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社会

民权103岁乞讨老人5子女均健在 儿子新盖小楼全靠乞讨

摘要: 老人确系103岁,他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健在,老人每月还享受360元的高龄补贴。乞讨多年,他把多数的钱都给了小儿子。

这两天,网上流传一位103岁高龄、无儿无女的老人在郑州乞讨的消息,戳中了无数人的神经。但很快,“剧情”发生反转。老人确系103岁,他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健在,老人每月还享受360元的高龄补贴。乞讨多年,他把多数的钱都给了小儿子。百岁长寿老人为何常年乞讨?是老人的精神世界不好懂,还是这故事背后有更多的故事?

□东方今报记者 赵丹/文 首席记者 袁晓强/图

老人确实103岁

已被护送回家

当“103岁老人郑州街头乞讨”的消息在网上扩散后,省民政厅就开始寻找老人。

昨日凌晨2点58分左右,工作人员在郑州市内一处工地的废弃板房里找到了老人,临时安置其到宾馆。工地上一间约2平方米的废弃板房,就是他的“家”。屋里面有张小床,铺有凉席。小桌上的暖壶里没有水,落满灰尘,桌上还有个燃了一半的蚊香。

昨日上午8点30分,103岁的耿生茂正在宾馆房间内静坐歇息,身上还穿着那一身褴褛的衣衫。他身边多了连夜从老家赶来的小儿子耿纪营和镇民政所所长王运伟。记者发现,老人身形较瘦,听力不好,但意识清醒。老人的儿子耿纪营也说,老父亲身子骨还算硬朗,就是饭量小,“只在我老母亲去世那年生了一场病”。

昨日下午,老人已经被护送到老家。王运伟向当地警方了解后反馈消息,老人确系103岁。

3儿2女均健在

跟着小儿子住

和网上传言老人无儿无女不同,真实情况是,老人有3儿2女,均健在。当地相关部门提供的情况显示,老人的两个女儿均已出嫁至外村,三个儿子在一个村中居住。其中,大儿子有两处住房,二儿子在镇上开有牙科诊所、有房有车,三儿子有三处住所,其中两处是楼房。而且,老人是长寿老人,每月可享360元的高龄补贴。

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人的三个儿子家中也确有难处。据王运伟介绍,老人的大儿子患脑溢血,偏瘫,吃低保;二儿子因故正在服刑,牙科诊所现在暂时是老人的孙子在经营;三儿子后天因病残疾,虽能自主生活,但无力干活,媳妇则有精神疾病,还有孩子需要抚养,夫妻俩也吃低保。

甘愿乞讨

只是因为心疼小儿子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老人缘何一直在外乞讨?讨来的钱又去了哪里?

昨日,因老人听力不好,老人的儿子耿纪营代替众多媒体问了俩问题。当问及“闺女儿子孝顺不”?老人说“差不多”。当被问及为何出来乞讨时,老人唉了一声,指了指身边的小儿子:“为俺儿子,为俺孙子。他(小儿子)没俩钱。”老人表示很清楚小儿子的状况,他想为家里做点啥。“儿媳妇也不会照顾家。”可以看出,老人非常疼他的小儿子。说到伤心处,抹起了眼泪。

耿纪营称,父亲在郑州乞讨有三四年,若算上去东北乞讨的日子,得有七八年。

他说,父亲隔段时间就回家一次,讨来的钱大都给了自己。“有时给一两千,有时五六百元,不一定,一年大概给一两万元。”耿纪营说父亲给的钱主要是零钱,他还坦承,自己家新盖了一幢小楼,各种费用加起来12万左右,钱主要是由老父亲乞讨得来的。

■对话

拿着老父亲讨来的钱也不好受

明知老父亲在郑州靠乞讨为生,为何不制止?昨日,老人的三儿子耿纪营成为媒体追逐采访的焦点。他又有何心声呢?

记者:你知道老父亲在郑州乞讨吗?

耿纪营:知道。最近一次从家来郑州,是因为他搁(在)家不好好吃饭,闹着要出去,我没办法,给他送到来郑州的车上。知道他在郑州住哪儿。我小时候也跟着父亲乞讨过,也习惯了。

记者:拿着老父亲乞讨来的钱什么滋味?

耿纪营:想掉泪,不好受。我没有尽到孝心,没把俺爹照顾好。我当儿子的应该养活俺爹,不应该让俺爹养活我。该我打工,挣多挣少得给俺爸钱。

记者:老父亲还给家里带过什么?你给老父亲做过什么?

耿纪营:除了钱,有时候是别人送的水果、面包啥的,也带回家来。其实我对俺爹也可好,在家给他端饭到跟前,也给他买衣服啥的。

记者:你的孩子知道他爷爷讨钱,跟你说过什么吗?

耿纪营:儿子说过我,“长大我不孝顺你”。我也真没办法,媳妇精神病,我得病残疾后,现在连百十斤的袋子都搬不动,上房头晕,上楼腿打转。也想过跟人家去跑车,一天挣三五十元就中,可身体不行。

记者:今后啥打算?

耿纪营:这回接回去,好好孝养俺爹。把俺爹好好送到南门(送终),不让俺爹再讨饭受罪(哭泣)。啥都不说了,以后绝不让他再干了。

■网友

老人的精神世界

你不懂

@林夏之水:老人的精神世界你不懂。有些老人家里条件可好,不顾子女反对,执意要去捡废品,怎么办?

@华华:要不是舆论这么关注,老人的儿子还会放任老父亲当乞丐吧?我还生气的是,利用人们同情心的职业乞讨者。

@大川:这就是一个疼爱儿子的老人,我看到了感动和爱。也别指责他儿子,估计也有难言之隐,只希望今后好好尽到孝养责任。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