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访河南骄傲洪战辉 称不喜欢被套上名人光环

河南日报
关注你还记得10年前,带着妹妹一起上学感动中国的洪战辉吗?周口西华县的洪战辉是河南的骄傲,距他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已过去10年,如今走在街头,还经常有人认出。这10年里,洪战辉和妹妹过的怎么样?本报记者几经周折,联系上了工作和定居在湖南长沙的洪战辉。
文/本报记者 李凤虎
洪战辉的故事你还记得吗?
父亲精神失常,母亲离家出走,捡来才4个月大的妹妹需要哺养,1993年,河南省西华县年仅11岁的农家少年洪战辉挑起了家庭的责任,拾荒种地,照顾家人,艰难求学。2003年9月,他带着妹妹就读于怀化学院,靠勤工俭学自立自强。
“带着妹妹上大学”。2005年,全国各大媒体报道了洪战辉的事迹。他被评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
“我还是10年前的洪战辉”
“面对荣誉,感受最多的是压力和责任,我还是10年前的洪战辉,踏实勤奋,坚持感恩和回报社会,传递河南的好声音。”33岁的洪战辉告诉记者这是他10年来最大的感受。
“非常谢谢家乡人对我的关爱。我非常关注家乡发展,河南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郑东新区,非常漂亮。还有郑州航空港,发展太快了,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回家发展。”洪战辉说。
新工作是湖南信息学院院长助理
2006年洪战辉考入中南大学(本硕连读),2011年7月获中南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洪战辉回到母校怀化学院,做了一名普通的团委干事。2012年底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学校提拔为校团委副书记。今年9月,洪战辉从湖南怀化学院调到湖南信息学院,任院长助理,主要负责团委、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
10年里洪战辉都在忙些啥?
2011年,他回校当一名老师,在学校和政府的帮助下,他建立了教育助学责任基金,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大学生;他应邀在全国各地作了上千场青少年励志报告,足迹遍布了全国各地。
洪战辉向学生们公布了他的联系方式,随时接受咨询。每天,他的手机、信箱里都会收到几十条信息,他会认真答复每一位同学。他说:“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是我的责任与义务,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我最大的快乐。”
洪战辉很早就是一个创客达人,他利用自己的资源,联系企业募集资金,创办了“大学生创新基金”、“怀化学院大学生创业园”;还经常邀请社会知名专家、企业家等成功人士来校作报告。
“目前,我准备和中南大学吴云迪教授等一批大学城高技术人才合作创建一个创客联平台,开设创业学堂,扶持大学生创业。”洪战辉说。
妹妹大学毕业现是幼儿园老师
洪战辉告诉记者:“妹妹今年大学毕业,现在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她希望能自主创业,正在筹备一个电子商务创业项目,准备回家乡西华县发展。”“她从小就很独立,现在一个人也能照顾自己了。”提起妹妹,洪战辉感到很欣慰。
审视自己的生活,洪战辉感到幸福:33岁的他,干着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工作;娶了同样是老师的妻子,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在妻子的照料下,他比原来胖了一些;妹妹长大成才参加工作……对洪战辉来说,这已经足够,他可以毫无杂念地将自己的时间,同所有憧憬美好生活的年轻人分享。
我不喜欢被套上名人的光环
10年间,洪战辉也曾经遭遇过社会的一些非议和质疑。
2010年5月,网上一则新闻,让他郁闷了好一阵子:有人称,洪战辉尚未毕业,就在湖南一个乡镇挂职做党委副书记,坐专车、拿着工资却不在乡镇上班。这则新闻,让他瞬间卷入舆论漩涡。
“我当时正在中南大学读研二,正在准备毕业论文,论文方向是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导师建议我应该下乡调研。”洪战辉说。“根本不是挂职镇委副书记,更不存在什么组织部门下文,就是大学生到基层参加社会实践,搞调研。”
“我不喜欢被套上名人的光环,我只想过一个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做一个真实的自我,踏踏实实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十年荣耀坚守,英雄光环隐去,是继续背负前行,还是重构人生价值?洪战辉选择了走下荣誉的神坛,归于真实,对于他来说,这才是踏实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