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G海量视频甄选线索 交通肇事逃逸难案28天告破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李玮 萌友 高磊/文图
凌晨接到报警,路边躺着一个人,交警赶到现场发现伤者已经死亡,初步判断是交通逃逸案件。经过28天的努力,这起无号牌机动三轮车肇事逃逸案终于被郑州交警四大队破获!

2018年 10月12日05时54分,110接到报警称在南曹乡中华北路机场高速涵洞南70米路边躺着一个人。接警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一名男性老人趴在路面,手机和一只鞋子丢在不远处,人已经死亡。
经勘察现场符合交通事故特征,肇事车辆不知去向,地面仅有2片车辆遗留的碎片。郑州交警四大队值班大队长带领事故中队逃逸组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访问工作。经查死者王某,男,69岁,南曹乡南曹村人。


现场勘查完毕后召开的案情分析会上,四大队副大队长赵清生提出查找监控、按车找人的侦破思路,事故中队中队长毛振峰、指导员冯景超和逃逸组民警彭博、魏谦着手调取事故现场周边的监控。
在距离事发地点八百米处的一个监控视频中彭博发现,在事故发生时段一辆无号牌机动三轮车和被害人由南向北一前一后驶向事故地点,由于事发路段没有路灯,只能从对向远处行驶而来的车灯中隐隐看到三轮车突然变向,而后调转车头熄灭车灯逆行一段穿过隔离驶入对向车道离开现场,从监控中一闪而过。
此时监控上显示的时间是2018年10月12日5时29分,没有路灯的案发路段一团漆黑,只有偶尔驶过的车灯亮起点点光亮,事故现场周边没有找到其它有效监控,线索中断。
为了确定肇事车辆,办案民警将调查范围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扩展,通过对特定时间和临近区域监控的调取、查看初步掌握了肇事驾驶员和肇事车辆基本特征,但是案发周边区域道路岔口较多、没有路灯,加上10月份,天亮的比较晚,无法准确从监控判断无法确认肇事车辆的踪迹。
了解到以上情况,赵清生副大队长提出换种思路从前往后查,调取监控的时间段进一步扩大。在大量监控视频中,办案民警终于在8月份的监控中发现了图像清晰的肇事车辆,并逐步厘清了该车的行驶路线。通过对嫌疑人的年龄和穿着的工装外套、经过案发现场监控的时间、车厢内的物品、周边路况等特征分析,大致划定了嫌疑人居住范围在中华北路一线和目的地范围在经开区东南部工厂聚集区。

但是在随后几天的排查过程中,案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听取了办案民警的案情进展汇报,赵清生副大队长再次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认为车厢内的印刷品可能是二维码,应当及时调整侦查方向,将目的地范围扩大至中牟县万邦市场。经过几天的摸排和监控查看,终于在万邦果蔬交易市场10月10日的监控中发现肇事车辆,并获悉了肇事驾驶人在万邦市场内买东西的重要信息。办案民警通过对嫌疑车辆22公里的行驶轨迹进行分析,结合嫌疑人手机交易的线索,最终确定了嫌疑人身份信息。嫌疑人马某奎,男,64岁,管城区南曹乡人。
2018年11月08日夜里21时许,办案民警赶到嫌疑人马某奎家里将其抓获。经过的讯问,嫌疑人马某奎对交通肇事的事实供认不讳,称事发当日自己去万邦进货,因为天黑人少没有发现受害者,发生事故后自己也从车上摔下受伤,爬起后看到一人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因为自己没有驾驶证而且车辆也没有号牌,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害怕承担责任,就驾车迅速离开现场,回家后也不敢告诉家人,把肇事车辆停在院子角落遮盖起来。后来为掩盖发生过事故,自己将肇事车辆部分车件拆除打包,并计划把肇事车辆当废品处理。办案民警当即在肇事者家中找到被拆下的车件和肇事车辆,经过比对确认就是肇事车辆。至此“10.12”交通肇事逃逸案告破。
该案件在天黑、无路灯、缺少直接目击证人、证据少、现场监控不覆盖的诸多不利因素下,凭借办案民警科学分析、认真研判、从海量监控中调取视频查找线索,仅下载存储可利用视频就达140多个G。办案民警近在管城、经开两区内无数趟的调查摸排,远至深圳调取相关线索,在渡过了十余个不眠之夜后,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案发第28天锁定犯罪嫌疑人马某奎并最终将其抓获。
目前马某奎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