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综合

长垣多人报警称收到诈骗电话 对方冒充“公检法”

来源:平安长垣

近期,长垣多名群众先后收到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电话,部分群众已被骗,长垣警方正在开展调查。

10月31日8点52分,有群众报警称:对方打电话称其在武汉办理了一个银行账户,有问题需要去新乡市公安局处理一下,告知其超过12点跟一个案件有关系,让其12点前必须过去。

10月31日9点10分,有群众报警称: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自己是公安局的,报出了自己的警号与电话号码,“工作人员”又说出了这名群众的身份证号,称其在武汉办理一张工商银行卡,有诈骗案底骗过别人钱。

10月31日15点03分,有群众报警称:自称是新乡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自己在湖北办理一张银行卡,让其去新乡市公安局处理,告知其如果不想去,要报出银行卡号。

小编梳理了近期内发生的多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将这些诈骗分子的套路给大家做一一展示:

套路简析
● 诈骗分子冒充本地公安机关,以受害人被外地公安机关追逃为由,将所谓保证金打入对方账户。
● 诈骗分子冒充外地公安机关,以身份信息泄露为由对受害人进行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本地“公检法”部门,以清查案件信息为由,索要受害人银行卡密码及信息,诈骗钱财。
● 诈骗分子冒充本地银行人员或者公安机关,称受害人涉嫌贩毒洗黑钱为由,为受害人介绍自称“公检法”部门的中间人,通过“唱双簧”的形式进行诈骗。
● 诈骗分子冒充本地银行人员或者公安机关,称受害人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新办理一张新银行卡,并要求其开通网银业务,将所有资金存入新银行卡内后,通过诱导受害人打开带有病毒的APP、网站或者以口头索要验证码的形式,骗取受害人钱财。

当然

除了发生在我们身边

这些“冒充公职人员”行使诈骗的套路之外

如果遇到这样精心设计的“剧本”

你也要小心了

骗术揭秘
01
骗取受害人信任
       诈骗分子通过准确报出受害人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职业、住址等隐私信息,让受害人相信其“公检法工作人员”的身份,并通过网络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号码修改为公检法单位的办公电话,以获取受害人信任。

02
威慑、恐吓受害人
       诈骗分子通常以受害人涉嫌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恐吓受害人,并让受害人登录指定网站查看虚假通缉令、逮捕证等法律文书,让受害人误以为自己真的被卷入刑事案件。

03
要求受害人转账
       受害人对自己违法犯罪提出质疑后,诈骗分子会给受害人“支招”,要求受害人将自己的资产转入所谓“安全账户”,达到骗取受害人金钱的目的。

还有还有

接电话时听到这些“台词”

就要多个心眼了

诈骗关键字:

公安局通知、个人资料被冒用涉及案件、涉嫌犯罪洗黑钱、检察院通知、上网查看通缉令、安全账户、手机话费巨额透支、身份信息被盗用、邮包有违禁品、欠运营商局巨额费用、冒名办理号码、冒名办理保险、不要和别人说。

这些冒充“公检法”诈骗的老套路

大家务必要引以为戒

最后请大家把安全防范提示

放入口袋中

安全防范提示

1、由骗子们提供的所谓XX市公安局话往往是真实电话,骗子在进行所谓内部转接时并非转接到公安机关,而是他们自己在“唱双簧”。所以,此时可以挂断电话再回拨骗子提供的号码,便可真相大白。

2、到银行汇款时,尽量到银行柜台进行人工操作,避免使用ATM机自行汇款。汇款时,银行工作人员会跟您核对收款人身份,发现异常时也能及时劝阻并报警。

3、公检法部门办案不会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资金审查或要求将钱款转移到其他账户,公检法部门也未设置所谓的“安全账户”。凡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操作的,都是诈骗,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4、此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定要保护个人信息,切不可轻易给陌生人或在网上留下自己的身份信息,以免被犯罪分子利用。

5、如果遭遇诈骗,一定及时通过长垣微警局的微报警进行报警,或者及时拨打110,提供相关证据协助警方追逃,警方也会第一时间冻结账户,保护事主财产。

长垣警方也将持续加大

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

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防止被骗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