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综合

郭庚茂看望河南在京务工人员 为志愿服务站揭牌

摘要: 3月3日,来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等领导来到“河南人之家”看望在京务工创业的河南人代表,与他们亲切座谈。

郑州全媒体新闻中心两会记者 石 闯 张翼飞 肖雅文 覃岩峰 北京报道

家是一盏灯,家是温暖的港湾。在首都工作的120多万河南人,就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家叫作“河南人之家”,也称河南在京务工创业人员服务中心。身份证丢失了,干了活要不到钱,经商遇到麻烦了,打个电话,问题都会及时解决,让你体会到家的温暖。

3月3日,来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等领导来到“河南人之家”看望在京务工创业的河南人代表,与他们亲切座谈。

会后,郭庚茂、谢伏瞻为“河南志愿服务站”揭牌。这是“河南人之家”自2013年12月12日成立以来,郭庚茂、谢伏瞻第二次专程过来看望代表们,与去年是同一天,把党和政府对在京河南人民群众的关怀和温暖真切地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在京老乡争相向省委书记吐心声

3月3日下午,天空刮起阵阵寒风,但在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北路一区甲二号的“河南人之家”内却温暖如春。5点25分,郭庚茂、谢伏瞻等下车后快步走进接待大厅。

“河南人之家”负责人刘朝霞介绍说:“郭书记,给您报告一下,这是孙士琦律师,对我们‘河南人之家’帮助是最多的。”郭庚茂听罢询问:“是河南人吗?”孙士琦赶忙回答:“河南开封的。”“那咱们是老乡。”郭庚茂微笑着询问刘朝霞,今天来了多少人,她回答来了9个老乡。

“郭书记,我向您汇报一下,我从咱们‘河南人之家’这儿获得了许多帮助。”一位老乡代表兴奋地对郭庚茂说。2014年8月,他有一个朋友的身份证丢了,在网上看到在北京有个‘河南人之家’,可以不用回家,就能补办身份证。然而,他那个朋友是安徽人,“河南人之家”只能给河南人办。后来他几次咨询后发现“河南人之家”是所有驻京办中的第一个,觉得很有面子。另一位代表也感同身受:“我第一次来‘河南人之家’解决身份证问题,15天就办好了,比有时候在老家办还快。”

“得到‘河南人之家’的帮助,解决了女儿上学难题。”河南老乡向广雷说,他来自信阳,2006年来到北京,做鸡蛋灌饼生意。在座谈会上,他说在北京上学需要五证。郭书记关心地询问:“需要哪五证?”他一一做了回答。他表示,多亏了“河南人之家”帮他办了手续,现在女儿已经上小学了,享受同等的待遇。

郭庚茂深情问候打动在场座谈代表

在座谈会上,郭庚茂询问:“老乡们春节回老家过年了吗?”在场的老乡们争相回答“回去了”。他关切地询问:“你们觉得河南有哪些变化?”“变化太大了,郑州现在太漂亮了。”

郭庚茂说,郑州航空港区建设、郑开城铁开通等发展成就引人注目。一个代表说:“我是河南人,走到哪儿我都理直气壮的。”

座谈会上,郭庚茂说,今天借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机会到“河南人之家”看看,一是我们要求驻京办事处,不但要为河南服务、为河南在京工作服务,更重要的要为在京的河南人服务,要关心在京的务工创业人员,为大家解决一些问题,成为家的一个延伸,今天来看看做得怎么样,这是对驻京办事处工作的一次检查。二是借这个机会看望在京务工创业的河南人,表示河南父老对在外游子的关注和关心,看看你们生活得怎么样。也借此对在京的河南人,表达河南家乡的问候和关切。“外出务工能够有一个好的生活、好的职业、好的收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好起来。” 郭庚茂深情地说。

两年前郭庚茂提议 成立“河南人之家”

“省领导对在京务工创业的河南人非常牵挂,尤其农民工兄弟,很关心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问题。”3月3日下午,在“河南人之家”,省政府驻京办事处社会工作服务处处长常顺楼表示:“‘河南人之家’一成立就受到在京河南老乡的普遍欢迎。”

2013年3月3日,全国两会时间,在北京河南大厦,一场延续多年的河南在京务工人员和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如期举行。时任省长郭庚茂与在京务工的21名河南代表座谈时倡议成立一个服务组织。常顺楼说,时隔两年,很多人对这些暖人的话语记忆犹新:“敢于合法合理地维护权益,这对农民工兄弟们是最要紧的。我们可以在北京设立一个‘河南人之家’,这是个‘娘家人’的组织,河南人有了困难,都可以来这儿,要把这块牌子叫响!有了组织,公益律师们统一给大家做普法宣传。”

郭庚茂的讲话,引起了现场人员的阵阵掌声。同年12月12日,“河南人之家”即河南在京务工创业人员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这也是全国第一家由政府牵头设立、提供综合协调服务的组织。它依托省政府驻京办、各省辖市政府驻京联络处,汇集和优化了各方资源。

常顺楼介绍,河南在京的社会组织,豫籍在京企业家、律师、公益人士,首都相关组织机构,北京市部分职能部门和从事慈善、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等,均作为后台支持系统,为广大河南在京务工创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它不仅是面向河南在京人员的一个服务平台,还是传递省委、省政府对120多万在京务工创业人员关爱的一个窗口。”常顺楼说。

办理一件件实事刻在百姓心坎上

“‘河南人之家’成立以来,名气越来越大,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河南人之家”工作人员于宙表示。

郑州全媒体新闻中心两会记者走进“河南人之家”后发现,在这个仅有30余平方米的接待大厅里,三面墙上悬挂了“传递爱心、情暖龙乡”、“关心为民、温暖如家”等10面锦旗。于宙说,别看锦旗很普通,其背后都有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接待大厅右边墙上,有这样两行醒目的标语:为务工创业人员服务,树河南在京良好形象。办公桌上,则是一摞摞留言簿、登记本等,里面记录了工作的点点滴滴。大厅左边的报架上,放着《申请法律援助的基本知识》、《务工人员签订劳务合同注意事项》、《非京籍人员申请工作居住证办事指南》、《北京市创业培训机构名录》等10多种小册子,方便前来咨询、办事人员免费取阅。

据刘朝霞介绍,河南在京务工创业人员服务中心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综合、管用、有效”服务原则。目前,主要推出了信息咨询、法律服务、就业指导和应急帮助四项服务。在京河南籍务工创业人员遇到困难时,除了直接到大厅向工作人员反映诉求外,还能通过省政府驻京办网站上公布的热线电话及电子信箱多渠道反映。“接到咨询,我们会详细告诉老乡需要拿什么材料,该怎么做。有时候遇到难解问题,会及时查询,并向老乡回复查询结果。”刘朝霞说。

据了解,“河南人之家”成立一年多来,成效非常明显,通过热线、网络和服务厅先后接待13000多人次;受理法律咨询500多人次,立案并结案的纠纷等100多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100多万元;通过举办就业培训和业务技能讲座,帮扶30多位就业困难人员顺利就业;帮助10余位在京遗失财物的群众安全返乡。

…………

总之,“河南人之家”搭建起了一个综合的多渠道开放窗口,赢得了交口称赞。省政府副秘书长、驻京办主任高保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成立“河南人之家”,凝聚着省委、省政府对百万河南在京务工创业人员的关心关爱。我们要把“河南人之家”平台建设好,为更多在京的河南群众提供帮助、支持,把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