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综合

河南将建百所高水平职业院校 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增长到1.2万

河南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启动建设10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150多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水平由不足 6000元增长到 9300元……

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由不足 6000 元增长到1.2 万元……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是提升河南人力资源素质、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实现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重要举措,更是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使命。

今年11月,河南省公布《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详见文末原文链接),就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完善改革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说明。

职业教育改革,如何从人、财、融、改等方面提供保障?12月17日,在河南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河南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就此进行说明。

现代职教体系:加强“国家队”建设,大力组建“省队”

今年10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第一类A档学校,进入国家重点打造的10所世界一流职业院校行列。据悉,河南有9所高职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学校”,6所高职学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载体支撑。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介绍,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职教战线要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统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抓载体。在加强“国家队”建设的同时,同时组建“省队”,启动建设10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形成品牌效应和示范效应,努力培育高原、打造高峰。三是抓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支持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职业院校或二级学院和培训机构。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加强职业院校章程建设,提升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四是抓“三教”。五是抓体系。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50个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示范专业

体制机制改革: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根据《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河南将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在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将同步开展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培育工作,试点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行业、企业和院校;重点遴选、支持建设一批基于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系部)、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高水平专业群;鼓励职业教育集团化、联盟式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支持建设一批产教融合专业联盟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 财政 土地 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全面推行“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双培型”培养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职教保障:拨款方式、标准和分配因素激励院校对接市场

“将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作为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支持重点。”河南财政厅副厅长李新建介绍,2019年,河南拨付7.4亿元支持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同时足额落实生均拨款标准,确保2019年高职扩招6.71万人后高职生均拨款水平不下降

河南财政厅副厅长李新建介绍相关情况

据悉,职教攻坚二期工程实施以来,河南省一般公共预算职业教育投入由 2014 年的 100.6 亿元增加到 2018 年的 173.9 亿元,年均增长 14.7%,高于同期教育支出增幅 6.2 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水平由不足 6000元增长到 9300元,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由不足 6000 元增长到1.2 万元,实现翻番。

李新建表示,改革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办法通过拨款方式、标准和分配因素的设计, 提高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激励引导职业院校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促使教育资源不断向优质职业院校聚集,激发职业院校内生发展动力,倒逼学校求新思变。

社会服务: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每年向社会输送中、高职毕业生60多万人,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00多万人次……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创造了“河南模式”,为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截至 2018 年底,河南省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3500 多万人次,技能人才总量达688.7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 189.14 万人

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甄介绍,人社部与省政府先后三次签署《备忘录》,以省部共建全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示范区”“技工院校改革实验区”“职业培训法治示范区”为平台,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累计投入 21.4 亿元,建设 385 个职业培训类基地型项目,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投入 170 多亿元,培育了“郑州汽车”“林州建工”“长垣厨师”等一大批知名劳务牌。

将打通专科与本科、本科与研究生的上升渠道

会上,省政府副省长霍金花充分肯定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要求认真抓好职业改革的重点任务,真正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良性互动办学机制、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充分凝聚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破除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方面,霍金花指出,打通纵向贯通渠道,通过去除中职升高职的比例限制、资格限制等,进一步畅通中职与高职的贯通培养渠道;加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和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的培育力度,适度提高高专学生升入本科的比例,打通专科与本科的渠道;重点支持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打通本科与研究生的上升渠道。

霍金花强调,各级、各单位一定要认真研究“职教20条”和我省的实施方案,一是真正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八个字——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二是真正建立良性互动办学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精髓和改革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让企业在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培养方式、岗位资格认定等方面有更大的话语权。三是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要固根本、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四是深入开展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办学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