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综合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2019《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排行榜

河南广播电视台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来源:河南经济广播

原题:《你关心的都在这里!2019《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排行榜》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们邀请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律师、互联网投诉平台共同打造“河南经济广播《消费帮》2020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特别节目”,并发布2019《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排行榜。快来看看都有哪些?

网络促销的保价套路

《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第十位

网购时代,各大网络平台和商家推出的促销活动令人眼花缭乱,“女神节”、“双十一”、“年货节”等节日层出不穷,“购物津贴”、“满减券”让人目不暇接,而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经常会看到类似“保价双十一”、“15天保价”这样的宣传语,但实际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

王先生向《消费帮》反映,自己2019年6月2号在天猫荣耀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款手机,花了1500多块钱,当时是显示有15天价保,6月6号,王先生收到了手机,6月7号就降价了200块,6月18号又降价200块,共降价400块,而王先生却无法享受价保退差价的服务。因为客服告知,价保规则从618大促结束之后也就是6月19号算起,15天内如果价格降低才给退,在此之前如果降价不能退差价。

网络商品“一天一个价”已成为常见问题。比如:买了第二天就降价,虽然有保价,但下单时自动加送安装无延误补贴,这就算赠品,有了赠品就不给保价。承诺了保价,却设置重重障碍、形同虚设。此外,价保详细规则不够醒目,也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互联网借贷平台风险频发

《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第九位

“无抵押、低门槛、放款快”是很多网贷平台的宣传词,也成功引诱着大批急需用钱的消费者。但看似“亲民”的互联网贷款平台,套路很深。

周先生向《消费帮》反映了自己互联网贷款遇到的问题。他用“玖富万卡”网贷软件,借了5000多元钱,用款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还9000多元。原来,周先生虽然借款5000多元,但放款了8000多元,可这8000元,刚放下来就被一次性划走了3200元的保险费用,也就是说,贷款需要搭售保险,实际上以周先生的名义贷了8000多元,而周先生只收到了5000多元。周先生却说自己压根不知道需要搭售保险。

此外还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使用互联网借贷软件时,被收取了诸如“信用评估”等名目的费用200多元,并且不管贷款是否成功,款项都不退回;借款之后想要提前还款却要收取违约金。不管是附加保险或是评估费用亦或是提前还款算违约,均在借款时的合同明细当中体现,但借款合同通常复杂繁多,关键信息又没有进行明显标注提示,一般用户很难留意到其中隐藏的重点条款,一不小心就踩了雷。

对于这些“套路贷”,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通知》,其中就明确,要从严把握法定利率的司法红线,对于各种以“利息”、“违约金”、“服务费”、“中介费”、“保证金”、“延期费”等突破或变相突破法定利率红线的,应当依法不予支持。消费者在使用此类软件时,一定提前看清条款内容,不要轻易在软件上填写诸如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更不要随意输入短信验证码。

快递丢件理赔

《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第八位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快递业也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发生在生活中的快递纠纷日益增多。

朱先生向《消费帮》反映,自己在2019年7月初用顺丰快递从宁波发往鹤壁11瓶酒,价值三万多,因为比较贵重,又易碎,所以朱先生花了50元进行了保价,保价一万,并且选择到付的支付方式。可是,收到货发现,有一瓶酒发生了破损,朱先生想进行保价理赔,却被顺丰拒绝了,后经过《消费帮》记者介入调解成功理赔。

其实,快递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丢件、快件破损、快递放在代收点后未及时通知取件人、保价难以理赔等等,在此提醒消费者,收发快递记得拍摄视频或图片,收货一定开箱验货,贵重物品一定保价,并了解好保价的规则。

“共享出行”钱难退

《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第七位

经历了一番爆发式增长和残酷的市场洗礼,继共享单车发展之路越走越窄之后,共享汽车也是问题频出。躲得过退押金问题,躲不过保险理赔金返还问题。

郑州的王先生向《消费帮》反映,自己在2019年1月份使用盼达出行的共享汽车时出了事故,判定自己全责,需要先行垫付赔款,按规则保险公司理赔以后盼达公司会退还给他。可是,过了半年了,他垫付的赔偿款迟迟没有退还到位。

