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资讯

洛阳去年13757对夫妻离婚 平均每天37个家庭解体

大河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近几年,洛阳结婚人数趋势不断走低,离婚人数却相对稳中有升。昨日,最新的洛阳市婚姻登记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洛阳市喜结连理的夫妻为73276对,与洛阳结婚人数最多的2012年相比少了5000多对;而离婚的则有13757对,比2012年多了3000多对。

    □记者 章杰 李彬 通讯员 梁亮 文 记者 张琮 摄影

    核心提示|近几年,洛阳结婚人数趋势不断走低,离婚人数却相对稳中有升。昨日,最新的洛阳市婚姻登记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洛阳市喜结连理的夫妻为73276对,与洛阳结婚人数最多的2012年相比少了5000多对;而离婚的则有13757对,比2012年多了3000多对。

    数据 2012年至2014年,结婚数量少了离婚数量多了

    特殊日子受追捧,去年平均每天200对新人领证

    还记得2014年1月3日与5月20日的盛况吗?因为这两天谐音“爱你一世一生”“爱你一世我爱你”,致洛阳多处婚姻登记处爆棚。据统计,2014年1月3日,洛阳(包括县市区)共有887对新人领证,5月20日有1690对新人领证。

    此外,昨日的统计数据还显示,洛阳2014年共有73276对新人领证,按一年365天计算,平均每天就有200对新人喜结

    连理,但总体上与2013年相比却减少了4083对。而且,结婚人数下降趋势在县区表现更为明显,以伊川县为例,2012年为11133对,2013年10754对,2014年是10530对。

    据了解,2012年洛阳市结婚人数创历年最高,达到了78315对,洛阳市社会事务科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从2012年开始,2·14、8·8、11·11等都会呈现扎堆领证现象,尤其是

    2012年12月12日,更被年轻人捧为“世纪真爱日”,当天全市共有1378对新人登记结婚。

    对于近几年结婚登记数有所下降,该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正常现象。“适婚人口基数一直降低,结婚人数肯定会减少。”该工作人员说,从80后这一代开始,都实行了计划生育,而且社会上丁克族、不婚族等也随之上升,所以结婚人数逐年降低是很正常的。

    离婚数量增多,去年平均每天37个家庭“解体”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办理离婚登记的有13757对,按照一年365天计算,平均每天就有37个家庭“解体”,这一数字在2012年时候还是10659对。按照地域划分,近三年时间,洛阳离婚数量较高的则是涧西区。

    这些选择分手的“怨偶”以70后居多,而伴随着90后大军逐渐步入晚婚队伍,90后“闪婚闪离”的特点也逐渐显现。据涧西区婚姻登记处一负责人介绍,离婚率的上升原因是多重的,既有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变化,也有个体思想观念的转变。比如现代人受传统婚姻观念的束缚更少,更加注重追求婚姻生活的品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们生活理念不断更新,有了追求个性生活的需求;现代社会流动性加强、生活节奏加快,让个人婚姻面临更多选择和诱惑等等。

    此外,以前夫妻要离婚,一般一周以上至一个月才能办理离婚手续,给离婚双方一个缓冲期。但现在离婚不再需要双方单位出具证明,只要双方达成协议带上相关证件,就可以签字离婚,办个离婚手续往往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离婚手续门槛的降低也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离婚率的上升。

    提醒先学接受再说爱,婚姻“保卫”需夫妻共同努力

    对此,社会学者安锋认为,物质需求的日益增长对结婚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大,很多青年正处于创业期,不再遵循传统“成家立业”的生活方式,而是把立业放在了成家之前,学业结束后先谋职再结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也更成熟,这种情况下婚姻也较稳定。

    对于离婚率逐年增高,安锋认为,现代青年男女婚姻观不够成熟,尤其是90后这一代,多为独生子女,他们身上有很多的优点,但也存在着缺乏家庭承担责任的意识、个性独立的问题,对爱情、婚姻等需要共同承担的生活模式缺乏思想准备。“不少年轻人相识时间很短就选择闪婚,因为没有经过一定时期的深度了解,很容易出现闪离。”安锋说,其实离婚率上升的现象并非只是洛阳、中国才有,已经是全球化的问题。

    对于婚姻如何“保卫”,洛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杨延卿表示,首先夫妇双方要从心理上对婚姻有敬重之心,要了解婚姻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要轻言离婚。另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除了爱他的优点之外,还要接受他的缺点。特别是在发生冲突时,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以解决问题的态度避开吵架的风头,更不要把离婚常常挂在嘴边。

    杨延卿还表示,现代年轻人“自我”的关注较多,对于他人“爱”的能力较弱,尤其在结婚以后,夫妇双方都要培养对彼此爱的能力,学会去接受对方和其家人的缺点,真正的学会爱对方,爱对方的家人。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