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各地神曲盘点 《时间的漩涡》摘金曲奖

东方今报
关注编者按
都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今天,我们挑选几首非同寻常的故乡的歌,它或被称作所谓的“神曲”,作者或有非同寻常的经历,愿他们的祝福,陪你在路上,陪你在家乡……
河南方言神曲流行的灵魂人物
2月11日,郑州十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布了歌手陈红松的新年贺岁代表作——《清是可得劲》。5天后,该歌曲的点击量高达38.5万次。而该歌曲的曲作者侯健,之前也曾为“毛子哥”史不凡的《我是不是恁哥》一曲,出任编曲。侯健是藏在陈红松和史不凡背后的灵魂人物。
●为《武林风》演唱主题曲是里程碑
作为一直致力于河南方言神曲的编曲侯健,于2004年为河南电视台《武林风》栏目创作并演唱主题曲《武林风》。“这是我音乐生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侯健告诉东方今报记者。
此后,侯健开始与各家唱片公司合作,出任编曲与制作人等,创作出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歌。其中一首名为《滴答》的歌,被用于2014年上映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的插曲,一时间名噪娱乐圈。
事实上,《滴答》是侯健于2006年为侃侃做的专辑当中的一首歌。这首歌在新专辑发行之初,并没有太大的反响。侯健说,“过了三四年以后,就莫名其妙地在云南丽江火起来了。”
●《我是不是恁哥》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侯健与史不凡的合作要追溯到2003年,那时正值全国各地方言说唱兴盛,但河南仍是一片空白。
在为《武林风》创作主题曲时,史不凡找到侯健,想要将其原创的单口相声《毛子哥》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才有了《我是不是恁哥》。这首歌于2013年11月在网上发布,得到了网友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的疯狂转载,其在中国原创音乐基地网站发布后两天,就在原创歌曲排名中,以120万的人气入围三甲。
●接下来创作相对严肃和具有批判精神的歌曲
势头一发不可收拾。2014年5月,在郑州市交巡警二大队的官方微信上,再次发布了侯健与陈红松合作的新“神曲”——《白搁这儿乱了》。手机微信的传播形式让这首歌“短期内获得2400万的点击量。”
侯健下一步的打算是能够创作出更多反映真实百姓心声的作品,不仅是方言,还会有一些相对严肃和具有批判精神的歌曲,“因为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都得劲,总有不得劲的地方。”侯健说。
作者自述
属于我的2014啊,就这么彻底地掀过去了。这一年里有太多值得我留恋、回味、骄傲、感动的事情了……
这一年,我在孤独和纠结中写出了令人捧腹而具有教育意义的全国杜绝酒驾的方言说唱《白搁这儿乱了》,作品获得了全国文明交通宣传作品文学艺术类一等奖的好成绩。网上几乎一个亿的点击量,让我着实感动了一把,看来这个事情一点儿都不是乱的。
这一年,我被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医者感动了。深入了解后,知道她是一位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九十岁高龄依然为人民看病又被人民爱戴的医者,便创作了一首比较走心的公益歌曲《仁心》,歌唱伟大的仁心医者胡佩兰女士。在创作和演唱的过程中,被胡佩兰女士的大爱仁心又一次洗礼了心灵。
也是在这一年,我荣幸地为南水北调工程放歌!《丹江情怀》、《共饮一江水》两首歌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淅川人民伟大的移民精神!几十万移民群众为了库区建设和水质保护,抛家舍业、背井离乡,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在实践中形成了“大爱报国、忠诚担当、无私奉献、众志成城”的淅川移民精神。故土难舍今已舍,调水为换北国春……我被身边这种巨大的正能量深深地感动着。
还是在这一年,我演唱了电视剧《嘿!真不是闹着玩儿的》主题曲。这首酣畅淋漓的歌曲《我的青春我的梦》,三个多小时的录音,我一口水都没喝!着实为自己感动了一把。当然,这首歌好不好听还得咱老百姓说了算,大年初一19:30听我唱着为您拉开新剧大幕!
