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a k e F a s h i o n N o t W ar

我穷,但我不想吃土~
在又双叒叕一次熬红双眼度过双十一之后,
随之而来的,
除了郑州的强势冷空气,
潮妹这颗心的温度也因缺钱而急剧下降,
徘徊在吃土的边缘。

但作为一个有骨气的人,
我们虽穷,但依然拒绝吃土!
在吃这件人生大事上,
怎么可以马虎?
so,
潮妹帮大家找到了几家人均很低的好味小馆!
让我们红尘作伴,
一起去郑州这几家好味小馆渡劫吧!
一线牵之米线

马记米线

马记米线在大上海建立之初就一直开着,
到现在得有个11年了,
这里的美食摊位开了关,关了又开。
而马记,却占据着大上海的小吃一角,
岿然不动的卖了十一年酸辣粉米线。

老板说,他家的米线,
是纯大米制作,绝对不含胶,
吃起来的感觉确实不同,
更细软,拍照功夫耽误了一会,
就粘到一起。
酸辣开胃,老板也舍得放料,
面筋泡,酸豆角,海带丝配菜也十足好吃。
自己吃到嘴里才明白,
为什么女孩们会如此偏爱这个简陋的米线摊。

马记米线
📍:东太康路28号大上海城B1层
人均:13元

俏七夕米线

这碗米线,
跟它的渊源要追溯到还没拆迁的关虎屯,
拥挤的关虎屯主街上,
角落一个不大的地方沿街摆了几张小桌椅,
没有店面只是个摊,食客却出奇的多,
每每去都是排队。

这家米线店随后搬迁到不远的政七街林科路上,
生意还是火的很,晚上店里仍是坐满了年轻人。
只是原先6元一碗的米线,
已经几连跳涨到了10元,
但味道还是原来那般麻辣重口,
即使每次去交代店员少放盐,还是味重。
不过一直以来,他家的米线从不是追求原滋原味。

汤上飘满了红红的油花,
碗里的配料是不算丰富的老三样:
豆腐皮、花生碎、海带丝,
精华全部集中在汤里,
俘获吃货也全是因为汤,汤底很醇厚,
即使吃的是全素米线,味道也很足,
而且香。
他家的米线不是那种细软的,
吃起来很有嚼头。

俏七夕米线
📍:政七街林科路东北角
人均:15元
面面俱到之面食


受无数老郑州追捧的黎记烩面,
从1984年开业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
经历过五次搬迁,
但生意火爆程度丝毫不受影响,
黎记搬到哪,吃货们就追随到哪。
来黎记必点的就是烩面了,
地道的老式风味,
三十多年口味从未改变。

汤浓而不膻,面条有嚼劲,
即便稍稍放一会儿也不会影面的口感。
肉块藏在汤里,还有海带丝和Q弹的粉条,
大口“呲溜”,得劲儿!
黎记牢牢拴住食客的秘诀全凭真材实料,
仅是熬汤每天就需要消耗八十斤羊骨、
六十斤羊肉。
黎记烩面
📍:大学路与康复前街交叉口向东200米路南
人均:15元

豫蓉源川味担担面

劲道的面条,翠绿的青菜,
与秘制的肉酱搅拌均匀,
简简单单的担担面,
味道却很有层次,
口感丰富。
肉卤的酱香,
面条的鲜咸劲道。
加上青菜的爽口,
一个词儿:“带劲”

这家店的辣椒更是点睛之笔。
对于某些不爱吃面的人来说,
辣椒就是吸引他们来这家面馆的理由。
热气腾腾的担担面盖着满满的肉酱,
再浇上一勺辣椒,
那种让味蕾以及胃熨帖无比的香辣,
这碗面才算真正的圆满。
如果嫌拌面太干的话,
店内还配有免费的面汤,
可以自取。
豫蓉源川味担担面
📍:前进路岗坡路交叉口
人均:15元

大山热干面

大山热干面,虽然装修后更干净整洁了,
但还是保持着原来的陈列。
走到熟悉的收银台,
我习惯性地点了小碗热干面加酱肉,
和一碗蛋花江米甜酒,
对着做面的阿姨们喊了句
“多要芝麻酱,少要辣椒哈”。
转身把包放在座位上的时间,
面和汤就做好了。

