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资讯

开封老太无缘无故出现心情差 难受时想拿刀割自己

摘要: 在老龄化突出的今天,老年人患上抑郁症的概率不断上升。医师李时营告诉记者,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尤其空巢老人、患病老人的心理健康堪忧。当发现家中老人无故出现情绪低落、乱发脾气、心烦意乱等情况时,要及时关注,必要时寻求专业治疗,避免患上抑郁症。

全媒体记者 杨柳村

在老龄化突出的今天,老年人患上抑郁症的概率不断上升。医师李时营告诉记者,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尤其空巢老人、患病老人的心理健康堪忧。当发现家中老人无故出现情绪低落、乱发脾气、心烦意乱等情况时,要及时关注,必要时寻求专业治疗,避免患上抑郁症。

年近七旬的李大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4个月前无缘无故出现心情差,什么事情都不想干,心烦意乱,一听到响声就觉得很吵,经常发脾气。此外,她还常常独自一人长时间发呆。李大妈的家人刚开始以为老人只是脾气不好,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了,谁知道她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还想一死了之,甚至在胸闷、难受时想拿刀割自己。

60多岁的王大妈长期患有肠胃疾病。今年3月她的丈夫去世后,王大妈心情越来越差,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对以往喜欢做的事情也提不起精神,容易紧张、担心,反应变慢,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困难,觉得活得很痛苦,萌生轻生的念头。

医师李时营指出,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患上抑郁症不一定都表现为情绪低落,往往更多表现为易怒、焦虑或身体不适等症状。若老年人平时脾气挺好,突然出现经常发脾气、怎么都不高兴,一会儿说这里痛一会儿说那里不舒服,但检查又没有问题,就要警惕是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在“作乱”。

李时营表示,影响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社会环境、文化习俗、个体心理与生理变化等。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或常年患病的父母,更容易在个别因素的影响下诱发抑郁症。目前,较为公认的老年抑郁症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3点。

急性负性生活事件 比如丧偶、与子女或亲友分离、自己或家人患病或病危等,近期经历这些急性负性生活事件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情感或心境长期低落等情况,若不及时发现,极易出现自杀等严重事件。当老年人出现抑郁症倾向时,陪伴与关怀是防病“良药”。

慢性应激状态 包括身体健康和功能的下降、感觉的衰退和认知功能的减退、家庭矛盾、社会经济收入下降、职业能力下降与退休等,这些慢性应激状态就像水滴,慢慢侵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家人要帮助这类老年人,使其慢慢适应环境变化,接受身体、职业变更的自然规律。

血管性疾病 现有证据显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容易患上抑郁症,而且两者互为影响,抑郁症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会增加死亡风险。有的老年人在毫无征兆之下爆发抑郁症,很有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对患有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在关注其身体健康的同时重视其心理健康。

李时营提醒,上述高危因素若及早发现,可以通过家人的陪伴、心理调适帮助老年人走出抑郁阴霾,家人平时要多关注老年人的情绪起伏,有任何异常可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来源:汴梁晚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