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贸 保复工 促开放 河南重点外经贸、外资企业复工率95%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原标题:《稳外贸、保复工、促开放! 河南重点外经贸、外资企业复工率95%丨疫路向春》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沛 张利瑶 文 朱哲 摄影
一手防疫情,一手抓经济。3月3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下,河南省“三外”稳定及外经贸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19年全年我省进出口成绩如何?我省外经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程度如何?记者梳理了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丨对外开放不停步!2019年全省进出口总值5712亿元,增长3.6%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省政府召开全省稳外贸增外资促外经工作会议,出台了支持“三外”企业稳定发展若干措施。2019年,全省进出口5712亿元,增长3.6%;实际吸收外资187.3亿美元,增长4.6%,双双实现正增长。
“我省高水平举办了第十三届河南投洽会、第三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等重大活动。”河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敬林向记者表示,一年来,“五区联动”高质量开放载体不断完善,“四路并举”开放通道更加畅通,开放型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全方位宽领域开放格局加快形成。
面对突发疫情带来的严峻形势,河南省商务厅充分发挥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能,联合省财政厅印发《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外经贸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出台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稳定外贸、促进外资、经贸活动、资金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13条具体措施,紧急下拨2亿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三外”企业稳定生产经营、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业务等。
全省上下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抓开放、稳“三外”,中欧班列(郑州)春节后在国内率先实现往返常态开行;空中丝绸之路保持持续畅通,14家境内外货运航空公司正常运营;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更高水平建设网上丝绸之路,落实专项扶持政策,加大E贸易核心功能集聚区建设,推进跨境电商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落地运营,支持特色出口产业“上线触网”。
“下半年我省将择机举办第四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孙敬林表示,疫情防控期间,我省发挥渠道优势,24小时开展紧缺医疗物资全球采购,累计进口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853万件。
丨企业复工不停歇!河南重点外经贸、外资企业复工266家
“截至目前,全省外贸企业复工率37.6%,外资企业复工率37.7%,外经企业复工率50.9%。白名单重点‘三外’企业280家,复工266家,复工率95%。”这是今日发布会上,记者得到的最新数据。
据孙敬林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各地把支持和推动外经贸企业复工复产作为“三外”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商务部门对全省“三外”重点企业实行‘服务官’制度,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力助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他表示,截至目前,郑州、开封、洛阳、鹤壁、安阳、信阳、周口等地研究出台了积极应对疫情支持外经贸企业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乡发布了《外商投资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手册》。南阳市追加3500万元注入出口退税资金池,列支3000万元建立中小微外贸企业纾困资金池,设立500万元对市直中小外贸企业通过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获得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给予1%的利息补贴。
此外,平顶山市召开银企对接活动,对外贸企业实施缓交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和延期缴纳税款。漯河市积极为15家重点外贸企业申报省外贸企业疫情防控信贷资金。各地商务部门积极为重点外经贸企业提供应急运输通行B证,办理C类运输通行证,保障物流运输畅通。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及时帮助企业办理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将企业损失降至最低。
丨招商引资不降温!4550亿元拟投资额“相中”郑州
河南省各地坚持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资两手抓、两不误。在创新招商方式方面,开展“不见面”招商,变 “面对面”交流为 “线连线”沟通,变 “当面签”为 “在线签”,取得较好成效。省商务厅筛选整理并发布了833个对外推介项目。
各地通过前期洽谈对接,举办在线签约、集中开工等活动,签约了一批招商项目。具体来看,郑州市按照“线索不放过、联络不中断、合约早签订”的要求,对接谋划在谈项目线索260条,拟投资总额为4550亿元。
开封市签约26个项目,投资总额87.3亿元。洛阳市签约亿元项目17个,投资总额87.2亿元。平顶山市签约29个项目,投资总额109.8亿元。鹤壁市签约26个项目,投资总额133.9亿元。周口市签约11个项目,投资总额88.1亿元。驻马店市集中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个,投资总额223.7亿元。濮阳市4个项目线上签约,投资总额11.1亿元,还有13个投资总额42.8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已具备签约条件。许昌、新乡、漯河、南阳、三门峡、巩义、济源示范区等地运用微信、视频、电话、网络等积极开展洽谈对接,推动项目尽快签约或达成合作意向。
丨营商环境再优化!下一步将突出抓好“五个着力”
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在对企业法律援助、政务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共发布信息68条,受理企业咨询50余次,为宇通、郑煤机等56家企业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76份、涉及金额52亿元,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其中,针对疫情防控特点,河南向社会发布了《河南省商务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方式的公告》,积极推行政务事项“零接触办理”,出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零接触办理”有关政策,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优流程,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将37个政务服务事项开通快递邮政服务,方便企业办事。
同时加大企业法律援助力度,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商务领域法律服务工作的公告》,健全贸易摩擦和预警机制、疫情防控信息发布机制,组成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组,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合规体检和法律咨询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针对工作重点和企业难点,采取精准化举措,突出抓好‘五个着力’。”孙敬林表示。
一是着力抓政策、强支持。切实抓好各类稳“三外”政策措施落实,尤其是省政府支持外贸外资外经企业健康发展的19条措施和省商务厅、财政厅积极应对疫情做好外经贸工作13条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支持政策落地见效。
二是着力强服务、解难题。加强与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沟通,协调发改、交通、人社等部门帮助外经贸企业解决防疫物资、物流运输、人员返岗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帮助企业联系采购渠道,鼓励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加大口罩等防疫物资进口规模。
三是着力拓市场、保订单。确保存量订单顺利履约,如不能按时履约,帮助企业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最大限度减少订单损失。同时,发挥外经贸专项资金作用,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抓增量订单,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四是着力重招商,稳增量。指导各地继续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开展线上洽谈对接、网上签约、网上集中开工等,推动条件成熟的项目尽快签约开工,储备一批合作项目,为疫情过后开展大规模招商打好基础。
五是着力转作风、抓落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抓好政策措施落地,将工作做实做细,落实好“服务官”制度,深入一线、深入企业,在不给企业添麻烦的基础上,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