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社会

狡猾“嗅探”三公里内刷爆银行卡?

河南广播电视台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狡猾“嗅探”三公里内刷爆银行卡?》

银行卡被盗刷,这事儿挺可怕的。开封警方就破获了这样一起银行卡盗刷案件 ,一位男士在家什么都没做,一觉醒来就发现银行卡被盗刷了2万多块钱。那么不法分子是怎么样把别人银行卡里的钱,无声无息的就转走了?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

今年6月份,开封张先生一觉醒来,银行卡里的钱没了。

什么都没有操作,钱就被转走了,张先生赶紧到开封市公安局顺河分局报警。

当时就以为是一个普通的盗窃,受害人可能会点到相关链接,是一个普通的电信诈骗。经过我们的侦查发现,受害人没有任何的操作钱就被盗走了,我们就怀疑这应该是一个新型的嗅探盗窃案件。

此事很蹊跷,“嗅探”又是何物?

嗅探系统就放在这个u盘里,然后在作案的时候将这个嗅探系统连接在电脑上,窃取受害人的短信息。基本的操作模式就是嫌疑人将受害人的验证码获取之后,登陆受害人的第三方APP,比如淘宝的飞猪 支付宝 美团等第三方的APP软件,获取到银行卡的信息,然后将银行卡信息登陆到受害人的手机银行,通过手机银行内的一些消费,比如说购买电话卡、充值或者买实物将钱窃取出来。

为了侦破这起案件,开封顺河分局成立了专案组。富有办案经验的专案组成员认为不管作案手段如何花样翻新,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资金的去向。

嫌疑人盗窃出来的资金一般需要变现,他们大多是在网上购买实物,或者是手机充值的方式变现。我们调取了相关受害人的订单信息,梳理嫌疑人的收货地址,嫌疑人收货地址是相对固定,最终在郑州市的南三环附近将犯罪嫌疑人朱某抓获归案。

梳理嫌疑人朱某的手机信息,发现其存在有多名的上下线相互串联去盗窃受害人手机银行卡这种情况,我们将相关证据固定后,奔赴广东  四川 云南等地,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 。

犯罪嫌疑人使用“嗅探”设备窃取三公里范围内的手机用户信息,然后用获取的手机号登录一些支付平台,再用嗅探设备截获验证码,进而获取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最终实施盗刷。那么应该怎样防范呢?

案件大多发生在凌晨,我们公安机关建议大家休息的时候,将手机关机或者调成飞行模式,千万不要把手机调成静音。如果莫名收到很多短信的情况下,要及时关注自己的短信信息,发现了要及时报警,或者联系银行等相关机构。

来源:法治现场

记者:顾春露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