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有望成为郑州内景河 5公里一座桥指日可待

映象网-东方今报
关注原标题:《黄河有望成为郑州内景河 5公里一座桥指日可待》

黄河北岸平原示范区
我省黄河桥建设驶入快车道后,也意味着黄河两岸交流发展驶入快车道。
目前,河南省内已建在建的黄河桥有38座,但郑州城区段只有4座黄河桥,间距偏大,郑州到新乡、焦作等交通并不便捷;居黄河之北,与郑州隔河相望,作为郑州大都市圈核心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原示范区是新乡与郑州无缝对接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州向北经济辐射带动发展的桥头堡。
凡此,都将因郑州都市圈的规划而受益和带来变化。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董彩红/文 平原示范区供图
现状:郑州到新乡、焦作等,交通并不便捷
目前,河南省内已建在建的黄河桥有38座,但郑州城区段只有4座黄河桥,间距偏大,例如从桃花峪大桥到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中间隔了近20公里。郑州到新乡、焦作等,交通并不便捷。
此次郑州市都市圈规划的出炉,对居于黄河之北、与郑州隔河相望的平原新区来说,意义非凡。
作为郑州大都市圈核心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原示范区是新乡与郑州无缝对接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州向北经济辐射带动发展的桥头堡。随着郑新两地市民大量涌入,一河两岸同城趋势越来越快,而让这种幸福感美中不足的便是交通。
2021年,参加省两会的河南省政协委员王胜昔很早就将关注点放在了“如何让郑新两地‘天堑变通途’”上。
王胜昔有一份调研数据:新乡平原示范区来自郑州的房地产企业20余家,占示范区内房地产企业总数的62.5%,缴纳税额超过85%;在示范区购房人员中,郑州户籍人口占比2/3以上;在示范区设立的企业有近百家,都是从郑州市迁入,占企业数量的80%以上;郑平城市公交(601、602路)去年开通以来,一河两岸同城趋势发展较快,大大提升了“候鸟”打工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但是稍有瑕疵的仍是交通——在交通便利的郑州行驶惯了的人去一次平原新区,都有点心惊胆战,道路“坎坷”,双向4车道上大货车呼啸而过,必须格外小心。
目前,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与郑州市之间主要通道是G107国道和G107国道复线,但G107郑州黄河大桥已超期运营,且道路为双向4车道,通行能力差;G107复线客货混行严重。两桥经常发生拥堵,两地之间交通联系已经出现瓶颈,市民对此诟病颇多,亟须新建跨黄河通道。
平原示范区毗邻郑东新区,龙凤大道规划实施迫在眉睫
据王胜昔介绍,为完善郑新之间交通基础设施,推进郑新之间路网、交通方式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平原示范区先后组织编制了《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综合交通规划》《郑州-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龙凤大道跨黄河大桥桥位论证》等规划,提出在G107(中州大道)与G107复线(107辅道)之间新增龙凤大道(含跨黄河大桥)规划,兼具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和桥梁景观等复合功能,在示范区与郑州之间形成新的交通走廊,加强与郑东新区、郑州南、新乡东之间的交通联系,提高区域跨黄河通道的能力,为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交通基础支撑。
据了解,规划中的龙凤大道北起平原示范区凤湖,沿太行大道向南跨黄河后衔接郑州市金京东环路,南至郑东新区龙湖,总长度约20公里,规划为“双线铁路+双向6车道公路+紧急停车带(设置慢行系统)”的公铁两用大桥形式,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管委会相关部门正在开展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准备,项目已具备快速实施的条件。
王胜昔说,平原示范区毗邻郑东新区,与郑州市主要交通客流为向心的通勤客流,时效性要求高,因此应构建两城同城化通勤轨道交通,重点在快捷、高效的市域(郊)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快线。
