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社会

许昌两天连发4起溺水事故 7人溺亡6人为学生

摘要: 6月18日和19日,许昌市接连发生4起溺水事故,造成7名男子在游泳时溺水身亡。他们当中除1人为成年人外,其余6人均是中小学生,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的15岁。

A 许昌2天7人溺亡6人为学生

记者 杜文育/文图

本报许昌讯 6月18日和19日,许昌市接连发生4起溺水事故,造成7名男子在游泳时溺水身亡。他们当中除1人为成年人外,其余6人均是中小学生,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的15岁。

原因丨缺乏安全常识酿事故

发生在19日凌晨的那起事故,一名在许昌市区打工的22岁男子和同伴一起来到许昌市区莲城大道和学院路交叉口的公众游泳池里游泳,这名22岁的男子不幸溺水死亡。

游泳池救生员陈师傅说,该游泳池是今年新设的一个开放性公众游泳场所,从4月份开业以来,他曾救助过7名溺水人员,所幸都没有生命危险。

“此水域深2米,生命只有一次,游泳注意安全。”大河报记者现场看到,该游泳池设有许多这样的警示牌,另外在不同的水域还设有醒目的警戒线。“22时后救生员下班,夜里光线不好,游泳非常危险。”陈师傅认为,这名22岁的男子酒后来到不熟悉的深水区游泳,自身缺乏安全常识,是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许昌县北海公园南湖,濒临深水区域,同样也设有漂浮在水面的警戒线,许昌县小召乡一中这3名学生溺水的地点,就在警戒线旁。

据目击者介绍,当时有多名学生在这里游泳,一名男孩溺水后,另外两名男孩上前救助,结果被拉进深水。

水中救人需要专业技术,如果施救不当,救人者就会被溺水者拉进深水。救援人员认为,该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野外游泳的安全意识和营救常识。

  措施丨防溺水安全工作许昌在行动

6月20日,许昌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防溺水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安全课、知识竞赛、警示教育等方式,集中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结合首届全国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暨防溺水知识网络竞赛活动,以及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预防溺水的警惕性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深入开展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宣传工作,切实增强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许昌市水务局等部门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同时倡导人们加强游泳安全意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许昌市、鲁山县两天五起溺水事故致8人死亡

6月18日下午:鲁山县瓦屋镇12岁的五年级学生王某,去马仃村竹园沟沙河下河湾处玩耍时落水溺亡。

6月18日17时左右:襄城县一村小学的2名学生,在村庄附近水坑里游泳时溺水身亡。据了解,遇难的这2名学生均为男生,年龄在10岁左右。

6月19日16时多:长葛市区长社路西段一家水上游乐场试营业,长葛一中7年级一名12岁的男孩,在这里游泳时溺水身亡。

6月19日16时:许昌县小召乡一中8年级3名学生,在许昌县北海公园南湖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这3名学生均为独生子,年龄在15岁左右。

6月19日凌晨:许昌市区莲城大道和学院路交叉口的公众游泳池,一名22岁的小伙子酒后游泳时,溺水身亡。

B

他近日天天都忙着水上救援

记者采访时牛振西还在救援现场

记者 蔡君彦

本报讯 “我们现在正在打捞现场忙着救援。”昨晚9时许,大河报记者联系到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时,他和救援队的兄弟们正在新郑青岗水库的溺水现场忙碌着。昨晚10时许,牛振西通过微博发布最新进展,救援结束,一位溺水的十五六岁的孩子被打捞上岸,已无生命体征。

讲述丨今年的溺水事故发生得又早又多

记者查看牛振西的微信,除了转发了“许昌3名男孩游泳溺水”的消息,在他昨日的微信中,还提到两起溺水事故:洛阳一40岁男子下河滩网鱼,因体力不支溺水身亡,让他忍不住再次叮嘱“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他和队员们正在忙碌救援的现场是青岗水库,其微信直播镜头中,岸上的人群中传来一个孩子和家长的对话,家长说:“别下去!”孩子说:“我非下去!”

今年,是牛振西投身水上义务救援的第11个年头,“最近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忙着水上救援,还没到夏至,溺水事故就接二连三,有的还是群体溺亡。”

意外落水,牛振西教你几招

落水者如何自救?

