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综合

连接荥阳市与郑州主城区,10号线一期即将开通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连接荥阳市与郑州主城区,10号线一期即将开通》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诗昂 文 冉衡 摄影]郑州地铁10号线,就要与市民见面了。

10号线一期工程西起位于荥阳市的郑州西站,沿中原西路、中原中路和康复后街敷设,止于郑州火车站。全长约22公里的线路,设12座车站,单程用时约28分钟,将极大便利荥阳市与郑州中心城区的联系。

何时开通?郑州地铁方面表示,目前线路已经整装待发,将开通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10号线将成为河南首条可实现无人驾驶的地铁线路。

10号线一期工程名片

10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于郑州西站,止于二七区郑州火车站,全长约21.849km,全部为地下线。

10号线设站12座,分别为郑州西站、李商隐公园站、庙王站、柳湖站、市委党校站、郑州一中站、西流湖公园南站、二砂站、市中心医院站、绿城广场站、医学院站、郑州火车站。

其中换乘站6座,与远期规划21号线在郑州西站换乘、与14号线在市委党校站换乘、与5号线在市中心医院站换乘、与1号线在绿城广场站和郑州火车站换乘、与1号线和7号线在医学院站换乘。

列车采用A型车6辆编组(4动2拖),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运营的线路中,只有城郊线运行速度为100km/h,其他均为80km/h。车型上,只有地铁3号线、5号线为A型车,它比其他线路的B型车更宽,载客量更大。

郑州地铁工作人员介绍,10号线一期工程单程运行时间在28分钟左右,一个往返需要66分钟左右;首末班车方面,郑州火车站首班车为早上6点、晚上10点35分,郑州西站首末班车为早上6点,末班车为晚上10点;行车间隔方面,工作日高峰期为6分钟,平峰期为9分20秒,非工作日全天行车间隔为7分15秒。

10号线的大不同

关键词1。特色车站

在郑州火车站,10号线设置了两层通高的端厅,上设置采光天窗,丰富行人乘车环境。同时,设置下沉广场,改善既有线换乘空间,综合考虑1号线、国铁、公交等功能关系,形成小型交通枢纽。

在换乘车站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和既有线的衔接,保证市民换乘的便利性,如绿城广场为10号线换乘,又通过换乘通道和既有1号线换乘;医学院站7、10号线换乘,设置换乘通道接到既有1号线。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地铁的设计更多考虑与周边地块、设施的连通。比如,绿城广场站站厅南侧预留和绿城广场地下空间开发的打开条件,使车站和地下空间开发结合。

郑州地铁方面介绍,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优化车站出入口方案,最大限度提升了出入口便捷性和通达性。车站出入口均具备过街功能,有条件的均设置上下行扶梯,每座车站均设有垂直电梯,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

比如,郑州火车站共设置3个出入口,其中A口(原1号线出入口改造)实行国铁出站免安检即可进入地铁站,方便市民乘车出行,大大减少换乘时间。西流湖公园南站、二砂站在设计车站出入口的同时兼顾市政过街功能,设置过街通道及出入口,大幅减少了地面绕行距离,方便了周边居民出行。

关键词2。本土元素

一座车站,不仅是交通运输的设施,也是展示城市人文历史的绝佳场所。

比如,郑州西站采用“象棋”的设计主题,在墙面和天花框架设计中结合棋盘和棋子元素,在灯具设计中结合棋子造型以及棋盘特殊格子的元素,生动形象地展示楚汉博弈的氛围感,站内柱子之间运用流动的曲线展现特有的“楚河汉界”,两边则是以棋盘元素结合棋子设计出的艺术一体化天花灯具,寓意着楚汉两个阵营的战场,给整个空间带来独有的特色。

而二砂站,从郑州二砂生产的砂轮中提取“圆形沙盘”元素进行设计,结合砂轮圆形元素,将其设计为艺术灯具的形式,运用其规律排布的几何形体感,抽象地表达郑州二砂悠久辉煌的文化历史。

绿城广场站则提取法桐树的树干造型进行简化,并对法桐叶片的结构进行几何重组形成柱子一体化设计,打造现代简洁的自然空间,也寓意着郑州市的未来像法桐一样,向阳而生、茁壮发展,为郑州的发展不断添加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郑州火车站,设计主题为“脉络汇聚、贯通中原”,采用交叉汇聚的线型元素表现四通八达的线网脉络,在色彩搭配上以白色为主,线路色为辅,赋予空间更加现代化以及科技化的氛围。

关键词3:科技范儿

郑州地铁对10号线一期工程科技创新方面的介绍,多达23条。

当记者问道,10号线最具特色的特点是什么?郑州地铁技术管理部副部长徐淑鹏表示,那绝对属于“全自动驾驶”。

据介绍,立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局站位,围绕建设“轨道上的都市”总体要求,结合轨道交通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的发展趋势,郑州地铁在设计过程中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维护及综合效能提供支撑。

其中,在10号线一期工程中,郑州首次按全自动运行系统(UTO)技术标准设计的线路,采用基于现代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实现列车运行全过程自动化运行。

同时,列车采用国际最高等级(GoA4)的全自动驾驶技术,列车可实现自动休眠、唤醒、自动运营、自动故障诊断及自动清洗等功能。车辆采用智能运维技术,可以实现对列车相关数据多维分析,深度挖掘车辆故障本质,为列车运维决策提供专家支持。

根据介绍,“无人驾驶”所带来的列车加速、运行的舒适性,要比现有的有人驾驶要舒适不少。但从记者的体验来看,空载状态下,列车刚启动的那会儿,要想在车站同方向行走,向后的拉拽感很强。至于满载时的加速感如何,开通时快去get吧!

此外,10号线的车辆还实现了智慧化服务。比如,车门上方动态显示下一站到达时间,车厢内智能显示各车厢密度。站台候车信息显示车厢拥挤度,方便乘客直观了解下一班车,选择合适的候车点。

10号线已经整装待发

从建设周期来看,10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周期并不算短。

据介绍,2017年12月,10号线一期工程开工,5年建设周期中,工程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稳步推进。

具体时间节点方面,2020年3月21日,郑州西站~李商隐公园站区间首台盾构始发,标志着10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

2021年10月16日,绿城广场站~医学院站区间洞通,标志着全线隧道“洞通”。

2021年11月30日,全线实现“长轨通”,为后续系统专业提供作业条件。

2021年12月20日,正线及车站强电施工、试验完成,全线35kV环网送电成功。

2023年6月12日,项目验收完成,标志着10号线工程项目整体验收取得阶段性成果,满足空载试运营条件。

2023年6月13日,开始试运行。

据介绍,目前,10号线一期工程运营维护人员已全部到岗,行车关键岗位、设备检修人员上岗取证已完成,运营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已发布实施,运营自购物资已陆续到货,电客车全部到场,各项筹备工作均按计划实施。

“目前,10号线已经整装待发,只差一声号令。”徐淑鹏透露,接下来,线路的开通时间将会另行发布。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