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原阳大米遭困局 市场上多为外地米以次充好

东方今报
关注
原阳大米发源地难寻“黄金晴”
□东方今报记者 刘羽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首席记者 冉亚阁/文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刘栋杰/图
原阳大米,是河南省原阳县特产,曾被誉为“中国第一米”。过去,很多人都只认“原阳大米黄金晴”这一个品牌。但是,你也许不知道,如今你吃的“原阳大米”不一定产自原阳。
【回放】
原阳大米发源地难寻“黄金晴”
“真正原阳县产的‘黄金晴’原阳大米,已经很难在市场上找到。”3月18日,在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独家报道《原阳大米困局 究竟如何突围》中,一位新乡市原武镇南关村村民说出的话,让不少观众震惊。
“原武镇是原阳大米黄金晴的发源地,但现在‘黄金晴’在原武镇已经不多了。”在这期的独家调查中,记者了解到,鼎盛时期,原阳县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以上,年产稻谷2.2亿公斤。可在都市频道记者深入原阳县调查的4天里,并没看到成片的水稻田,反而发现田里多种着小麦等旱作物。
村民们说,现在在原武镇很难找到自己种植的正宗原阳大米黄金晴,如果谁家里储存的有,那就成了稀罕物。“这就是我家放的原阳大米黄金晴,两年了不舍得卖,主要怕以后吃不上。”据悉,黄金晴是1987年从日本引进的大米品种。
【暗访】
印着“黄金晴”内装外地米
据当地稻农称,几年前,原阳县桥北乡的马井村专门设立了原阳大米市场,虽然现在市场没有了,但这里依然开设着许多大米加工厂和大米销售店。
3月11日,都市频道记者以购买大米为由走访了多家米店。店里销售的大米包装均标着“原阳特产‘黄金晴’米”,但经不住记者多次询问,一些老板就改变了说法。
一位米店老板声称,其实装的是江苏米,但他们用的却是原阳大米“黄金晴”的袋子。当问起外地米与原阳米的品质时,老板们更是表示不用担心。暗访中,一些米店老板称,这些冒充的原阳大米,都是将外地米拉到米厂加工后再二次销售的,他们称之为“镀金”。
在马井村街道两旁,记者发现,除了有大米销售店铺,还有许多编织袋批发店,他们做的正是印刷原阳大米品牌袋的生意。
记者走访发现,拿外地米或者是本地杂米以次充好的情况几乎成了当地公开的秘密,而这种情况甚至出现在原阳县粮食局对面的米店里。
【连线】
都市频道记者四天暗访
找出原阳大米没落原因
今报记者:在连续四天的暗访调查后,您觉得让原阳大米“黄金晴”没落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冉亚阁:原武镇种出的“黄金晴”大米曾享誉全国,但如今,在原武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以看到的水利设施已经成了摆设,当年灌溉用的河道也变成了垃圾河。另外,相关部门缺乏管理,冒牌原阳大米泛滥,都是原阳大米没落的主要原因。
今报记者:从当年的“中国第一米”变成现在遍地冒牌货,当地稻农怎么看这事?
冉亚阁:老一辈村民口中常说的乔社长,就是“引黄稻改的创始人”乔永庆,是他让当时的黄河泛滥区原阳县,变成能种出“黄金晴”的“鱼米之乡”。水稻对原武镇的米农来说是有感情的,他们当年靠“水稻致富”,现在的状况肯定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样子。
【回应】
保护“中国第一米” 正在努力中
2010年,原武镇从原阳县划归到新乡市平原新区来管理。
平原新区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平原新区刚成立不久,目前的工作重点在于发展。“开发建设,新区不能没有人……水稻种植只能‘往后放一放’”。
“专门管理大米的部门还真没有,现在人员不够。”一工作人员表示,平原新区处于建设阶段,水利设施也亟待重新规划,“现在我们一直保留种植面积,这是个过渡期”。
平原新区一村民说,政府不断建高楼,“地少了,人也都去建楼了,哪还有人去种稻子”?
【粮农】
原阳大米要“自抬身价”
“这事规范起来难,所以就不好管理。”原武镇一村民说,原阳大米“黄金晴”就像是原阳的金字招牌,但没有人去统一品牌认证。
为了能帮原阳大米这“金字招牌”解围,原阳县太平镇开设了特色水稻种植。“稻田养蟹,养鸭子……无公害的农业……”原阳县太平镇党政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目前,原阳的太平镇已经成为原阳大米的主产区。
被誉为原阳大米的“捍卫者”和“复兴者”、原武镇粮食主产大户赵建华说:“原阳大米近些年确实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我们一直在努力。”赵建华说,他所在的东合角村有2000多亩地种着原阳米,他也正在跟附近其他村对接,希望能联合种植原阳大米。
赵建华说,真正的原阳大米应该“自抬身价”,让卖冒牌原阳大米的人不敢做生意。“收购成本上来了,种粮户才有收益,也更有积极性。我甚至想打造一个平原新区的农业观光园区。”
专家
吸收新品种 再次打响“原阳大米”品牌
如何让原阳大米再扬名?昨日下午,东方今报记者电话联系到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水稻研究室主任尹海庆,尹海庆建议当地相关部门规范市场管理,尽快治理外地米冒充原阳米的乱象。
尹海庆分析,为什么米农们说浇水难?一方面是黄河来水少了,一方面是水务方面不放水。他希望当地水利部门能够积极配合,其他政府部门相互协调,恢复水稻正常生产。
尹海庆说,原阳大米“黄金晴”虽然种植时间长,但种植面积少,又加上冒牌黄金晴太多,影响了原阳大米的名声。
“其实目前很多品种都不比‘黄金晴’品质差,当地米农也应该与时俱进,尝试种植其他品种水稻。”尹海庆说,目前水稻研究室也在研发新的水稻品种,并正在研究新的水稻种植技术。
链接
“中国第一米”好过泰国米
因黄河水有机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以及盐碱地改良后的特种地质和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等原因,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的原阳大米先后获得国家“七五”星火科技博览会金奖、两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国际食品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等金奖。原阳大米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高、微量元素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四项指标均优于风靡世界的泰国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