1、一旦发生落水,千万不要慌张,冷静应对才会有更多生还希望。很多人是从岸边落水,下沉时不妨尝试踩水底,脚一蹬,可以弹出水面呼吸,吸口气继续尝试自救。

2、观察身边是否有可以漂浮的物品,拉住以求自救。

3、可以试着憋住气,使自己靠浮力漂浮起来,到水面后猛抬头,让脸露出水面,用嘴巴呼吸,也可以试着呼救,“总之,不用拼命挣扎,越挣扎越危险。”

其他人如何施救?

1、对溺水救援而言,黄金救援时间仅有四分钟。牛振西说,即使水性好的人,也不能盲目下水救援,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抱住,自身也很难挣脱,弄不好容易搭上性命。落水者附近的人,可以用手中或身边的长竹竿之类的工具来救援,拉对方上来;再者,现如今到处有空矿泉水瓶,危急情况下,把六七个空矿泉水瓶固定在一起,丢给落水者,或者是膨化食品包装等用衣物包紧,都可以丢给落水者救急。

2、如果落水者沉入水中后被救上岸,科学施救也很重要,这种情况下,不要急着控水,而是要先确保溺水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第一时间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紧接着进行心肺复苏。

  提醒丨如何减少这类溺水悲剧的发生?

牛振西说,首先要通过多方教育、提醒,让大家尤其是孩子提高警惕。“学校马上要放假,老师和家长泛泛提醒或者签一份保证书,效果都很有限,不妨多给孩子讲近期发生在周围的溺水案例,对孩子触动更大。”而且,经过多年水上救援,他发现大多数溺水事故都发生在野外的池塘、水库,即使有些地方有警示牌等提醒,依然有人自顾自地下水。通过教育提醒,让人们尤其是孩子对水有一种敬畏之心,提升安全意识,不能有侥幸心理。

C

鲁山县12岁少年滑入沙坑溺亡

记者 李红汛

本报平顶山讯 6月18日下午,鲁山县瓦屋镇12岁的五年级学生王某,去马仃村竹园沟沙河下河湾处玩耍时不慎落水溺亡。6月20日,王某的家属向大河报记者称,该河道因常年被采沙者抽取河道内沙子,造成河床狭窄水流湍急,采沙过后留下深浅不一的大坑没有被回填是导致王某溺亡的罪魁祸首。

12岁少年沙河玩耍溺亡

20日上午,记者在鲁山县瓦屋镇马仃村竹园沟沙河下河湾处看到死者王某的姑父,他说,王某是马仃村马家庄组人。王某的父母都已46岁,两人在家务农,膝下只有王某一个儿子。

“6月18日下午,王某和同村的小学三年级学生马某一起去玩,谁也不知道他们两个人去了河边。”王某的姑父说,当天下午2点左右,他接到了侄子溺水死亡的消息。

死者王某的父亲王辉说,王某溺水死亡的地点就在沙河下河湾处,他们家属赶到现场后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并召集村民救援。村民们一开始手拉手排队救援,很快有人就站不住,直往中间水里下滑,这才知道水中间是近三米深的深坑。无奈之下,村民们只能找来铁钩探入水下搜寻,最终在水底下用铁钩钩住王某的衣服,将已经溺亡的王某拉了上来。

河道内千疮百孔到处是石堆

在死者王某的姑父指引下,记者在少年王某溺水的下河湾处看到,沙河河道内千疮百孔,河道中间到处可见被堆起的沙石。王某的姑父说,河道没被采沙之前河水清澈见底,“雨季水涨后,水深也不会超过80厘米,而如今最深处都有三四米深。”

他说,该河道此前一直都被本村一位姓王的人承包采沙。事发后,采沙停止作业,并将钩机等设备转移。

王某的父亲王辉和叔叔均表示,“我们不能说没有一点责任,但毕竟是孩子不懂事,如果深坑填不到位,以后还会出现情况。”

6月20日下午,经过瓦屋镇政府与采沙承包人协商,将在当天晚些时商谈王某溺亡赔偿事宜。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