就在这一年当中,我终于还是做了一个既接地气又高大上的作品。歌曲《清是可得劲儿》经过了我多少次的推翻、多少次的修改,向教授们求教、向达人们取经。我的搭档侯健老师认真负责的音乐态度让我感动。做音乐、录音、缩混,哪一样都细致入微,拍摄剧组在寒冷的冬季里几乎走遍郑州的各个知名景点,其中用多少不得劲换来了今天的得劲歌,我的感动又一次涌上心头啊……
陈某人不是太爱感慨的人,但是,2014年让我有了太多感动,是我说都说不过来的。我只有说,就让太多的感动化为一种创造梦想的动力吧!
我已背好出发的行囊,朝着2015的路上呼喊一声:2015!我来了!
“一朵又一朵,一棵又一棵,一盆又一盆,一车又一车,一碗又一碗呀,一桌又一桌,一山又一山呀,一坡又一坡,有红的、黄的、白的、蓝的、大红叻、二红叻、嘬住的、伸开的,有闻的、有看的、搽的、抹的……”
“这呀么这二年,开呀么开封人儿,开封人儿家的菊花一盆儿又一盆儿,这呀么这些年,开呀么开封城,开封城里的菊花儿招来了可多人儿……”□东方今报记者 陈伯辉 宋明增 邱艳
缘起:
菊花花会升格为国家级节庆
2012年开封市菊花花会第一次升格为国家级节庆活动,更名为菊花文化节,有感于菊会30年的变化,在第30届菊会前五天,开封五黄工作室独立电影人邢磊创作了自编、自导、自演的《菊花会》。
“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伴随着菊花会长大的,最初是市民从家里搬出几盆摆到路面,后来菊花走进公园,到今年菊会成为国家级盛典,30年,开封菊会犹如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慢慢学会走路、长大,可以说是开封人民一点一点努力付出的结果。这首歌无论是创作时间还是视频拍摄,都比较仓促,要赶在菊花会开幕当日推出,开幕式前半个月我才把歌词写出来,之后找乐队已经没有时间拍了,菊会前几天我带着工作组上街,碰到什么拍什么,这样反而能记录最真实的东西。开幕式头天晚上我们连夜制作、连夜上传,开幕式当天上传成功,大家就可以看到。”邢磊告诉记者。
主题:
菊花、快乐、真生活
《菊花会》与《菊花台》不只一字之差。
简单明了的词,说尽开封菊会前期筹备,说尽开封菊花的观赏、食用、商用价值,一首完全属于开封的歌儿,浓浓的开封方言味儿蕴涵着深深的地域情怀,也是作词者对开封30年菊会变化的感触,也记录着30年那些默默为菊会付出辛勤劳动的人。
“我一直以为,菊花虽美,但开封人民的心灵是比菊花更美的,也是基于这个基调,我要拍最美的东西,那我就要抓拍最自然的东西,自然的最美。”这是邢磊在《菊花会》MV中所要表达的东西——菊花、快乐、真生活。
《菊花会》的曲风是一种喜悦中略带幽默,略带调侃,其心态也是带有喜悦的积极心态,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融进了开封精神,它带有很强的地域性,也是邢磊一直追求的具有地域文化的流行音乐,它是完全属于开封的,保留了一些纯正的宋朝国语——开封话。
邢磊告诉记者,“那些用开封话说‘菊花儿’的人,都是我们从大街上随意拉的人,他们为菊会付出了辛劳与汗水,是他们让菊花变得更美。”
“是一直喝着南湖浉河水长大滴老几;是早餐吃着热干面就着豆腐脑的老几;是从小逗在浉河公园爬飞机的老几;还有钻大象菊花的老几;吃烧烤只会去羊山八处南门东关;旅游咱也能去鸡公山、新县和南湾……”一首根据《江南style》填词的《信阳style》让信阳在外务工者感受到家乡的亲切和温暖。□东方今报记者 余超 见习记者 谢卫卫 章继军/文图
【缘起】
一句戏言成就了《信阳style》
黄今星今年32岁,是信阳信运集团的工会干事,经营着一家自己的婚庆公司,还客串魔术师、主持人等,信阳本土业余歌手。从信阳师范学院毕业后,黄今星曾短暂在河南电视台工作,直到现在还经常为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做客串表演。
