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资讯

郑州七旬老母亲陪女儿看病12年 公交车温暖求医路

郑州晚报-身边事客户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42岁的女儿,看起来像老人,瘦得一把骨头;70岁的老人强打精神,陪患尿毒症的女儿治疗12年,每周七天时间,三天耗在透析这件大事上。幸好,在求医的路上,遇上了一群热心人,特设“零换乘”,温暖求医路。

郑报融媒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朱航天 文/图

42岁的女儿,看起来像老人,瘦得一把骨头;70岁的老人强打精神,陪患尿毒症的女儿治疗12年,每周七天时间,三天耗在透析这件大事上。幸好,在求医的路上,遇上了一群热心人,特设“零换乘”,温暖求医路。

8月25日上午9点10分,X2路车长王宁,发车前,再一次拨打了一个电话,最后无奈地对调度员说:“还是没打通,昨天晚上给她们约的是10点的车。”

上午10点,X2准时到达荥阳贾豫镇新田城站,这个站是终点站,调个头,就又成了始发站,王宁四处寻找,终于发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在等车的人群中,一位年迈的老人推着一个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个戴着口罩的人,她们就是王宁要寻找的特殊乘客,“错过这班车,她们就要再等20分钟”。

车的后门打开,王宁抱起轮椅上的女乘客,候车的一位乘客帮年迈的老人折叠好轮椅,这才上了车。安置好这两位乘客,王宁站在驾驶室门口,等待其他乘客正常上车。

像约会一样的候车,王宁和她的同事们每周都有三次,这周是一三五,下周就是二四六,无论刮风下雨,冬去春来,这一年多来,这对特殊的母女从不和这条X2路失约。

“哎呦,真是不好意思,每次都要麻烦别人,可这也真是没法儿弄,年纪大了没力气。”推轮椅的老人叫楚秀转,今年70岁,女儿朱爱萍,42岁,患尿毒症已经12年了,每周三次要去郑大一附院做透析。

治病需要钱,吃饭需要钱,女婿得担起挣钱的大任;老伴也70多了,还要照顾楚秀转91岁的老母亲,推着女儿去透析,成为楚秀转每周生活的大事,大年初一都不能停。

楚秀转和女儿一家住在贾峪镇谷山庙村,在半山腰,住的还是窑洞,附近没有公交车。每次透析前,如果女婿在家,就背着女儿到新田城的公交车站,如果女婿要出去打零工,楚秀转八点就要收拾停当,耗费一俩小时推着女儿去坐公交车,再转乘37路公交车到医院,5点10分女儿做完透析,母女再返回家中。

新田城1/2号线开通前,楚秀转就靠565路公交车去医院,但是末班车5点半,有时透析完赶不上车,母女俩就在透析室外坐一夜。

冬天黑的早,下了公交车周围漆黑一片,在山路上,朱爱萍打着手电,楚秀转推着轮椅,娘儿俩在高高低低的山路上走一俩小时才到家。

10点40分,王宁驾驶X2公交车到中原路西三环的终点站,车内其他乘客下了后,车子载着楚秀转母女来到桥下的厂区,这里也是37路的厂区。

下车前,王宁用GPS联系调度,提前准备了一把雨伞和车长的一份加餐。停车后,王宁轻轻抱起朱爱萍,志愿者帮楚秀转拿轮椅。两分钟后,一辆37路发车,志愿者把母女俩送上37路,不用再投币,这种零换乘,对于母女俩是特设的。

“按照正常的,需要在X2路终点站下车,推着去中原路西三环东边的37路首站上车,但是这情况特殊。”王宁说,车队的同事们都很照顾这位母女,车队要求同事们在职权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帮助这对母女,从后门上车,尽量让老人少走路,少掏力,少花费,零距离换乘。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