随着郑州都市圈规划的出炉,龙凤大道规划也在30座跨河黄河桥之列。
有业内人士研判,规划的30座黄河大桥,龙凤大道等应该在首选开建之列。
两岸居民期待,希望随着郑州市都市圈交通网的规划落地,两岸人民能够真正快速实现同城化。
将为河南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引擎
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的发展规划显示,将规划布局30座跨黄河桥,提升跨河密度,推进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合并跨河来加强黄河左右岸联系。推动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功能区与郑州跨河直联,建成G207孟州至偃师、安罗高速郑州至原阳段等公路跨黄河桥,补齐跨河通道短板。
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模式的轨道交通体系。结合米字形高速铁路网,融合城市地铁网和市域(郊)铁路网,加快构建以郑州为中心,辐射航空港区、中牟、新郑、新密、荥阳—上街、武陟、原阳、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近郊城镇和新兴增长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
“黄河成为郑州的内景河,5公里一座桥,也是指日可待。”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东旭介绍。
以位居“桥头堡”区域的新乡平原新区为例,紧邻黄河北岸,目前,为了快速连接郑州,开通了公交车601、602线路,10多分钟一趟,车费2元。一趟到郑东新区高铁站附近,一趟到郑州北站,但毕竟黄河桥有限,公共交通仍属于稀缺资源。
家住平原新区的市民李女士期待道:“随着郑州都市圈的规划落地,相信桥北到桥南,就是几分钟的时间。”
刘东旭介绍,以郑州为中心,由焦作、新乡、开封、许昌等共同组成的“1+4”中原城市群优势互补、协作共赢,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这些都是由黄河大桥把两岸的城市连接到了一起。
“随着郑州都市圈的新规划,将为河南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引擎,两岸经济将在历史的进程中,再次飞跃。”黄河两岸的居民们期待道。
■河南境内黄河桥名录
截至2021年5月,河南境内已建在建黄河桥共38座。其中公路桥29座,公铁桥3座,铁路桥6座。
已建高速公路、公路、公铁两用等各类黄河桥共29座,包括高速公路桥已建成9座,普通干线公路桥11座,公铁两用桥2座,铁路桥6座,其他1座。
在建高速公路、公路、公铁两用等各类黄河桥共9座,其中公路桥8座,公铁桥1座。
[高速公路桥已建成9座]
呼北高速运宝黄河大桥
二广高速吉利黄河大桥
济洛高速黄河大桥
郑云高速桃花峪黄河大桥
京港澳高速刘江黄河大桥
大广高速开封黄河大桥
菏宝高速东明黄河大桥(长济高速)
德商高速公路鄄城黄河大桥
范台梁高速黄河大桥
[普通干线公路桥已建成11座]
三门峡黄河桥(山西平陆至三门峡)
南村黄河桥(渑池至山西省恒曲县)
小浪底工程专用公路桥(修建小浪底大坝专用桥后改为省道)
国道310吉利黄河桥(吉利至洛阳)
洛阳G208黄河桥(孟津至孟州)
南河渡黄河桥(温县至巩义)
焦荥黄河桥(焦作至荥阳)
郑州花园口黄河公路大桥(郑州至原阳)
官渡黄河桥(郑州至原阳)
开封黄河公路大桥(开封至封丘)
东明黄河大桥(濮阳至山东东明)
[已建成公路铁路两用桥2座]
蒙华铁路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
郑新黄河公铁两用大桥
[已建成铁路桥6座]
焦枝铁路黄河大桥(济源至洛阳)
郑焦城际黄河大桥
京广铁路嘉应观黄河大桥
新菏铁路长东黄河大桥(长垣至山东东明)
瓦日铁路黄河大桥(台前县至山东梁山县)
京九铁路孙口黄河大桥(台前县至山东梁山县)
[其他已建成1座]
小浪底坝后交通桥(小浪底管委会内部用桥)
[在建高速公路黄河桥2座]
渑垣高速黄河桥(渑池至垣曲,已建成,2021年年底通车)
阳新高速黄河桥(预计2023年通车)
[在建公路黄河桥6座]
三门峡王官黄河桥(公路,预计2024年通车)
孟州至偃师黄河桥(公路,预计2021年通车)
开封G230黄河大桥(公路,预计2024年通车)
濮阳S304白堽黄河桥(公路,预计2023年通车)
濮阳G240范县黄河大桥(公路,预计2023年通车)
濮阳孙口黄河桥(多次重启)
[在建公铁两用桥1座]
郑济铁路郑州黄河特大桥(公铁两用,已合龙,未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