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为何使用这两种建筑材料?
原标题: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为何使用这两种建筑材料?|小麦视频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宋迎迎/文 沈翔/图 视频
偃师,翟镇镇四角楼村南,10月19日,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将举行开馆仪式。夏都文化、二里头遗址、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将在世人面前掀开盖头。

开馆前夕,记者深入馆内探访,发现这里不仅陈列文物令人惊艳,博物馆本身设计也十分精巧,其中对于夯土和紫铜的运用,在国内绝无仅有,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规划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整个博物馆总体设计以二里头台地为意象,建筑天际线中央高起并逐渐融合于大地,象征威仪四方的华夏最早王朝气象。博物馆包括公共区域、业务区域、行政区域及早期中国研究中心等,满足博物馆文物展示、文物馆藏、文物科研和观众游览休闲等综合性需求。

10月17日,记者在博物馆看到,博物馆的外立面和大厅一层,浅黄色的夯土墙面纹理清晰,色泽温和,在阳光下泛出厚重、温暖的光芒。叠在夯土上的二层墙面大量使用了紫铜,板材长短不一,但都闪耀着紫色的金属光泽。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大量使用夯土作和紫铜为主要材料做建筑本体,因为这一时期主要的建筑材料都是夯土。”博物馆副馆长赵晓军说,夏王朝本身就是一个青铜文明,以夯土和紫铜作为建筑材料,寓意着一个破土而出的青铜王朝即将展现在观众面前。
据介绍,夯土是早期遗址文化的象征,代表着考古学,也象征着久远的历史和文明。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者,有意将博物馆与整个二里头遗址环境吻合。据了解,该博物馆共使用夯土4000立方米,使其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夯土建筑。
青铜是古代中国最早掌握的合金材料,二里头遗址发现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青铜器冶铸作坊和200余件青铜容器、兵器、礼器、工具,标志着王权礼制的诞生。博物馆使用22983块紫铜装饰板,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