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教育要闻

立足一方校园 共同成人之美—郑州中学附属小学石楠路校区共读会精选文章

因为疫情,导致了在家的日子长了许多,但并不欣喜。因为抛开个人舒适度,总有一份淡淡的忧虑挥之不去,或许这便是意识深处的家国情怀。我们居己安,也思国危。

疫情笼罩下,足不出户的日子里,读了一些书,有一部分是兴趣使然,比如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小小小小的火》、东野圭吾的《名侦探的守则》、刘墉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再有就是“规定篇目”,比如《南明教育与全人之美》。

上学期,追随学校读书会,吃力“啃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和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有李校激情洋溢的期期主讲,也有大师刘江卫老师的“助攻”,思维的解锁,就在那点滴的共读之中。经验总结:学校推荐,读必有获。

拿到这本书,小有激动,更是一下便被封面的那句话击中:“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是的,投身教育,立足讲台,这应当是我们始终秉执的初心,应当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蕴藏无限生机的种子,相信岁月会让每一粒种子尽情绽放。

读与思之中,对书中教育人的做法与作为,深深认同并被之折服。正如他们所言“希望自己像农夫,在大地上耕种,守护属于自己的孩子和教室,三年、六年……一年年的耕作与收获。”这一点,恰与我的认知和初心吻合!教育就是农业,需要深耕细作,我们的“庄稼”需要守护,需要关注,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汗水的扶植……我个人对于职业归属感的困顿,对于学校课程的未知,乃至对阅读的引领,对教室的构建,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2019年9月,初入校园,一切,未知。带着好奇与探究,我仔细捕捉校园的一草一木,只角片隅。学校基础设施并不领先,校园规模更不能称大,但有几点使我深受触动:一是每个班级门口色彩靓丽的书架以及琳琅满目的书籍,从低年级的绘本到高年级的名著,数目之多,堪称奢侈。这样的“随意”,一定会给学生无限的“方便”。相比将海量图书置于图书室任其束之高阁,这才是真正的用书香浸润校园,滋养孩子。二是老师们的敬业、专业和亲和。办公室内切磋着知识点如何把握,餐厅里谈论着教学趣事,相互不熟识也能报以微笑,给予帮助……这一切,让人坚信,这是一个有温度的集体。三是校长口中的“蓝图”。他谈起老师充满了信任,讲起学校发展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学校的课程,似是他的骄傲。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李校如此有情怀、谋未来,不会错。

当我捧起《南明教育与全人之美》这本书,当我在读的同时,将平日里校园中的画面一点点归拢,给了我太多的惊喜……

每个清晨,我们用一首诗为孩子开启黎明、打开世界,让孩子用声音演绎着诗歌,也用情感编织着浪漫人生。孩子们的童年里,有金波,有金子美玲,有泰戈尔,还有……我们用每天二十分钟的坚持,用充满诗意的凝视,雕塑着学生,这是我们的晨诵课程。

有趣的童年,怎么少的了故事?而好的故事,又不得不提绘本。于是,不仅仅在班级门前的图书柜,还有精彩的课堂,老师化身“故事大王”,与孩子一起徜徉在优秀绘本故事的海洋,为孩子的认知、道德、心理、情感以及社会化水平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我们的读写绘课程。

杜威说:“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为了形成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他们必须共同具备的是目的、信仰、期望、知识一一共同了解一一和社会学家所谓的志趣相投。”于是,我们通过共读,通过共写,使孩子拥有我们共同的语言与密码,真正地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祖国,同一个地球。

……

此外,我们还在努力构建完美教室。

教育是什么?美好的教育如何缔造?“它不在舞台上,它不在专著里,它不在电视和报纸里,它不在网络上,它只在一个叫校园、和那一间间叫教室的地方”,所以,一个真正朴实的教师,守护一间教室,踏踏实实去做,便是。

教室,不应该自始至终只是一盆散沙,教师和学生不应该只是各不相干的商品出售者和消费者,这相聚的一群人,不应该只是偶尔因一首歌、一个演讲、一场比赛团结在一起。平日里则是一群没有共同思想的乌合之众。教室,注定是一个生长中的部落和社会,教室,注定是一个要形成自己文化与规则的地方。

教育人把文化定义为一种真实的生活方式,包括共享的世界观,以及共同创造的物质空间。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构建过程中,用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叙事过程中,拥有自已的独特命名、象征标志、英雄与样,或者说,一套属于自己的形象符号系统。和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形象、学校历史一样,教室文化是完美教室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使命、价值观、愿景的集中整合与体现。

正是在上学期受到马玲老师专题讲座的启发,我也给自己的教室起了一个走心的名字“百味园”,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而且是独一无二、绝无雷同的种子,我期待他们能在这间教室吸收足够的养分,然后长成自己期待的独特的样子。

缔造一间完美教室,谈何容易?但是这个“完美”一定能够看出一个老师的用心程度。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待工作的态度、与学生相处的模式、……可能都会在那间教室中,一览无余。

就在上学期,学校制作的“道德人格发展三境界六阶段”在每间教室上墙,是的,短短几句话,不足半小时就可以解读并背诵,但那样做,效果无疑是短暂的。而我们要达到的是,在某一个瞬间感染孩子,并用很长的时间,浸润每一个孩子,相信,未来某一天,从我们教室中走出的每一个孩子,会有些许不同。

课程,是一个学校的生命力所在。全人之美课程,真的很美,美在它的每一个维度都在以学生为核心,美在作为实施者的我们,立足当下便已可预见孩子的美好未来。

合上这本书,分量在心中。对我们的学校更是有了深的认识,新的期待。未来,就在这方校园,与我可爱的同事们一道,成就孩子们的完美人生!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