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通报3项重要考古成果 来瞧瞧汉文帝霸陵、太平公主豪宅

映象网-东方今报
关注原标题:《聚焦汉唐时期 国家文物局通报3项重要考古成果 来瞧瞧汉文帝霸陵、太平公主豪宅》



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陕西西安江村大墓、河南洛阳正平坊遗址、甘肃武威吐谷浑墓葬群等3项重要考古成果。
其中,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确认为西汉早期汉文帝刘恒的霸陵,纠正了近千年来的谬误认知。而洛阳正平坊遗址是唐代洛阳城郭城里坊区内的重要里坊遗址之一,为文献记载唐代孔庙、国子监、太平公主宅(后改为安国女道士观)所在。 □大象新闻记者 张嘉忆 陈琳
破解千年谜团!汉文帝霸陵不在“凤凰嘴”
汉文帝陵不在凤凰嘴,这一错竟已近千年。
霸陵,是汉孝文帝刘恒和窦太后(西汉孝文窦皇后)合葬陵寝,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当地人称为“凤凰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霸陵所在地确定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而非史料记载的凤凰嘴。
江村大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16年江村大墓外藏坑受到盗扰,为确认墓葬保存状态及周边文物分布情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对江村大墓及其附近的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和相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地点,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并对陵园外藏坑进行了考古发掘。
“经过调查发现,江村大墓平面为繁体“亞”字形,地表无封土,从形制和规模看,都符合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周边分布窦皇后陵、薄太后陵,经确认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汉陵考古队队长马永嬴称,按照当时汉代的礼仪制度规定,只有皇帝皇后去世后,才能埋葬在有四条墓道的“亞”字形大墓中。
在江村大墓中,考古人员发现的100多座外藏坑,这也是判断江村大墓是否为霸陵的另一个证据。其中,考古发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
马永嬴告诉大象新闻记者,外藏坑属于皇帝的墓葬礼仪,如汉景帝的墓葬发现了80多座外藏坑,汉武帝有150多座外藏坑,“在这次江村大墓的外藏坑中,发现了大量的陶器而非皇家经常陪葬的金器,也印证了历史文献上,汉文帝遗诏‘霸陵陪葬多以瓦器,不以金银铜饰陪葬’的记载。”
而判断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最关键的一个证据是“夯土园墙”。马永嬴称,在汉代墓葬礼仪制度中,皇帝皇后同葬一个墓地,一人修一个墓穴,而江村大墓外围出现的这个“夯土园墙”,将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围合在一起,共处同一座大陵园内,进一步确认了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
至此,西汉十一帝陵的名位得以全部确定,弥补了西汉帝陵研究的重要一环,后续的研究与发现也许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上真实的西汉王朝。
河南又添新考古发现 洛阳发现太平公主豪宅
河南洛阳正平坊遗址是唐代洛阳城郭城里坊区内的重要里坊遗址之一,为文献记载唐代孔庙、国子监、太平公主宅(后改为安国女道士观)所在。
正平坊是隋唐洛阳城里坊区内的重要里坊,位于现在的洛龙区安乐镇赵村与西岗村交界处,东临敦行坊,西临宜人坊,北临修行坊,南临乐和坊。
据资料记载,正平坊内有太平公主宅(后改为安国女道士观)、孔子庙、国子监,以及常州刺史平贞昚宅、兵部尚书李迥秀宅、襄阳郡王路应宅等达官贵人的私宅。目前已经发现有大型夯土建筑,体量较大,布局严谨,应为大型建筑基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此外,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发生在正平坊,如安史之乱时,安庆绪(安禄山大儿子)曾囚禁唐代将领甄济于安国女道士观。
从去年4月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正平坊遗址进行发掘。遗址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33.6米,东西宽464.6米。坊内由“丁”字形道路分隔为西半坊、东南区和东北区三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站长、洛阳唐城考古工作队队长、副研究员石自社在网络会议现场介绍,遗址西半坊为一座大型宅院,宅院南半部推测为园林区,北部为庭院区。庭院为中轴对称布局,东西共三路,中路共五进。中轴线上自南向北分布五座大型夯土台基,并由墙(或廊)围合,推测为太平公主的宅院。
东南区发现东西并列的三路院落,院落之间有南北向通道相隔,通道北端有过亭(或过楼)建筑。院落东路、中路均为三进,分别推测为孔庙、国子监。
“整个隋唐里坊区25万平方米左右,现在发掘的还不到10%,以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炬告诉大象新闻记者,经过考古发现,正平坊属于一个特殊的里坊,在布局、建筑规模等方面和其他里坊都不一样。布局上,正平坊中没有发现其他里坊中的东西向横街;规模上,很多官员的宅邸加在一起只占了四分之一坊,太平公主自己的宅邸就占了二分之一坊。因此推定,在正平坊内居住、生活的人身份地位都非常高,甚至太平公主宅邸的布局形式和宫城区的布局形式一样,包括大殿的规模都是非常宏大的。正平坊遗址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对唐代政治制度史和社会生活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吐谷浑王族墓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
甘肃武威吐谷浑墓葬群是一处唐代吐谷浑王族墓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地处祁连山北麓,主要分布于武威南山区南营水库以西,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岗之上。201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距青咀湾、喇嘛湾15公里的天祝县祁连镇岔山村发掘了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出土各类随葬品800余件,出土慕容智墓志首次提及吐谷浑“大可汗陵”的存在。同年,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的考古及文物保护工作被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中。
墓葬均具有唐代早中期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葬的基本特征,同时兼具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特点,显示了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
综合大象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