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城事关注

“高科技”赋能带电消缺 助力夏季用电安全可靠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5月15日上午,在500千伏彰林线38号塔带电作业现场,国网河南超高压公司检修人员戴上安全帽,穿上屏蔽服,乘坐“小飞人”电动升降装置到达距地面40米的导线,迅速转移至缺陷位置,不到30分钟便完成了消缺任务。

500千伏彰林线是河南安阳500千伏彰德变电站至林州铝厂的一条输电线路,途经安阳市西部及林州市,沿线以山地丘陵为主,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是骨干电网,保障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带电作业是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和维护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检修技术手段。该项工作具有高电压、高电场、高空环境的“三高”特点,带电作业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危险

据全国劳动模范,国网河南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部带电作业技术专责陶留海介绍,此次带电作业采用“无人机+小飞人”等电位作业方法,带电消除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导线端碗头销子脱出缺陷。有了“小飞人”电动升降装置,带电作业人员不用再徒手攀爬铁塔,可以像坐电梯一样直达半空作业位置,不仅节省了体力,还让原本需要3人上塔的工作变成只需1人就能完成,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500千伏彰林线38号塔位于山地,车辆无法直达,作业人员需徒步一个小时才能抵达作业点,考虑到徒步搬运工器具耗时耗力,作业人员使用重载无人机完成工器具的转运工作,转运效率从原本的1小时缩短至约10分钟。

为确保带电作业任务安全高质量完成,国网河南超高压公司提前组织技术团队通过无人机航拍、实地勘察等方式,全面掌握现场环境,准确定位缺陷位置,运用基于激光点云的带电作业数字化现场勘察及安全辅助技术,科学测算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及进出等电位的走线路径,确保检修方案安全性更高、技术性更优。同时,依托智能布控球、无人机等设备,强化对等电位转移、工器具操作等关键作业环节的全过程可视化监控,确保现场作业安全可控。

据了解,今年以来,国网河南超高压公司组织检修人员已累计完成500千伏及以上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25次,消除设备缺陷25项,为河南主干电网夏季电力可靠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