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节郑州1362对情侣领证脱光 称这日子好玩
有人说,生活就是妥协,幸福是妥协中的妥协。随着社会发展,剩男剩女呈现上升趋势,尽管“剩”有千万种理由,可如何“反剩为胜”仍然是无数剩男剩女内心不懈的追求。昨日“光棍节”,又有一批情侣领证“脱光”。剩男剩女们缘何晚婚?如何早日脱单?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赵丹/文 记者 袁晓强/图
【现状】年龄是“剩”的主标签
剩男剩女称谓从何而来?广泛认知是,年龄是界定该称谓的一大标签。
根据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对于女性,66.6%的女性认为,30~35岁没结婚的女性可称为剩女,81.5%的男性则认为,女性一过30岁没结婚就是剩女,其中,60.9%的男性认为,28~30岁是剩女的终极门槛。对于男性,70.3%的女性认为,35~40岁没有结婚的男性是剩男,67.6%的男性则认为,30~35岁没有结婚就是剩男。
无论怎么算,80后都是剩男剩女的主力军。“新剩男剩女”的学历、工作、收入等各方面都不错,“人生大事”难解决,主要原因是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以及接触面广。
国内某著名婚恋网站统计显示,有超过80%的单身女性表示,平时工作压力太大,生活两点一线,根本没时间拓展交友圈。还有30%的女性表示自己根本“没时间谈恋爱”。
郑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民政部门还没有近年来领证人员年龄的统计数据,也无法定义剩男剩女。但根据婚姻登记部门一线工作人员介绍来看,近两三年领证登记的已频频有90后的身影。
【“自救”】线下线上频相亲
今年29岁的王女士从北京读研归来,现在郑州一家医院工作。工作刚稳定,王女士的家人就张罗着给她介绍对象,尤其是她的“母亲大人”天天念叨,恨不得王女士马上结婚。无奈之下,王女士开始了频繁相亲,却总也没遇到心动的,她的母亲又开始劝她不要太挑剔。“其实真不是挑剔,我也苦恼。”王女士一声叹息。
今年30岁的赵先生也正相亲。他家在郑州工作地点在登封,只能逢周末回郑州相亲,碰巧介绍人给介绍了工作繁忙的护士,相亲只能安排在晚上。吃顿饭看个电影,接着一周分离,说不联系就不联系了。赵先生的家人着急上火,他倒是想得开:慢慢选、耐心等。他的节假日,有时就变成了相亲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