《信阳style》创作的直接诱因是黄今星与几个朋友的戏言,只是为了不想让朋友失望,创作完成后,黄今星也只是在朋友圈子里发了一下,“至今都不知道是谁给我传到信阳贴吧里的,然后就火起来了。”
创作《信阳style》至今,黄今星还出过多首作品,但因精力和财力有限,都没有达到《信阳style》的高度,黄今星说有人已经开始质疑自己的运气大于能力。
现在,黄今星的影视文化公司即将完成注册,“我想通过这一系列的作品,让在外的信阳人都能在这些作品里找到那份熟悉的家乡味儿。”黄今星说。
【主题】
歌词代表了80后群体的呐喊
伴随着这首歌的走红,黄今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追求完美的性格使他萌生了拍摄一部视频的冲动。
在歌词和视频情景展现中,《信阳style》融入了南湾湖、浉河公园、虹桥、百花园等信阳地标,饮食文化中的信阳热干面,80、90后记忆深刻的浉河公园中的大象雕塑等,浓郁的信阳文化和信阳话,独具信阳特色。
不同的是,黄今星把视频版取名为《老几信阳style》,“老几”,这个在信阳本身颇有戏谑意味的词汇,在黄今星《信阳style》火了后,成了自己的代号,黄今星希望通过自己接下来的一系列作品,将这个词汇打造成中性甚至是充满正能量的代表。“我就是想要用老几作为一个群体,屌丝青年、创业者、凭自己的努力奋斗在通往梦想路上的人,他们值得尊敬。”黄今星说。
制作完成后上传到网上,很多在外的信阳游子都转发了这个视频,“还有不少美洲、欧洲、大洋洲的信阳务工人员,他们说看了视频后想回家。”一个简单的评价,是对黄今星这个作品的最好评价。
□东方今报记者 路治欧
“请不要说,我熄灭了夹在指间的烟火……越挣扎就越无法解脱。强大的漩涡, 在时间里面慢慢地下落……”今年1月,华语金曲奖举行了2014~2015跨年新闻发布会,来自河南籍的华语乐坛实力唱作歌手樊凡,凭借《时间的漩涡》获“我最喜爱的唱作歌手”、“我最喜爱的影视歌手”2项大奖,成为影视歌曲之王。此次已是樊凡连续第4年在华语金曲奖上拿奖。
谈及2014年,樊凡说:“我的工作也就是赛车和音乐,这两个方面今年都挺顺利的。”
除了华语金曲,樊凡还获得了2014年音乐先锋榜的“年度最佳先锋创作歌手”、“年度十大先锋金曲”,2014年劲歌王的“飞跃歌手”、“最佳影视歌手”等重头奖项。
斩获如此多大奖的背后,是他超强度的付出。2014年1月,乐视网开年贺岁剧《屌丝日记》力邀其唱片尾曲《透明的》;6月他为电视剧《裸婚之后》演唱主题曲、片尾曲及插曲《你还爱我吗》《寂寞守护者》《我怀里的天空》《或许只有你》《是我没勇气》;7月为电视剧《结婚前规则》演唱片尾曲《眼泪》;9月他为电视剧《婚姻料理》演唱了主题曲《致亲爱的》;12月为电影《谁动了我的梦想》演唱主题曲《梦想继续》,并担任微电影《我就是我》的男一号,本色出演,演一个赛车手……
在赛车方面,樊凡曾拿到过马来西亚全国锦标赛的年度总冠军。他说:“在中国,我参加了三场全国锦标赛,第一站就拿到了冠军。总的来说,去年一年的比赛都特别顺利。”
在春节到来前,樊凡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的间隙录制了一段VCR通过东方今报向全省人民拜年,感谢广大歌迷对他的支持和厚爱。
□东方今报记者 高晨
“对面这位哥,就是毛子哥,大金链子挂关公得有一斤多。左手戴紫檀,右手拿琥珀,三个手机桌上搁全是金苹果。哎呀我哩哥,你可真能喝……西郊这一片,有事找恁哥。别的本事咱没有就是弟儿们多……”
2月10日,河南话神曲《我是不是恁哥》的演唱者史不凡被郑州消防聘请为消防宣传形象大使。今后市民去电影院,有可能在映前广告中看到他出演的消防公益轻喜剧短片。
史不凡是谁?他就是“毛子哥”。
你还记得风靡2013年的河南话神曲《我是不是恁哥》吗?在这首歌里,主人公“毛子哥”被演唱者史不凡唱出了小人物的精彩和无奈,神曲在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酸楚。
