肾。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式列为致病内因。

怒伤肝、悲伤肺、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因此我们不可忽视主观上的调息静心,要以平和的心气对待事物,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容易情绪中暑,这是情志养生的大忌!若必须发怒,记得发怒后,按住脚拇指和脚食指之间的太冲穴。

由于热邪易扰心神,因此在情志方面要重视心神的调养,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面对生活、工作压力要心平气和,切忌大悲大喜大怒,以心静自然凉来达到养心的目的。在运动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适度运动,如瑜伽、晨运、游泳等,尽量避免过烈运动而导致中暑。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