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土生土长娃娃不会说河南话 不懂不老盖儿
【编者按】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著名方言学家钱曾怡教授曾认为,方言是不可能消失的。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目的也仅仅是推广一种交际工具,而不是要其取代方言成为唯一的语言。最近不少读者致电今报反映,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在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就说普通话,已经很难说河南话了。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是怎么认识河南方言的?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和文化载体,它又承载着我们多少乡愁情怀呢?
11月14日,一则“郑州市民担忧孩子不会说河南方言”的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网友纷纷回复,“得劲、谷堆你着吗?”“一脸苦楚皮谁懂?”“布住、突鲁、谷堆、木任啥、胳老肢儿、不老盖儿……”在几乎人人都说普通话的今天,这些河南方言,还有谁能随口顺溜地说出来,家里的孩子又会说多少呢?
□东方今报记者 刘羽/文 记者 袁晓强/图
【故事】
孩子不知“不老盖儿”啥意思
家住郑州市伊河路的常乐乐(音)今年5岁半,正上幼儿园中班。乐爸常先生是河南周口人,乐妈王女士是河南开封人,他们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老家话”。但在常先生眼里,乐乐对河南话很不熟悉,也不会说。
“有一次乐乐在楼下玩,我对他说,不要跑那么快,当心别磕着‘不老盖儿’。”常先生说,当时乐乐听完他说的话,反问道“什么是不老盖儿”。常先生说,他十分困惑,原先是教孩子说普通话,现在反倒要再教孩子说河南话。
听到常先生说要教乐乐说河南话,乐乐却说:“学校里老师说的话,和爸爸妈妈平时说的话,都是一样的。我不要学老家人的话。”乐乐嘟囔着,“如果说那些话,以后在幼儿园就没有小朋友跟我玩了。”
像乐乐这样不懂‘不老盖儿’啥意思的“00后”不在少数。乐妈王女士认为,孩子们从学说话开始,接触到的就是普通话,生活中也没有一个讲方言的语言环境,所以方言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不好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