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社会

偃师、孟津撤县(市)设区!专家解读:洛阳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映象网-猛犸新闻客户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偃师、孟津撤县(市)设区!专家解读:洛阳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郭帅 张超飞 实习生 龙沛芝/文 张欢欢/图

[核心提示]

3月18日,一则重磅消息引发人们关注,洛阳市行政区划调整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偃师市,设立洛阳市偃师区;撤销孟津县、洛阳市吉利区,设立洛阳市孟津区。从而打破了原有1市8县6区的行政区划,成为7县7区。

当前,洛阳正在加速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打造都市圈。撤县设区会给洛阳今后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利好?又能让这座千年帝都焕发怎样的生机呢?

偃师、孟津(吉利)设成洛阳市两区

3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国务院同意河南省洛阳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偃师市,设立洛阳市偃师区,以原偃师市的行政区域为偃师区的行政区域,偃师区人民政府驻槐新街道民主路27号。撤销孟津县、洛阳市吉利区,设立洛阳市孟津区,以原孟津县、吉利区的行政区域为孟津区的行政区域,孟津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桂花大道328号。

消息一出,便迅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随后记者也从相关部门获悉,该项工作一直由洛阳市民政局等部门具体负责。其实,偃师、孟津(吉利)撤县设区的消息,早在去年网上就已有传闻,当时洛阳市相关部门也对此进行了回复,称“撤县设区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提出合理的调整方案,按照审批程序逐级申报后才能进行”。

如今随着《国务院同意河南省洛阳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内容的发布,这一消息终于被实锤。从此洛阳也将改变1市8县6区的行政区划,成为7县7区的新格局,不再有县级市。

千年帝都洛阳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那么此次撤县设区偃师、孟津和吉利,自身又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呢?

据了解,偃师市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伊河、洛河贯穿全境并在此交汇,境内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交汇贯通,道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综合经济实力一度排全省第4名,GDP指标更是一度排全省第2名,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是河南省经济扩权市、对外开放重点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市。

而有着八百诸侯会盟之地、九曲黄河第一古津之称的孟津,同样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既可接受洛阳辐射、参与洛阳产业分工,又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小浪底、西霞院水利枢纽工程和国家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造就“万里黄河孟津蓝”的独有景观,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也将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距洛阳中心城区30公里黄河北岸的吉利区,1978年因建设洛阳炼油厂而设立,1982年正式建区,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中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作为洛阳市“一中心六组团”中的洛北组团,地处洛阳、焦作、济源三座工业城市的交界之处,具备“四环高速、三线快速、两道铁路”的交通优势。

“十三五”以来,随着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如今国务院批复同意洛阳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千年帝都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洛阳城区将由伊洛河时代步入黄河时代

“洛阳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县设区符合国家战略层面发展需要。”洛阳市十三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席升阳说,孟津、偃师和吉利都处于黄河流域的一个重要区域,撤县设区有助于推动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落实。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又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一方面强调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强调黄河文明的复兴。

在社会学者安锋看来,此次行政区划的调整,也为洛阳黄河流域文化发展吹响了冲锋号。洛阳作为千年帝都,在历史上曾经也是中国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到现在,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

“洛阳自古就是河洛文化的中心,所谓‘河’就是指黄河。”安锋说,孟津撤县设区并且把吉利纳入进来之后,出现的效果就是黄河将直接从洛阳城区穿城而过,这是一个新的概念。洛阳城区也将由两河(洛河、伊河)时代,进入黄河时代。

这将会很大程度上增强洛阳在整个黄河文明复兴中的轴心地位,方便了洛阳下一步围绕黄河两岸进行经济文化发展的布局,对洛阳深挖黄河文明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区划调整带来的是城市属性的变更和升级

地处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的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此次,行政区划的调整,肯定会增加城市容量,活跃城市经济,加大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作为副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给洛阳定了很多指标,其中很重要的是到2025年洛阳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8000亿元总量,这就意味着每年的GDP增长要在8%以上。

席升阳认为,完全靠产业发展来支撑难度比较大,所以急切需要通过撤县设区这种方式,对各种资源进行统筹和配置。洛阳城市的中轴线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洛阳往北孟津、吉利区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产业带;而往东偃师的制造业也是洛阳产业结构的重中之重,将偃师纳入城区,洛阳东大门就向东推进了几十公里,更有利于洛阳和郑州之间的协同互补发展。

撤县设区,不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化,而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最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用区划调整‘看得见的手’来进行资源配置,能够极大提升洛阳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和产业发展。”席升阳说,因此洛阳更应该倍加珍惜这样的政策机遇,让它切实发挥出应有效果。

近年来,洛阳大刀阔斧的提升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交通路网、地铁工程等基础设施,包括文化方面城市书屋的建设,让整座城市活力得到很大提升。从社会学角度来讲,撤县设区将会让洛阳会从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文化型城市进军,带来的是城市属性的变更和升级。“之前人们一直在讨论洛阳到底属于三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如今城区框架的扩大,会给城市升级提供更多可能。”安锋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