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户卖食盐遭两地检查 蒙了:到底该卖哪的盐
摘要: 郑州市和中牟县两级盐业管理部门都给他们发放了食盐零售许可证,但卖郑州供货的盐时遭中牟盐业部门查;卖中牟供货的盐,郑州市盐业局要调查。
在郑州市航空港区一家百货店仓库内,存放的是中牟的盐
近期,郑州白沙镇、九龙镇等地食盐批发商户的遭遇引起社会各方关注:郑州市和中牟县两级盐业管理部门都给他们发放了食盐零售许可证,但卖郑州供货的盐时遭中牟盐业部门查;卖中牟供货的盐,郑州市盐业局要调查。
同一地区,为何有两家盐务部门争着发证?中牟县盐务局为何不听上级郑州市盐业局的“招呼”?
从今年1月起,原在郑州市批发市场的商户因市场搬迁来到了白沙镇的农贸市场,他们卖郑州的盐,遭到中牟县盐务局的没收和责令整改;而将中牟的盐卖到郑州客户那里,又会被郑州盐业局调查。
这种情况前几天经媒体报道后,郑州和中牟盐政部门各执一词,那么现在这些商户还在卖盐吗?他们在卖哪家的盐?
□东方今报记者 刘长征/文 沈翔/图
【现状】商户依然不知该卖哪儿的盐
3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白沙镇一家名叫“艺君生活广场”的农贸市场。市场里有不少卖调味品的商家,他们的店里还都在销售食盐。
一名来自郑州市金水区祭城的商户说,他一直从郑州进盐,来到白沙镇后,也是这样,他的客户主要是郑州的餐馆饭店。春节前后,中牟盐务局的执法人员来查过,说他不能卖郑州的盐,郑州来送盐的车还曾经被挡在市场里不让走。
另一名长期在白沙镇卖盐的商户店里放着来自郑州的盐,店里还挂着2015年11月郑州市盐业局办的食盐零售许可证。他说,之前中牟县盐务局的执法人员告诉他,郑州的许可证不行,又给他开了一张手写的中牟县盐务局的许可证。
多名商户反映,之前,中牟县盐务局还到市场上查商户卖郑州盐的情况。自从媒体报道出来后,就没有再来查过。至于现在这里到底该卖哪儿的盐,商户们还是一头雾水。
【争议】城镇化步伐加快引起“盐政”升级
虽然商户们的生意暂时平静,但是关于此地盐务管理权的争论仍在继续:郑州市盐业局和中牟县盐务局都认为自己对白沙镇的食盐经营有管理权。
要知道,我国实行的是食盐专营制度,河南的相关条例规定,同城一地只能有一家盐业批发机构,由一个盐务行政部门管理,商户也只能办理一个食盐零售许可证,同时,不允许跨区域销售食盐。
也就是说,这片区域归谁管理,商户就要卖谁家的盐,郑州管辖区域内的商户只能卖郑州的盐,也只能卖给郑州的客户;反过来中牟也是一样。
那么,郑州和中牟盐务部门为何会对白沙镇的管辖权产生争论?因为白沙镇的情况有些特殊。
白沙镇原属中牟县,2013年被郑州市政府划归郑东新区管理,但行政区划至今尚未调整。2015年,随着郑州市大力推动市区批发市场搬迁,圃田、祭城的一些调味品批发市场商户搬迁到了白沙镇内。
中牟县盐务局认为,白沙镇在行政区划上还属于中牟县,所以这里的盐业管理执法理当由中牟负责。
而郑州市盐业局则认为,白沙镇早已划归郑州市的郑东新区,新区也建立健全了当地工商、税务、质监、食药等行政管理机构,商户们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都是郑东新区开的,郑州这些商户的进货渠道和客户也都在郑州,所以白沙镇的盐务也应该由郑州市负责。
【回应】中牟县盐务局对“争议地区”有管辖权
其实,在2015年12月,郑州市盐业管理局也曾向中牟县盐务局下发过整改通知,就白沙镇、九龙镇向商户重复发放食盐零售许可证的情况,要求中牟撤回发放的许可证。但显然,中牟县盐务局并未听“招呼”。
作为下级的中牟县盐务局为何不听上级郑州市盐业局的“招呼”?
今年3月25日,中牟县盐务局回应记者称,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规定以及《省局答复》,该局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盐零售许可证的核发。因此,其他任何单位在中牟行政区域内办理食盐零售许可证都是违法的,所以中牟县盐务局不存在重复办证的错误。
回应中,提到的《省局答复》,指的是中牟县盐务局向省盐务局提交《要求省局对郑州市盐业局在中牟辖区大量办理食盐零售许可证是否正确予以答复的请示》后,省盐务局于2016年2月1日的正式答复。中牟县盐务局认为,这份答复明确指出,中牟县目前行政区划没有调整,上述所谓“争议地区”仍在中牟行政区内。
根据《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省盐务局具有划定盐务行政管理范围的权力。依据这份《省局答复》,中牟县盐务局表示,该局十几年来一直负责“争议地区”的盐务管理工作。
【疑问】省局“答复”加剧争议?
