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医师+护士”三位一体 河南省肿瘤医院开启营养患教新模式

新浪河南健康频道
关注肿瘤疾病的高代谢容易造成患者营养不良,为了更好满足患者对营养知识需求,解决患者在院期间饮食问题,河南省肿瘤医院院营养科创新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患者教育模式,即以“营养师+医师+护士”的形式定期进行营养宣教。专业营养师和临床医护人员结合,从不同角度为患者进行更全面的肿瘤相关疾病讲解及营养知识普及,传播正确的防癌抗癌科学营养知识,更好地为患者和家属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饮食营养困惑。

近日,河南省肿瘤医院院营养科联合普外科举办的营养教育讲座吸引了大批患者和家属。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付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为患者讲解了《肿瘤患者饮食营养指导》。
付强说,营养支持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基石,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疾病本身、临床治疗及心理等都是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因素,肿瘤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时会出现体重下降、治疗耐受下降、感染风险增加、伤口愈合延迟、增加住院花费等风险。

患者也可以通过观察近期体重是否有下降、食量是否有减少等进行自我营养筛查,若存在营养问题,可以通过咨询主管医师、营养师及主管护师来寻求改善营养状况的方法。
此外,针对一些肿瘤营养伪科学,付强也进行了辟谣。如,营养会喂养肿瘤细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营养也不在汤里,肉汤里仅有5%-10%的营养会溶解在汤里。最后,付强也为大家经常出现的腹胀、腹泻问题给出了处理意见。腹胀时要避免食用易胀气的食物,如牛奶、豆类等;腹泻时要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还要避免食用粗纤维及高脂肪的食物。
营养科营养师毛志音为患者进行《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的营养注意事项》的讲座。毛志音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如何合理饮食,平衡膳食的核心内容“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及5条核心推荐:1、食物多样、谷物为主;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3、多吃蔬果、奶类、豆类;4、少盐少油、控糖限酒;5、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随后,她介绍了医院的基本膳食(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并为大家介绍了胃肠道手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要由少至多、由稀到稠,由流食的米油、面汤、蒸蛋羹逐步过渡至半流食的大米粥、小米粥、龙须面等,最后过度至软食,如软馒头、软米饭、炒瓜茄类蔬菜等。同时,肿瘤患者需要谨慎食用的食物,如辣椒、胡椒、饺子、芹菜、豆芽、莲菜、汤圆、年糕等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此外,在避免术后进食出现不适症状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营养。
与之前大多数医院由营养科营养师或专业医师单一来完成的营养讲座不同,“营养师+医师+护士”三位一体营养患教模式,是由营养科组织,营养师、医师、护士共同参与,多角度为患者进行营养患教,各有分工又密切联系。医师从疾病或治疗角度对患者饮食营养提出总的原则,营养师侧重于如何合理营养,护士主要解答患者日常遇到的饮食问题。三这种新模式通过打造治疗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专业技术队伍,开展专业化、规范化及有效性临床技术,服务全省及周边地区晚期及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不仅覆盖范围广,同时使医院整体的营养教育更加规范、专业和高效率。
“营养师医生护士齐上阵,这样的讲座我还是头一次听,讲的很全面,听了马上就能用到。”一位认真做笔记的患者说。
目前,河南省肿瘤医院营养科每月进行营养宣教20余次,涵盖普外科、胸外科、消化内科、妇科、乳腺科、肝胆科、头颈甲状腺外科、核医学科等科室,得到了临床医护与患者的一致好评。(常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