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综合

厉害了!河南这5个县成为全国典范 有没有你的家乡?

来源:郑州日报

好消息!

近日,

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名单公示》

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向社会推介!

值得注意的是,

河南有5地入选:

分别是

孟津县、郸城县、浚县、南召县、正阳县

孟津县

孟津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偏北,居黄河中下游交界处,属洛阳市辖县。孟津,夏属孟涂氏封国,商为畿内地。周设平阴、榖城两邑,秦改邑为县。汉为榖城、平阴、平县三县辖,隶属河南郡。晋、南北朝时,归属屡变,但县名未改。隋并河阴入洛阳县,隶属河南郡。唐初划河阴出洛阳跨黄河置大基县,后来改为柏崖县、河清县,隶属河南郡。宋时为河清县,隶属河南府。金改河清县为孟津县后,经元、明、清、中华民国至今,县名末改。孟津是举世闻名的中华两河流域中心,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有“河图之源、人文之根”之说。孟津有4000年文明史,八百诸侯会盟、刘邦绝河亡秦等历史上许多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名胜古迹

三彩小镇▼

孟津梨▼

郸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皖两省交界处,隶属于周口市,其地为豫东平原。隋朝开皇六年(586年)置郸县,为今郸城设县治之始,唐朝时期废郸县,历史上大部分时期属鹿邑县,1952年建立郸城县。郸城境内有著名的王子升仙亭、公主陵等遗址,郸城县是“中国书法之乡”之一。中国女排主力朱婷为郸城人。

名胜古迹

中原民俗园▼

黑皮冬瓜▼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隶属于鹤壁市。浚县商代称黎,西汉初置黎阳县,北宋初年实施军政制时,设立浚川军,“浚川”取《尚书·禹贡》“浚畎浍距川”首尾两字,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改称浚州,明初降州为县,改称浚县至今。境内有名胜古迹300多处,其中,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点2处(大运河浚县段、黎阳仓遗址)。大伾、浮丘双峰对峙,素有“登浮丘即朝东岳,攀大伾如游三壶”之称。浚县大石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浚县古城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面积2.5平方公里,城内街区结构布局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独特,是明清时期北方县城建筑的典范。浚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浚县是儒商始祖子贡故里。浚县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隋唐时期国之重仓——黎阳仓,被列入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浚县泥咕咕被中国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胜古迹

大伾山▼

子馍▼

南召县,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荆襄”之称。南召历史悠久,夏商时属豫州,秦时置雉县,是中国早期人类重要发源地之一。现存距今50万年前的中原人类始祖:南召猿人、被列为国家名录的:楚长城遗址等遗址。

名胜古迹

宝天曼▼

南召板栗▼

正阳地处河南省东南部的淮汝之滨。正阳历史悠久,夏代为古慎国,商为挚国。周初,县本部为慎国,南部属江国,北部为沈国。春秋属蔡国,后复为慎国。西汉初年置慎阳国,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废慎阳国降为慎阳县,属汝南郡,此为正阳设县之始。魏、晋仍为慎阳县。南朝·宋改为真阳县。直至清顺治年间,几经易名撤置,仍名为真阳县。雍正元年(1723)为避雍正皇帝名胤禛讳改称正阳县,属汝宁府。正阳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也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河南省优良生猪生产第一大县、河南省首家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农业综合开发和畜牧业发展重点县、河南省生态示范县、林业生态县。正阳县史称“膏粱丰腴之地”,素有“一半米来一半面,掏钱难买正阳县”的美誉,拥有花生、生猪、小麦三张全国“农业百强县名片”。“正阳花生”“正阳三黄鸡”相继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名胜古迹

汉代石阙▼

正阳花生▼

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这其中有没有你的家乡呢?

赶紧上去为它投票打call吧

让更多人都知道你的家乡!

相信这5个县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