使用GO FUN出行共享汽车的王女士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而她垫付的事故赔偿款,一年多了还没有退回来。退钱,不管是退押金还是退保险金,似乎成了共享企业躲不过的“魔咒”。

在国内共享汽车这块巨大大市场蛋糕里,很多企业仿佛是一夜之间进来,仿佛又一夜之间离开,生存周期短的令人唏嘘。但是每个离开的企业背后,都会有一大批“钱难退”的消费者。

未成年人社交游戏平台充值

《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第六位

未成年人私自在社交平台打赏、游戏平台充值的现象让很多家长非常苦恼。

李女士向《消费帮》反映,家中11岁的女儿沉迷游戏,拿着自己的手机,偷偷给一款叫做“第五人格”的游戏充了充了十几次款,每次从几块到六百多块不等,五六天的时间共充了4900多块钱。而且,孩子每次充完钱之后还会把银行的短信提醒给删掉,导致李女士偶尔有一天收到银行的余额不足的信息,查看了微信转账明细才知道。李女士说,女儿说自己也没输入密码,不知道怎么就充值成功了,只是孩子说的是真是假也无从判断。

像李女士遇到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家长遇到,大多数游戏平台对于未成年人充值会酌情部分退款或全部退款处理,但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如愿退款,因为这其中面临着“取证难”的问题,如何证明充值人正是家里未成年的孩子并不容易。

作为家长,不能总在事后找补,而应在事前对孩子多些陪伴和关注,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刷单套路存诈骗风险

《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第五位

刷单通常号称“躺着就能挣钱”,想必不少人都收到过邀请刷单的短信。

房女士告诉《消费帮》记者,自己从2018年12月份开始加入网络刷单的队伍中。她在“顺联动力”每注册一个账号,就会返她佣金150元,但是每个账号需要先付款2000元,这2000元钱6六天后就会返回来。但如果不退返这2000元的话,每6天都会收到150元的佣金,并且可以滚动叠加,房女士一共付了16.6万元。2019年6月27日,本金和佣金突然不返了,刷单公司也联系不上卷款跑路了。后经《消费帮》记者了解,这个“顺联动力”为山寨软件,而真正的“顺联动力”平台也就此作出了说明。房女士所在的刷单的微信群也炸开了锅,像她一样受骗的大有人在。

此前有报道称,不少人爆料在网购平台上购买枕头、毛巾等商品后,商家不发货。经过调查了解是参与刷单被骗了。和房女士这次遭遇不同的是,房女士注册的是账号,购买商品刷的是销量,但本质上都是刷单。

《电商法》中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这里说的就是“刷单”的行为。有报道称,目前网络上的刷单兼职99%是骗局。套路无非就是发短信抛出诱饵、晒资质骗取信任、刷小单施以小利,让刷单人员尝到甜头后,接下来便开始抛出大额任务实施诈骗了。“兼职刷单”害人害己,谨记:贪小便宜,吃大亏。

家装市场乱象多

《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第四位

“熟人介绍的,有事情好商量。”“我已经跟施工队口头商定怎么去施工装修了,他们应该能懂。”很多人在装修之前,都或多或少抱有这样的一些想法,图省事简单就随意找了一个装修公司或所谓的“工长”,但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无尽的烦恼。

王女士向《消费帮》自己装修是找的一个工长签订的装修协议,但是协议当中只明确了各项装修材料和品牌是什么,并没有约束如果出现问题了,责任如何承担,也没有写明保修期多久。而王女士的装修又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装修结束前地板出现较多较深的划痕;房屋出现漏水情况,把楼下邻居天花板破坏却不负责;装修结束后没多久室内门全部出现起皮起泡情况。王女士装修花了8万多,钱已经全部付完了,可问题却一个一个冒出来了。而王女士所签订的装修协议上,并没有盖公章。

找工长不放心,找装修公司就没问题了吗?郑州的卢先生向《消费帮》反映,自己与郑州的上海华埔装饰公司签订了装修合同,对方却并没有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收费。

