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综合

河南省会迁郑州60周年 回望来时路明天会更好

“窗边历史的洪流袭过时,你可能正在剥一颗茶叶蛋。”对普通人而言,那些或雄浑或壮丽的历史事件对自己的影响,远远没有“这一天土豆涨了一角钱”来得震撼。

60年前的今天,1954年10月30日,省委、省政府迁郑,郑州正式成为河南的省会,开始领航这片沃土砥砺向前。对当时的郑州市民而言,这一天更让自己高兴的事,或许是“家里第一次用上了自来水”。

就像蝴蝶每一次扇动翅膀,并不会跟风暴密切相关;但风暴的每一次席卷,都将影响蝴蝶那薄如蝶翼的未来。在省会迁郑后流淌过的这60年时光里,有许许多多的大事件发生:工业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前30年的上下求索跟后30年的大潮奔涌,不论关注与否,其实每一个人都深嵌其中。

我们可能不会关注1954年郑州是否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但一定会为自己有亲朋在郑州国棉厂上班而高兴;我们可能不会参加1969年“苏联侵犯珍宝岛”的抗议游行,但一定会在黑白电视机前,看这一年开播的河南电视台的节目;我们可能不会关注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是否在1979年结束,但一定会去坐坐这年郑州开通的第一列无轨电车;我们可能不会记得1985年郑州市召开的一个供气工程动员会,但肯定不会忘记,一年后家里第一次用上天然气的稀罕劲儿;我们可能不会明白,为什么1992年全国各地的考察团云集郑州学“商战”,但一定会去逛逛这场“商战”的发源地亚细亚商场;我们可能并不了解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批意味着什么,但肯定能感觉到,从此以后网购货物送达的速度越来越快……

十年一印记,甲子一轮回。时光的流转如一场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细无声,却滋养万物生。

60年巨变以期带给郑州的,并不仅是地表之上的“广厦千万间”,更是心灵深处的“寒士俱欢颜”。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而这场跨越60年的回望,是为铭记,更是为镜鉴,铭记曾经的风雨同舟,镜鉴走过的荆棘遍野;是为放下,更是为托起,放下曾经的荣耀辉煌,托起永不言弃的发展梦想。

回望不代表结束,恰恰意味着开始。如今,这座站在双十字坐标上的城市,正在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高铁呼啸而来、航空港整装待发、自贸区紧迫审就……

跟60年前相比,今天的郑州担子更重、任务更大、目标更远。我们并不讳言和其他发达城市的差距,但也绝不会停止追赶与超越的步伐。

正所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未来,我们不会辜负这个时代,相信明天的郑州会更好!

东方今报记者 王秋欣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