让郑州市盐业局感到不解的是,在这份《省局答复》回复前一周,省盐务局局长沈超刚刚召集郑州市盐业局和省盐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开会研究,确定关于“争议地区”的问题由郑州市统一协调解决,但一周后,省盐务局的《省局答复》相当于明确了中牟的管辖权。
“一周之间,省局出现两种不同的态度,我们的协调工作也没法继续了。”郑州市盐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更重要的是,这造成了白沙、九龙等地商户工商、税务归郑东新区管,盐务却归中牟管的“怪现象”。
省盐务局的指令为何会前后不一,本报记者多次联系该局相关部门想采访相关问题,但截至发稿时也未得到对方回应。
郑州与中牟盐业部门“盐政”的种种疑问背后,根源在哪里?这种矛盾能否根本解决?本报记者调查后发现,随着城区快速扩张,盐政之争在郑州其实由来已久,而且未来还可能更多地出现。争议背后,凸显出城区快速扩张的新形势下,法与理、市场需求与法规条例之间的矛盾。
【调查】一个港区四家管理盐政
实际上,类似白沙镇的“盐政”情况在郑州还有不少。比如,原属中牟的九龙镇,如今成了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九龙办事处,郑州新郑市、中牟县、管城区和开封尉氏县都有部分乡镇划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由此产生的郑州有关盐务管辖权的争议也早已出现。
郑州市盐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1年起,针对城市新区周边出现的盐政执法和盐产品销售行政边界不清的问题,该局先后印发了三个文件,规范协调盐政多头管理的现象。
不过,随着新区城镇化进程动作越来越快,再加上近两年郑州大力推动市区内批发市场外迁,不少郑州商户随市场来到了“盐政争议地区”,才使得“盐争”情况越来越升级。
“盐争”不仅给郑东新区的卖盐商户带来了困扰,郑州航空港区的情况也更加复杂。
今年3月24日,在航空港区三官庙派出所附近的一家调料批发部里,记者看到,货架上放着郑州供货的盐,而仓库里堆放的盐箱上却印着中牟盐务局的印记。
三官庙镇也是由中牟划归航空港区的。批发部老板说,郑州和中牟的盐他都卖,感觉从哪儿进货方便就从哪儿进,有时自己都说不清货架上的盐来自哪里。
“只要我卖的是真盐,你管我卖的是哪儿的盐呢?”这位老板说。
在另一家批发部,老板说,他原来进的是郑州的盐,但是中牟盐务局的人曾来把郑州的盐都拉走了,换成了中牟的盐,而他的客户基本都在航空港区范围内。“我把中牟的盐卖给港区的人,是不是也违规啊?”这位老板无奈地说。
据了解,航空港区辖区里原来属于新郑和开封尉氏的乡镇,目前仍然是各自的盐务部门在管理。
【探因】法理冲突导致盐政困局
郑州大学法学院杨会永教授认为,经济区域的盐政管理陷入僵局,一是因为现行盐业法律、法规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冲突;二是盐业管理在具体执行时对立法思想的解读有失偏颇,依据省人大对《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解释,省级盐业主管部门在划定供应区域时,要综合考虑行政区域、经济区域、历史传统等因素来划定,在出现争议时,单纯地考虑某一个因素去解决问题,势必会与现实情况相冲突;三是河南省盐务局在市、县两级正在协调过程中越级答复,也给日常行政层级管理埋下隐患,造成了县里不听市里的局面,如果不纠正,这种影响还将继续发酵,致使盐业管理部门三级之间各自为政。
杨会永教授分析称,可以预见到的是,如果严格按照行政区划来划分,国务院批复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被现行的食盐专营政策强制性地一分为四,不仅容易出现争议,而且还容易出现监管真空。随着郑州城镇化进程和市场外迁步伐加快,类似的“盐争”会越来越多地出现,给航空港区食品安全监管带来极大的隐患。
【期待】“盐政”呼唤盐业改革
郑州的“盐争”现象有办法解决吗?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牛华勇认为,食盐销售管理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食盐的专营权放开,盐政部门只是负责食盐质量的监管,不去管商户的盐是从哪个盐业局进货,只要盐是真盐就行了。
牛华勇表示,本是物资匮乏年代的产物,也带有浓郁的计划经济色彩,根据目前的现代化生产条件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食盐专营的意义已经不大,由专营改监管,公开透明,既可以减少“盐争”的情况,对于商户来说更是好事。
在记者采访当中,许多商户表示,其实无论是进郑州盐,还是进中牟盐,对他们来说都一样,业务管理部门罚来罚去,反而让他们感到困扰。
■盐改历程
◎1996年5月
国务院颁布了《食盐专营办法》,对食盐产销实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对食盐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2001年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食盐体制改革也开始推行。
◎截至2008年
不同部委提出过5次盐改方案,却未能形成最后的草案。
◎2009年3月
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加快盐业体制改革。
◎2009年底
提出了第六个食盐专营改革方案。
◎2011年3月日
本核辐射引发食盐抢购潮,多地现盐荒。该事件直接导致盐改暂停。
◎2014年10月底
中国盐业协会披露,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已通过第七套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方案的核心为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草案规定,盐业在2015年继续专营,2016年取消特许经营,2016年企业同时申请新许可证。2017年获得新许可证的企业开始新的经营活动。
◎2015年12月11日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施子海在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石油天然气、盐业等重点行业改革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