装修市场的消费纠纷很常见,建议消费者,在装修之前,有必要对装修材料、工艺做一番了解,或者找懂行的朋友给一些建议,而不是以价格作为衡量的标准。另外,应选择正规的装修公司从事装修施工,正规的装修公司除了要有营业执照外,还必须拥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建筑装饰企业资质证书。

教育培训交钱容易退钱难

《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第三位

教育培训一向是各大商家争抢的“香馍馍”,却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和乱象。

消费者李女士向《消费帮》反映,自己通过微信报名了一个叫做vipkid的在线少年英语班给孩子报了英语。起初,李女士收到信息显示的是免费试听,结果真的要试听,却要交1万多块钱。而消费者姚女士向《消费帮》反映,自己交了4000多元参加北京中瑞硕达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一个职业资格证保过班,结果考试没过,钱也无法退回。

目前我国教育培训消费市场越来越大,但当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线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家长的视野里,然而有的在线教育机构却因承诺不到位、维权不容易等问题屡遭消费者投诉。不管哪种情况,最终都会落脚到“退款难”上。常见的三种情形是:机构仍在,但以各种理由拖着不退款;机构“跑路”,消费者找不到门路退款;消费者用贷款方式交费,课程停了,但贷款却停不了。另外,不要轻信那些不用上课就能包过的培训,敬畏和尊重每一场考试,任何所谓包过的说法和做法都是违规的。

健身房频现跑路现象

《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第二位

健身房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多人会选择的健身去处。办会员卡,对商家来说是一种稳定客户的方式,对消费者来说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原本是一种双赢,但如今却总是有一些商家,为了让会员多充值而使出一些坑人的套路。

郑州的李女士向《消费帮》反映,自己在郑东新区中体倍力健身房奥兰店办了一张健身卡,可是有一天突然发现,这家店突然大门紧锁,关门了。同样是在中体倍力奥兰店办卡的另一位消费者也说,这家店在关闭之前疯狂办卡敛财,办完卡就消失了。国内最早的连锁健身品牌——浩沙健身,也在2019年跑路,却让花钱办卡想来健身的会员无路可跑。

在此提醒消费者:如果一家健身房频繁更换店名或老板、低价揽客、拖欠员工工资、合同缺少关键信息,那么它很可能有跑路的风险,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购车缴纳续保押金难以退还

《消费帮》最受关注消费热点第一位

购车分期付款时缴纳续保押金的投诉,在我们接到的投诉案件中占有不小的比例。

郑州的张女士反映,自己2016年7月份在郑州郑德宝分期购买一辆宝马X3,交了5000元的“续保押金”,也就是说,必须要保证一直通过4S店购买保险,买够按揭的年限,否则续保押金就不予退还。张女士第一年确实是花了近18000元在4S店买的车险,第二年发现,同样的险种,同样的保额,自己买只要8000元,而在4S店买要18000元,差异这么大,于是就自己购买了。找4S店退还续保押金时,4S店称,张女士贷款两年,只在4S店购买一年的保险,要么续保押金不退了,要么让张女士在该店再买一年的保险。《消费帮》记者介入调解后,4S店同意退还张女士的退保押金。而张女士遇到的情况只是众多有关于“续保押金”投诉的其中一种,在4S店购买足够年限指定保险后,续保押金被强制转为保养费;按揭年限还没到,4S店倒闭,续保押金无处可退等情况也较为普遍。

续保押金更准确的来说应该叫做履约保证金,属于搭售汽车保险业务,而且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另外《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规定,供应商、经销商不得对消费者限定汽车配件、金融、保险等产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现实情况是,很多4S店在这样做的时候,并不会写到合同里,而是和消费者进行口头约定。那么一旦产生纠纷,维权就比较困难。所以建议广大消费者,要么拒绝这样的“潜规则”,要么让4S店把有关内容写进合同里,一旦发生问题可以作为维权证据。买车时如遇不交续保押金不能分期购车的情况,一定要留存好证据向相关部门投诉。

你最关心的还有哪些?

欢迎留言区互动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