抓紧时间把面拌匀,
入嘴一大口,
放肆地咀嚼,
芝麻酱的香醇在口中弥漫开来,
交杂面条的劲道,
很快半碗就下肚。
大山家热干面的味道不是很武汉,
而是改良后的郑州口味,
更合郑州土著们的胃口。
大山热干面
📍:淮河路与庆丰街交叉口向北100米路东
人均:10元

班记油泼面

面的种类不多并没有太大的选择性,
一般的常客也都是冲着油泼面来的,
巨大的面碗端上来,
撒着鲜艳的西北辣子,
食欲立马就被勾了起来。趁热搅拌开,
碗底是各种精华酱汁,
面拌开后就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挑上一大筷子吸入口中,
面劲道,汁浓郁,辣椒香,
具备了一碗好面所有的条件。

班记油泼面
📍:文博东路与科源路交叉口向北150路东
人均:10元
食人间烟火之小食

东东鲜芋圆

芋圆的颜色非常饱满,
潮妹忍不住先舀了一口芋圆,
Q弹爽口不沾牙,
果然是研究两年的芋圆,
芋头和糯米的比例掌握的恰到好处。

潮妹最喜欢吃芋泥了,
吃完一个芋泥球好想找老板再来一份,
意犹未尽。
酸奶加上芋圆不如芋圆搭配奶茶、
炼奶来的好吃,
但是里面的红豆、
绿豆加上酸奶还是可以的。

东东鲜芋圆
📍:东太康路28号大上海城商场内4楼电梯旁
人均:14

帕帕罗蒂

上学时候,我们都叫它“逃课咖啡包”,
顾名思义,是翘课逃学也要吃的面包哇!
最喜欢他家的咖啡面包,
记得前几年还有很多味道可以选,
这次去到,只看到最经典的咖啡包还有榴莲包,
不过这样也好,
最经典的味道可以一直保持的很好。

外皮金黄酥脆,咖啡的香气很浓,
外形看着确实不打眼,
但是味道是好的,
面包酥软,在中间还有一块黄油夹心,
直到现在再去吃,
也没有因为嘴巴经历丰富而变得刁钻,
就对咖啡包爱不起来。
味道还是不错的,价格也是一年一变,
水涨船高,不过幸好味道还没跑。
帕帕罗蒂
📍:东太康路28号大上海城2层
人均:12元

王老四臭豆腐

女孩子好像更喜欢重口一些的食物,
我也不例外,榴莲、臭豆腐、螺蛳粉都是我的爱。
这家臭豆腐开的年数也不短,
不大的操作间外总是排了很多人,
蹲着,站着,捧在手里就在路边开吃,
好味道多年如一日。

要黑色的豆腐的人居多,
炸香盛出,戳开小口,浇汁灌进去。
我还记得原来老式的臭豆腐浇的不是汁,
是一锅稠糊糊的卤,
讲真,小时候爱喝臭豆腐的卤,
甚至大过于吃豆腐。
咬一口臭豆腐,汁水在嘴里满溢,
略咸,不过这样的小玩意,
就是吃个嘴瘾。

王老四臭豆腐
📍:杜岭街人民路交叉口
人均:10元

姚记老婆羊肉汤

零几年的时候,
姚记老婆羊肉汤从老坟岗搬走了。
一度因为再也喝不到最喜欢的羊肉汤而感到遗憾。
前几年偶然一次路过客运总站的时候,
发现找了许多年的羊肉汤,
居然就在路边。

喝羊肉汤第一口一定喝原味不加盐的,
肉香全在汤里!
咂咂舌头,鲜到掉牙!
15元的羊杂简直不要肉太多,
肚丝,肺片,羊肝,羊脸,
吃着就是过瘾!

一碗羊汤,
少不了的是锅盔。
硬硬的锅盔,
掰小块泡汤里,
配着羊汤能吃两块!
这是老郑州的地道吃法!
粗犷中又带着精细。

姚记老婆羊肉汤
📍:新圃街与航海东路交叉口西南50米
人均:15元
让我们紧跟双十一的步伐
红尘作伴吃得潇潇洒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