你还记得2014年的《摩的摩的》吗?在这首神曲里,主人公依旧是小人物,依旧讲述城市边缘人简单的快乐,无尽的奔波和对现实生活的希冀。
史不凡5岁开始学习曲艺,进入部队后开始登台表演,转业后进入群艺馆工作,一直在曲艺圈里摸爬滚打。2008年,他创作和表演的《品相声》曾获得第四届CCTV相声大赛一等奖。
《我是不是恁哥》和《摩的摩的》的走红,让史不凡找到了曲艺创作的突破口:到群众中去,观察体味生活,发掘演员与群众最真实的共鸣点。
据了解,除了继续创作,史不凡正在筹备“‘毛子哥’教你如何玩创意”的公益讲座。
□东方今报记者 倪政伟见习记者 关寒
“豫东的平原上有一座古城,她的名字就叫做商丘,美丽的商丘古城她是我的家,古老的城墙伴着我长大,宏伟的古城墙胸怀博大,碧波荡漾的南湖更像一幅画,应天书院很早就扬名于天下,历史悠久古老文化传播到天涯。商丘古城,我的家,商丘古城伴着我长大……”
一首歌词优美的《商丘古城我的家》,写出了商丘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这首歌的词、曲、演唱、制作等都由商丘原创音乐制作人范豹耗时三年完成。
少小离家的创作型歌手
河南商丘籍歌手范豹,内地创作型歌手,声线极具特色,开创了独特的“范豹风格”。1986年,17岁的范豹参军离家,31岁时,他已经是国内各大演艺场的嘉宾艺人!其间经历的辛酸和失败必不可少,但这些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本着一颗对音乐赤诚的心,2009年范豹成功录制了个人首张专辑《孤独的男人》。
他的灵感源于生活,他的作品源于内心!每一首歌曲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让人刻骨铭心。经历爱情挫折后,2009年他创作了最红的网络金曲《求求您 爱我吧》!根据身边好友经历创作的《不要让我再承受折磨》,更是挽救了一段美好的婚姻!
乡情令他写歌赞家乡
在外闯荡多年的游子终究要回到生养自己的故乡,在外闯荡20多年,走遍全国20多个省市,范豹始终觉得还是自己的家乡商丘最美。“我小时候每天都会在城墙根散步,夏天还会在护城河里游泳、钓鱼啊,特别有意思。”回想起小时候对家乡的记忆,范豹打开了话匣子,脸上流落出纯真的笑。
商丘古城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 年),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于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范豹告诉记者,2012年创作《商丘古城我的家》的时候,他想起很多,包括腾格尔的《天堂》、韩红的《家乡》,还有庞龙演唱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一系列歌颂美好家乡的歌曲。他想,自己也可以将商丘的地理位置和众多历史文化古迹作为音乐元素融入歌曲中。耗时三年,经过数百次修改,他终于完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商丘古城我的家》。这首歌也成为宣传商丘旅游业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
□东方今报记者 李国营 见习记者 杨继盈
“盖焦作(方言音,在焦作的意思,下同),盖焦作走在解放路的路上,盖焦作购物就去三维商业广场,盖焦作老外陈家沟里练住太极 ,盖焦作天气就是喜怒无常,盖焦作云台山的游客最多,盖焦作影视城里很多明星大腕儿……”去年2月份,由焦作人李冰松用方言演唱的歌曲《盖焦作》,在网络上小火了一把。截至目前,该歌曲的点击率已达十几万人次。
两天完成神曲创作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李冰松创作这首方言神曲的原因很简单,起初是为了给朋友制作的一部室内情景剧《摩登租客》做片尾曲。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李冰松在两天内就完成了《盖焦作》的作词及演唱。
