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社会

开封918盗窃大案被搬上荧屏 一桩文物案培养一代破案迷

大河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开封“9·18”馆藏文物被盗案件,侦破过程惊心动魄,情节扣人心弦。当时正值国际文物犯罪高潮时期,国外侦探类小说和影视题材大火。央视据此案拍摄八集电视剧,收视率直逼《三国演义》。在那个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关于“9·18大案”的影视剧题材满足和培养了一代人的侦探爱好。案件虽然已经过去24年,但这桩文物案却整整影响了一代人,至今还有关于正义与梦想的回响。

记者 朱建豪 段伟朵/文 李康 王亚鸽/摄影

阅读提示|开封“9·18”馆藏文物被盗案件,侦破过程惊心动魄,情节扣人心弦。当时正值国际文物犯罪高潮时期,国外侦探类小说和影视题材大火。央视据此案拍摄八集电视剧,收视率直逼《三国演义》。在那个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关于“9·18大案”的影视剧题材满足和培养了一代人的侦探爱好。案件虽然已经过去24年,但这桩文物案却整整影响了一代人,至今还有关于正义与梦想的回响。

结局:正义从未缺席

开封古城墙是沧桑历史的见证。这次,4个江洋大盗,又在这里伏法,为自己的贪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93年8月9日,“9·18大案”一审开庭。开封师范专科学校礼堂,原本能容纳1500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想要观看庭审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长达万言的公诉书,宣读近40分钟。庭审从上午8点30分持续到下午6点左右。最后,法院认定刘农军等4名主犯已构成盗窃罪,且属于犯罪集团主犯,还构成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罪和惯窃罪,数罪并罚,判处四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几名从犯也被判处3年到8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四人上诉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维持原判。

传奇:办案民警当演员

如果说,2008年是中国电视直播年,那么,1994年则是中国的“电视剧年”。

1994年,央视版84集电视剧《三国演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收视率屡创新高。与此同时,一部8集电视剧《9·18大案纪实》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两部电视剧双雄,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制造了空前的电视剧热。

开封“9·18大案”,对阵的双方,一方是极具反侦察能力、组织严密、狂妄自大的文物盗窃团伙,另一方是被挑衅的四千专业警察。双方在海内外全方位斗智斗勇。多好的题材!

1993年,中央电视台甄选了一批专业演员,来到开封市公安局体验生活,准备将“9·18大案”拍摄成电视剧。

“9·18大案”破案后,开封市公安局组织了八名英模功臣,在北京和河南等地开展事迹报告会。这伙粗犷汉子,竟将这桩大案如情景再现般,给观众播放了一遍。

于是,专业演员被叫停,由案件“原班人马”出演。就连四名江洋大盗,也是本人“出镜”,均是真实的审讯镜头。

这是一部“自己演自己”的电视剧,演员全部是业余的。这,是空前,恐怕也是绝后的吧?

作为《9·18大案纪实》男一号,武和平被提名“飞天奖”最佳男演员,后因非职业演员而终止资格。

热潮:无“侦探”不青春

其实,24年来关于“9·18大案”的所有文学和影视作品都火得一塌糊涂。

1993年1月18日,开封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局长武和平在发布会上讲述了案件侦破过程。当时在场的广播电台记者将讲话录音编辑,制成“9·18侦破大案写真”,竟致开封半导体收音机脱销。省内报纸对该案报道后,一时“洛阳纸贵”,所有报刊亭报纸一大早就售完。

从那时起,不少杂志报纸都开辟了侦探题材专栏,甚至涌现出一大批以破案为内容的电视剧和杂志,销量暴增。一个叫福尔摩斯的英国人,竟在中国家喻户晓。包青天和狄仁杰系列电视剧从那时,一直热播到现在。

那一代人都成了“侦探迷”。1995年公安部决定,为全国基层公安机关招收30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公告一发出,全国都炸了锅。众多热血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其中不乏北大、清华等高校和众多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

《9·18大案纪实》播出后武和平奉调公安部。

铭记:光荣与梦想

案发后,在公安部的指挥下,先后有22个省区市投入1.8万人次的警力,创历史之最。以开封警察为主力的破案团队,走遍了18个省区市的43个县。案件侦办中,有上百民警长期在外奔波,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办案经费紧张,民警主食是馒头咸菜。

为了追捕罪犯,侦查员王伟夫妇将5岁女儿交给陌生的出租车司机。不难想象,当时他们做这个决定时的挣扎。想起当时的情景,已经升任开封市公安局副局长的王伟,依然唏嘘不已,对于孩子,他一直很歉疚。

“9·18大案”过去了。参与侦破的民警,6人荣立一等功,王伟被记二级英模称号。7人荣立二等功,24人荣立三等功,44人获嘉奖。

24年过去了,案犯坟茔上长满荒草,案件侦办骨干则多获擢拔,身任要津,至今无一人“掉队”。

贪婪终将受到惩罚,正义必将被铭记。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