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健康

中医联盟 三级联动--郑州市中医院梅村康复基地医联体签约授牌

新浪河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17年12月3日上午,郑州市中医院梅村康复基地授牌仪式在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卫生所举行。

郑州市中医院院长刘宝琴与梅村卫生所负责人郭光俊签署医联体协议,并向卫生所授牌《郑州市中医院梅村康复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郑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原学岭、郑州市中医院院长刘宝琴、登封市卫计委主任冯巧云等领导出席仪式。

刘宝琴在讲话中称此次与梅村卫生所的合作是“中医联盟    三级联动”,是郑州市中医院在医联体建设方面的一次创新探索。中医联盟,是指北京东直门医院牵头成立的中医战略联盟。郑州市中医2012年加入该联盟,几年来从东直门医院学习了许多包括临床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多方面的经验。2013年,郑州市中医院牵头成立了郑州市中医医疗联合体,建立了郑州地区的中医联盟,特聘北京东直门医院王耀献院长为首席顾问。而“三级联动”,则是指国家级的北京东直门医院,区域级的郑州市中医院,基层的梅村卫生所三个级别的医院实现了联通互动。刘院长说,在基层常常能看到百姓对健康的需求和渴望。而让百姓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是医院的社会责任。郑州市中医院长期以来多渠道、多模式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三级平台要真正发挥作用,重在联,成在动。郑州市中医院将经常到梅村卫生所来义诊、指导,让康复患者能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享受更多的福祉。

梅村卫生所所长郭光俊表示:原来农村医疗人才缺乏,尤其是中医药人才缺乏,缺医少药,百姓的健康得不到保障。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各大医疗机构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提出了保基层、强基础,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发展的又快又好;北京东直门医院、郑州市中医院等大医院手把手的传授医学知识,让每位医生都有免费进修的机会;农村医保、家庭医生签约等政策,让百姓看病有保障,形成了就医新格局,百姓纷纷交口称赞。

北京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是登封人。他对老家表示深深的感恩,表示作为医生,自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始终关注农民的健康,并努力为提升农民的健康水平做实事。不忘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生使命,不仅要认真看病,还要广泛传播医疗保健知识,传播善文化。不忘记党员身份,要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尽己所能,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做出贡献。

仪式结束后,郑州市中医院还组织康复科、呼吸科、妇科、儿科、糖尿病科、老年病科等科室的专家为大金镇的居民进行了义诊。专家们仔细问诊,认真检查,耐心答疑,听说乡亲们有些从十几里外赶来,坚持为所有人义诊,到中午一点多钟才结束。

此次“三级联动”是建立在北京东直门医院与郑州市中医院长期以来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视和帮扶基础上的。北京东直门医院2015年起实施了“乡村中医师3+3提升工程”,郑州市中医院先后开展了“中医中药进农村”、“三级师带徒”等活动,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做了扎实的工作。

据悉,梅村卫生所周边需要做心脑血管康复治疗的居民较多,持续提升康复医疗能力十分重要。郑州市中医院心病科、脑病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康复科拥有多项独创、特色的治疗技术,了解到梅村卫生所的需求后,决定将其纳入医联体,用自己所长,补基层所需。今后,梅村卫生所作为郑州市中医医疗联合体第79家成员单位,不仅可以在专病协作、跟师学习、专家指导、双向转诊、健康义诊等方面获得支持,还可以及时学习应用医院康复科开展的各项技术,如独创的功能针刀康复术、特色的中枢整合、整体训练术、24小时康复管理等,持续提升医疗能力,为周边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郑州市中医院每月两次安排专家到梅村卫生所坐诊、指导。

郑州市中医院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专科技术优势,形成了多种帮扶合作模式,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人才,变“输血”为“造血”,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助推分级诊疗的实施。

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北京东直门医院的“乡村中医师3+3提升工程”是立足于加强农村中医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乡村两级中医师业务素质和临床技能而举办的培训工程,遴选有一定中医基础、在百姓中影响力大、乐于扎根献身基层的骨干乡村中医师,开展全脱产集中培训三个月,跟师学习三年的“3+3”工程,通过集中授课、技能培训、临床实践、跟师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基层乡村中医师在一流的中医院拜师学习,力将“强基”工程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学员的理论、技术及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达到以一人带动一方的建设目标,为农村基层中医药队伍打造一支核心力量,并探索基层现有中医师服务能力提升模式。(通讯员: 路瑞娜)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