“因为室内情景剧的表现形式比较轻松诙谐,我就想到用方言形式来演唱会比较搭,老乡们也觉得很亲切。”李冰松说。
身为土生土长的焦作人,李冰松选择以自己及朋友的生活轨迹为题材,记录表现焦作的风土人情。
“这首歌原来很长,全都是用咱焦作方言唱的,概括了咱焦作老百姓有滋有味的生活。歌曲里唱到了矿山擀面皮、博爱杂拌、沁阳驴肉、铁棍山药,还有焦作影视城、云台山、太极拳……”李冰松说,后来边录边改,成曲后时间为一分五十秒。
想多创作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
“欢乐、轻松的曲风,并且用方言演唱,好新鲜的感觉,有着爱不够的焦作滋味。”网友“小豆豆”对这首歌点赞。
“这该是对焦作有多熟悉的人才能编得出来啊,真棒,为焦作自豪。”网友“大鹏”在微博上点评道。
对于两天完成的焦作神曲,网友纷纷点赞,《盖焦作》在短时间内点击率就达八万人次,被转发300多次。
采访中,李冰松告诉记者,他十几岁爱上音乐,至今在音乐圈内已经摸爬滚打了20多年,喜欢创作一些能引起人共鸣,让大家听了都有感触的,并且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歌曲,为发扬焦作、河南,乃至中华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年7月,歌手约瑟翰·庞麦郎的一曲《我的滑板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被网友称为2014年最新洗脑曲。安阳一群80后小伙用安阳话翻唱并制作了该“神曲”的MV,火遍了这座豫北城市。□东方今报记者 邱文博
【歌词】
安阳方言是MV走红的关键
有诶四儿 我已经忘啊(有些事情 我已经忘了)
但我样儿还记得一个间儿(但我现在还记得一部分)
待一天户昂叶儿(在一天晚上)
俺bai问我(我的爸爸问我)
今天咋接就,不粗展(今天怎么不开心)
我说带我类想象中有一对滑板鞋(我说在我的想象中有一双滑板鞋)
与众不同,可时尚,跳舞些得劲(与众不同,最时尚,跳舞肯定棒)
全安阳市,找遍所有诶阁老缝眼儿(全安阳市,找遍所有的地方)
都么有(都没有)
【走红】
带来欢乐也是一种正能量
安阳话版《我的滑板鞋》MV上传首日网络播放量突破了一万次,截至2015年2月,《安阳滑板鞋》音频和视频总播放量已超过50万次,被安阳市委宣传部评为2014安阳最佳原创视频。
“安阳现在的老城区和以前不一样,虽然变得繁华了,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该MV导演孟晓智在他的工作室接受了东方今报记者采访,谈起创作的初衷,孟晓智说:“就是想用熟悉的方言、熟悉的城市带给大家欢乐,也算是传递一种正能量吧。”
“拍摄过程中大家很严肃,因为看到曾经从小长大的老城区,睹物思人,却已物是人非。”孟晓智感叹道,在他的记忆里,安阳现在的老城区和以前不一样。
“在安阳这座美丽富饶的三千年古城,流传着很多的故事和令人缅怀、感伤的桥段!我们是在记录,是在记录着这里属于我们的过往。”孟晓智这样评价这个带给人欢乐的MV。
“中原风”神曲独霸中国达人秀
怀揣音乐梦,在外面闯荡十多年的杨明毅一事无成,沮丧地回到家乡新乡市获嘉县大西关村。没有别的技能,他只能摆地摊为生,业余弹吉他给妈妈听,和村里的老人唠嗑。让他没想到的是,妈妈和村里的这群老人,改变了他的命运……□东方今报记者 冯晓玉/文图
十年磨难绝处逢生
2005年,是杨明毅最沮丧、绝望的一年,这年,27岁的他掉进人生低谷。
“周围的朋友,当老板的当老板,赚钱的赚钱,我搞音乐毫无起色,只有一把破吉他。”杨明毅为了赚钱生活,只好回家摆地摊。没事时,他就弹吉他给妈妈听。天天弹,杨妈妈急了:“我实话告诉你,你弹的那歌,我根本听不懂。”
这歌“土得掉渣”听得有味
