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专家访谈

经方研究结“新果” 中医看病多了新思路

新浪河南健康频道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崔书克教授把他的研究成果集成一本《经方图骥》,使中医看病多了新的思路。

中医药是个巨大宝库,中医著作更是蕴含着众多前人智慧。

但中医经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崔书克说:

“......然,虽有疗效者,但不效者亦甚众。处方深思熟虑,效果心中无数。一段时期,诊治越多,心中迷惑亦越多。每从内科书中寻找答案,试之于临床,竟遗憾者多,满意者寡。”

崔教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六经辨病,用方证分析,再试于临床后,得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效果。

崔教授把他的研究成果集成一本《经方图骥》,使中医看病多了新的思路。

《经方图骥》创六经辨病,方证对应新思路,把每一个病症按照六经病的要点进行分类,确诊属于六经病的哪一个疾病后,再对症治疗。

六经辨病抓住了疾病的本质,既统一且规范,删繁就简,利于诊治。

除此之外,《经方图骥》提取了方证要点,明晰临床路径。诊断出疾病后,方证要点、按图索骥,找出治疗疾病的方子。

学习中医从经方入手,六经辨病、方证结合,使得中医理论不再文深义奥,也一下子激活了过往所学,以前的积累也使得诊治更客观准确。

崔教授提到,探索经方临床路径绝非易事,借助《经方图骥》,也希望更多人走上经方之路,共同挖掘更多经方精华。

崔书克自序:

余年少习医,立志于治病救人,为一方良医。始临证,辨证论治必悉心,理法方药求完备。然,虽有疗效者,但不效者亦甚众。处方深思熟虑,效果心中无数。一段时期,诊治越多,心中迷惑亦越多。每从内科书中寻找答案,试之于临床,竟遗憾者多,满意者寡。相信许多同仁都有此疑惑。

迷惘中,再诵《伤寒论》,以六经辨病,用方证分析,再试于临床,常一剂知,二剂显,立收桴鼓之捷效,顿开茅塞之感悟,疑虑消弥,信心陡增,仿佛云开雾散,忍不住击节称叹。医圣宏论,病下是证,证下是方,方随证立,方证一体。方证分析是后学者登堂入室的钥匙。

六经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对各证候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归纳。六经辨病抓住了疾病的本质,删繁就减,既统一且规范,利于诊治。至于方证,历代医家皆有论述,陈修园在《长沙方歌括》中说,“大抵入手功夫,即以伊圣之方为据,有此病,必用此方……论中桂枝证、麻黄证、柴胡证、承气证等,以方名证,明明提出大眼目。”

习中医从经方入手,临证以六经为纲、方证为要。六经辨病,方证结合,使得中医理论不再文深义奥,也一下子激活了过往所学,以前的积累也使得诊治更客观准确。比如太阳病之太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太阳病之病人气喘,目如脱状,越婢加半夏汤主之。诊断甫定,治病的方子随之而来,诊疗一体,有效解决了时方治病“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本书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为蓝本,凡条文字句,仍依赵本之旧。

探索经方临床路径绝非易事,其中浅陋谬误之处,务望方家教正。本书旨在抛砖引玉,希冀更多人走上经方之路,广大同仁亦切亦磋,相互激励,挖掘出更多经方精华。

此书付梓之际,由衷地感谢张仲景和历代医家。仲景之书,大论擎天,六经既出无他论,三代以下唯斯人。诸医家对仲景学术代有昌明,异彩纷呈。

感谢医界同仁在经方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感谢张磊国医大师和唐祖宣国医大师,欣然为本书题字,激励后学。

感谢我的学生们,使我获得了诸多灵感和启发,亦教亦学,教学相长。

。。。。。。

专家链接:

崔书克,医学博士、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第二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

长期致力于仲景学术思想研究和经方临床路径实践,擅长应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血管性疾病、老年期痴呆、失眠等。主要作品有《脑病辨证施治策略与案例》、《中医巧入门》、《脑卒中防治一点通》、《经方图骥》等。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科普文章300余篇,先后获得省市级科研进步奖9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著6部。先后获得 “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