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和警察新闻官讲述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瞬间

大河报
关注
10日下午,大河报记者独家专访中国维和警察首席新闻官杨乾坤,听他讲述中国维和警察海外执勤的故事。
[讲述]他们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战地新闻官——一手摄像机,一手枪
杨乾坤是维和新闻官,但首先是一名战斗队员,双重身份,使得他有双重任务。因此,每一次重大事件他都要去前线,目的是掌握一线最真实的情况,体味一线最真切的感受。 一次,在海地他们接到一个任务,协助当地警察、巴西维和部队还有几名联合国民事维和警察,执行一个武装清剿任务。对象是当地一经常进行抢劫、械斗、绑架、枪杀的武装犯罪团伙。杨乾坤和战友主要负责的任务是:封锁进入核心区域的所有交通要道,占据最高点,配合当地警察实施搜查和抓捕工作,为当地警察提供武力支持和火力掩护。 “我跟随一个战斗小队,一手端着摄像机,一手举着手枪,当时感觉子弹就在耳边飞过。”杨乾坤告诉大河报记者,由于前期情报信息准确,勤务准备充分,组织指挥有序,协同配合高效,最终抓获不少犯罪分子。

2、海地地震救援——徒手扒废墟救学生
2008年发生地震,当地一所教会学校坍塌,有300多名不到10岁的学生被掩埋在废墟下。 接到任务后,杨乾坤和战友们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因为第一批到达现场的是在附近执行武装巡逻任务的战斗分队,没有专业的救援工具,到达现场后都是用手扒开废墟,不少队员的手受伤,但是时间却不允许他们停下来。休息也是轮流来,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在废墟上趴着睡一会儿。 为了顾虑当地家长的情绪,队员们连防毒面罩也没有戴,只是简单地带了一个口罩。就这样,一直持续救援了5天。 之后的救援,当地警方也只是使用大型工具做辅助,大部分还是用手刨等。聊天的时候,队员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如果我们再努力努力,再坚持坚持,是不是就可以救出更多孩子!”

3、利比里亚巡逻——战友“患病”主动隔离
杨乾坤和战友在利比里亚一个地区执行武装巡逻任务,途经一个收容埃博拉患者的医院,与当地医生有一些接触,而且也到病房察看过。回到驻地后,就有一个队员出现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症状,高烧最高体温已经到41度。 医生为缓解该队员的情绪,一直对他有所隐瞒,但是后来他还是感觉到“异样”,当时就主动要求进入隔离区。隔离区是不允许任何人接近的,医护人员也必须穿隔离服。但为缓解他的情绪,医生在打针送药的时候也没有穿防护服。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平时穿病号服卧床休息的他坚持全副武装穿戴整齐,装成刚执行完任务回到营地的样子,走到营门附近里跟家人视频,由于身体极度虚弱,长时间站立有困难,战友们就在他背后支了一个架子。幸运的是,后来检测出来他只是患了一种恶性疟疾,经过及时治疗很快就康复了。

[贡献]16年来,8名中国警察在维和行动中牺牲
2000年1月12日,15名中国警察走出国门,飞往遥远的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自此拉开。16年来,中国向亚洲的东帝汶、阿富汗,欧洲的波黑、科索沃、塞浦路斯,非洲的利比里亚、苏丹、南苏丹和美洲的海地9个维和任务区共派出维和警察2400人次。截至目前,仍有170多名维和警察在利比里亚、南苏丹和塞浦路斯维和任务区执行任务。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警察最多的国家,并被誉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一面旗帜。 16年来,中国维和警察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联合国、驻在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国际警界同仁的广泛赞誉,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8名中国警察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提出为什么会想去参加维和这样问题?杨乾坤坚定地回答代表了许多维和警察和战士的心声:“和平年代,能够代表祖国出征,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情,既是国家荣誉,也是个人难得的经历。” 除此之外,他还表示:“走出国门就是中国的代表,不能给国旗抹黑!”

[危险]维和中常见6大致命风险
中国维和警察在联合国任务区的主要任务:收剿非法武器、监督停伙协议、打击暴力犯罪、武装巡逻、设点执勤、要人警卫、联合国设施的警戒、突发事件处置以及培训当地警察、重建执法力量等工作。 维和任务区政治动荡,治安形势复杂严峻,环境恶劣,勤务高危。维和人员随时面临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威胁。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六个方面。

1、战乱和冲突。维和任务区大都久经战乱,政治动荡不安,恶性案件持续高发,民众极度贫困,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2、恐怖袭击。尽管联合国在维和任务中一直严守中立,但针对联合国人员和机构的袭击一直没有中断过。申亮亮遇难即是此。
3、交通意外。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截至目前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有3000余人殉职,死于意外事故的高达1200余人。联合国高频率的飞行事故,其原因主要是起降设施的简易化和飞机的老化,高频率的使用也是重要原因。
4、伤病。在战乱区,由于长期动乱,基础设施落后,医疗条件不足,卫生防疫能力弱,加上恶劣的生活环境,伤病往往成为维和警察生命和健康安全的一大风险。
5、民众情绪不满引发的冲动。在任务区,民众往往依附于不同派别,一旦联合国作出不利于某些政治派别的决议,容易成为其“粉丝”的攻击对象。这种民众的不满情绪被某些政治派别所利用,可能成为攻击联合国维和人员的群体。
6、自然灾害。洪水、地震、风暴、泥石流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对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均构成威胁。如2010年的海地地震,就造成我国8名维和警察牺牲。再加上维和人员驻地多为简易板房,也导致了其营地无法抗击大的灾害袭击。

[普及]
1、中国维和警察与维和部队区别?
维和警察由公安部选拔、培训、组建、派遣和管理,维和警察分为民事维和警察与成建制的维和警察防暴队。 维和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选拔、培训、组建、派遣和管理,维和军人主要有军事观察员、参谋军官;兵种部队有工兵、医疗、运输和警卫部队。申亮亮就属于中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的战士。
2、维和警察具备基本条件?
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具有7年以上公安工作经验,熟悉公安业务和相关法律法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身体健康,经三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合格;取得小型客车以上准驾车型驾驶证,两年以上驾龄;心理素质良好;体能达标。
[人物名片]

杨乾坤:中国维和警察首席新闻官,长期负责中国维和警察宣传工作,其运营的有“中国维和警察”官方微博、“中国维和警察”微信公众号、“中国维和警察”头条号等媒体平台,曾两次赴联合国海地、利比里亚维和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先后2次荣立个人一等功,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2次被公安部授予维和荣誉章。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大河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