杨明毅的爸爸是唱地方戏的,杨妈妈当年就是因为喜欢听杨爸爸唱戏才嫁给了他。为了哄妈妈开心,杨明毅开始琢磨,如何把拉弦儿拉出的旋律,试着用吉他唱出来,让她觉得好听、有意思。
琢磨着练习着,杨明毅用获嘉方言写出一些“土得掉渣”的歌,弹唱给妈妈听,没想到妈妈听了很兴奋,直喊“好听”,和杨妈妈一起晒太阳的老人们也觉得不错,“真得劲儿”。
杨明毅根据老人的讲述,再加上自己十多年的生活感悟,创作出歌曲《一位老人》:你别笑俺有老寒腿,想当年追过老豹子,你别瞧俺有镇大岁,上起山来你不能追……
杨明毅用土得掉渣的河南方言唱的歌,让人耳边一静,十分酣畅。在老人们和朋友们的鼓励下,杨明毅回到郑州,重新追求自己的音乐梦。
2013年,杨明毅带着他的《一位老人》登上中国达人秀舞台,正宗的河南腔调加吉他伴奏俘获了评委们的心,连续六周获得全国冠军。采访时,杨明毅正在郑州录制自己的新歌,他打算今年4月份推出自己的“中原风”专辑。
□东方今报记者 牛犇
“放葱花 香菜撒 羊血粉条么嘛哒。”随着欢快的节奏声响起,以灵宝美食而命名的歌曲《灵宝羊肉汤》就从一恒的口中唱了出来。
一恒原名张菁国,43岁的他颇爱音乐,目前已在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63首原创歌曲,《灵宝羊肉汤》从去年4月份发布以来,已经有超过9万的“人气”。
提起这首歌的创作初衷,张菁国说,羊肉汤作为灵宝的特色小吃,从祖辈上传下来,味道一直没怎么变,自己从小吃到大,那种独特的羊肉味道就算自己离开灵宝多年都十分想念,“对灵宝人来说,羊肉汤有家的味道。”
在创作这首歌时,张菁国没有任何卡顿,一天之内就完成了作词作曲。为了能让这首歌更体现本土特色,张菁国在歌曲中添加了灵宝蒲剧的板胡音乐元素,而普通话与灵宝方言的结合也让歌曲摆脱了地域限制,老少皆宜。
在张菁国看来,羊肉汤代表了灵宝人民的热情淳朴,所以他并没有用很温柔的曲风,在歌曲的前奏便用上了摇滚元素,使得整首歌曲在他浑厚略带沙哑的嗓音中更显“带劲”!
“灵宝人在外打工,最想念的还是家乡的味道,”张菁国告诉记者,《灵宝羊肉汤》虽然唱的是小吃,但更多体现的是家的味道,“就连MV的拍摄,讲的都是一位在外工作的灵宝农民工,吃饭的时候经常想起家乡的羊肉汤,在过节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喝汤。”
其实,张菁国还创作过很多具有灵宝特色的歌曲,如《小吃开会》《骂社火》《灵宝赶集style》《光头强我不想伐木》等,2015年最新歌曲《色媳妇》讲的就是灵宝当地的婚俗。
□东方今报记者 李国营 见习记者 张静
2014年10月,一部具有浓郁济源地方特色的原创方言说唱视频《五龙口串串烧》在网上晒出,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点击量已经超过十万。视频中大量的说唱歌词生动描绘了五龙口地区的著名景点、传统美食和民间文化。
“疙瘩坡上人如海”、“肉丸耐嚼不舍咽”、“曾记得5分洋4个丸”……视频中冒着热气的牛肉丸、“土得掉渣”的老怀梆,不禁勾起了许多济源人对童年的回忆,也勾起了许多身在外地的济源人对家乡的思念。
视频的主演杨军,曾是济源本土视频栏目《老杨读报》的主持人,他说自己热衷于用济源方言主持栏目,是个名副其实的“草根”出身。
接地气的作词和演唱,其实都离不开该视频的其他两位主创郭朝林和晁社玲,他们都是杨军多年前曾在济源市豫剧团结识的好友。杨军说,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五龙口的本土特色十分了解,为了制作该视频,他们在五龙口的各个角落取景拍摄,“我们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对五龙口的印象和认识都在这个视频中了”,杨军说,他也会将自己的“草根”精神坚持下去,为发扬济源本土文化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