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综合

许世友少林功夫劈土墙智退围敌

法制网-法制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我们是野狼团,吃鬼子的肉,还要嚼碎它的骨头!”2005年由李幼斌主演的36集电视连续剧《亮剑》被搬上银屏,凭借鲜明的人物个性,勇猛的人物性格以及艺术化的战场指挥,李云龙这样一个建国大将的形象也被深深刻入全国观众的心中。一时之间网络上掀起了一股追寻李云龙真实身份的热潮。

法制网郑州9月25日电 (杨东风 桂良)“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我们是野狼团,吃鬼子的肉,还要嚼碎它的骨头!”2005年由李幼斌主演的36集电视连续剧《亮剑》被搬上银屏,凭借鲜明的人物个性,勇猛的人物性格以及艺术化的战场指挥,李云龙这样一个建国大将的形象也被深深刻入全国观众的心中。一时之间网络上掀起了一股追寻李云龙真实身份的热潮。

那这位这位在银屏上个性鲜明,融机智、勇敢、果断、豪情与一体的历史原型究竟是谁呢?在鄂豫皖三省交接的信阳新县,在这个曾经走出共和国包括许世友将军在内的93位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县城,记者从鄂豫皖苏区名将馆找到了答案。这位活跃在银屏上的李云龙其实就是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共和国名将王近山。

许世友掌劈土墙尽显少林功夫 戎马生涯三跪慈母死后守坟

从信阳罗山的何家冲,沿着红25军的足迹一直南下到信阳的新县,进到县城到许世友上将和郑维山中将的故居,我们不难发现,新县除了处处能够闻见的桂花香,路边的一簇簇野生的红色、黄色的格桑花也格外引人注意。沿途的村民告诉记者,格桑花的生命周期很长,生命力顽强,也许是新县的气候环境和土质更好,所以这里的格桑花长得格外茂盛,如果不是来来往往的游客对此格外重视,新县人对此丝毫不感到意外。

格桑花这个在草原有着各种美丽传说的植物,也被誉为草原最美丽的花,取义爱与吉祥。而如今它在新县这样一个大别山腹地长成“燎原之势”,偶然之间却也寓意着某些东西。

百年之前,在河南信阳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许世友将军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自小因家庭贫困而在少林寺习武8年之久,后在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在如今的许世友将军故居,其老家厨房内依旧保留着当年许世友将军为躲避特务追杀而留下的一处“避匪洞”,墙洞位于将军家厨房的土灶处,相传当时许将军回家探母时遭遇围捕,情急之时,将军急中生智,在土灶的墙边一掌劈开了一个洞口,凭借自己在少林寺所学的一身武艺顺利躲过敌人追捕。现如今,许将军的老宅已经被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翻修多次,但这个当年被将军一掌劈开的不规则的墙洞依旧被保留下来。而许将军在多年以后回忆起这些事情时不禁这样感叹,“少林寺习武八年,刀枪不入是假,飞檐走壁是真”。

在许家洼现在的旧址上,人们对许世友将军的记忆不仅停留在这位将军的丰功伟绩之上,更停留在将军的品德上,爱与孝道似乎一直成为这里的老少们世代相传的美德。就如许家洼的那些格桑花,历经日月而愈加的鲜艳。

在新中国历史上,众所周知,许世友将军是唯一被允许回乡土葬的将军。许世友将军故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年邓小平如此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而对将军的土葬,多数人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作为共和国军功卓著的高级将领,许将军为何要申请回乡土葬,又为何被允许呢?

如果你有幸来到新县的许家洼,在这里的一条通往深山的“孝母路”上,你会渐渐找到答案。

1958年许世友将军授上将军衔后第三年,他再次回乡探母,而回到家中的将军看到大门紧闭。凭着儿时的记忆,许将军沿着屋前的小路一直往后山走,走了一段时间后迎面走来一位背着柴火的老大妈。没等将军反应过来,这位大妈开口叫到,“三伢子,你回来啦!”这时跟随将军一起上山的还有很多随从人员,将军一时间深深感觉自己对不住老母亲,一头跪在母亲脚下。

身为开国大将,许将军一生都在为解放穷苦大众奔波劳碌,忠孝自古两难全,许将军自选择戎马一生开始便深感亏欠母亲太多,这也就有了以后许将军“三跪慈母”的故事。

1965年,在福建海防视察工作时,将军的母亲早已身患重病,但繁重的工作让他一步也不能离开岗位。正当自己打算处理完手头工作就回家探望母亲时,老母亲却与将军天各一方,再也不能相见。

身为人子,戎马一生,军功卓著,而在母亲去世之时却未能尽到人子之孝,许将军为此耿耿于怀,并最终许下誓言,死后定要为母亲守坟尽孝。如今在许家洼将军的故居,隔着将军墓地不远,就能看到将军父母的合葬墓地,在苍松劲柏中,将军永远如孩子一般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名将王近山即为李云龙原型 一战歼灭日本军官180余名

对于中国的观众而言,人们对“李云龙”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在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位银屏上的名将为电视观众奉上了一场场经典的战役。而对这位人物的原型王近山中将,却未必人人皆知。

在新县鄂豫皖苏区将帅馆,记者找到了这位“真神”王近山中将。王近山是湖北红安人,在共和国历史上这是一位有着极强的个人魅力的建国将军。在将帅馆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视剧中的人物性格表现与历史资料中的王近山将军大多都是符合的,甚至语言的风格也不完全是凭空想象。

王近山将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担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10师副师长。长征之后,1937年8月,王近山升任红31军第93师师长。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21军军长和政委。建国之后担任北京军分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及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虽然王近山将军一生亦是军功卓著,但提及将军的指挥才能,人们不得不提及1943年发生在山西洪洞县韩略伏击战,在这次战斗中,日军180名军官被歼灭,其中包括一名日军少将旅团长,6名大佐,而这场战役在《亮剑》中也得淋漓尽致的表现。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