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只听过“过冬”,“过节”,“过年”,
但对于武汉人来说,早晨也是用来过的,
他们把吃早点称为“过早”,
清晨的武汉,街头巷尾都是出门吃早餐的人们,
形形色色的小吃店遍布街头,香飘四溢,
蒸、炸、煎、烤,
面窝、烧麦、糯米鸡、热干面,煎包,蛋酒……
种类多到可以吃一个月不重样。
其实在郑州,也可体验武汉人民的‘’过早”。

湖北小吃在中原路上已经开了有十年之久,
据说店里的后厨师傅都来自湖北,
郑州不常见的食材大多也是从湖北运过来的,
力求原汁原味。
这家店翻新过几次,
相比寻常早餐店整洁不少,还多了几分精致。
小店有两间相邻的屋子,
一间点餐付款,领豆皮、煎包,
另一间屋子叫号取餐,汤、面都在这。
餐品种类虽没湖北当地那样种类繁多,
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小吃都有。


最具特色的三鲜豆皮,
没吃过的朋友一定会问,豆皮在哪?
最上面金黄的部分便是了,
黄豆和绿豆打成浆,再掺了蛋液煎制而成,
外面的豆皮吃起来有些焦脆,
放凉的糯米很扎实,趁热吃口感会更好,
里面掺了笋丁肉丁香菇丁,笋丁尤其提味解腻,
豆皮饱腹感超强,吃一份真的能顶两餐。


被无数吃货安利的煎包,
2块钱4个,模样小巧,
咬开后发现皮厚馅儿少,不免有些失望。
其实煎包备受追捧的原因全在这秘制的蘸酱里了,
红通通的一锅很是诱人,微辣咸香,
用煎包焦脆的底蘸上酱料,
一口塞进嘴里,这样才能吃出满口香的感觉。


湖北风味怎么能少了热干面呢,
麻酱、香葱、咸菜、酸豆角,
数样齐全,整齐的摆在碗中。

与郑州街头常见的热干面有所不同,
用的是独特的黑芝麻酱,味道更加浓郁。
翻拌的时候任香气冲入鼻腔,
总想迫不及待吃上两口,
但小微提醒大家,
这家的面需要多拌一会儿才能拌匀。
面条筋道,整体中规中矩,
分量不算大,女生吃一碗刚刚好。


油炸小点同样是武汉人民的心头好,
糯米鸡没有鸡肉!没有鸡肉!
而是掺了肉丁、豆干的咸糯米团子,
外面裹了用米和豆子打成的浆,入锅油炸,
拳头大的团子吃一个就饱。


面窝虽然名字中有“面”,
但其实跟面不沾边,
而是米浆加上豆浆混合了香葱炸制而成。
外形有点像甜甜圈,厚处松软,薄处酥脆,
但油炸食品难免油大起腻,尝尝便可。

糊米酒甜甜的,稠乎乎的,
里面有穗状的小圆子,十分软糯,
酒香里掺着浓浓的桂花味,
冬日里喝上一碗很是暖胃暖心。


这家的鸡血汤,各种小料可随意搭配,
如果没什么忌口,还是来一碗全家福吧。
店家绝不吝啬,一勺下去,
鸡血鸡肝鸡胗通通翻了上来,
汤的胡椒味虽不比寻常小店里喝到浓郁,
淡淡的,倒是多了几份鲜味,
即便是有些放凉了,也没有腥气。

郑州街头的外来小吃不在少数,
来自湖北地区的除了热干面和小龙虾外,
其他的特色风味屈指可数。
这家湖北小吃在中原路上风风雨雨十年岁月,
陪伴了一届又一届郑大学子,
那份地道的三鲜豆皮也成功将郑州吃货们俘获。


湖北小吃
人均:12元
营业时间:6:30—14:30;17:00—21:30
地址:中原路炮院南门旁(郑大北门马路对面)
来,聊聊你最爱的湖北风味~
评论区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