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河南特产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大河报
关注
项城白芝麻
周口黄泛区黄金梨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玉坤 文图
本报讯 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发布公告,对870个产品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包括郑州黄河鲤鱼、孟津梨、周口扶沟西瓜、项城白芝麻、黄泛区黄金梨在内的120个“河南产”荣登榜单。
不久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646号公告,依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核准全国870个产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予以保护。根据公告名录,从序号386开始至505结束,120个产品属于“河南产”。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梳理发现,河南登榜的产品中,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特产,比如郑州黄河鲤鱼、淇河缠丝鸭蛋、温县铁棍山药等,而更多的则是农业领域常见的花生、西瓜、辣椒等。就农业大市周口而言,此次共有项城白芝麻、郸城红薯、扶沟辣椒、扶沟西瓜、黄泛区黄金梨等多个产品登榜。
无论养殖产品还是种植产品,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方特色。以周口项城白芝麻为例,该品种种植历史久远,明清时期就有种植记载,现在更是声名远扬的项城特产。这种白芝麻色泽白润,香味纯正,籽粒饱满,皮薄肉厚,出油率高,深受消费者喜爱。早在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就批准对“项城白芝麻”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现在,项城白芝麻的种植面积有大约25万亩。
桐柏朱砂红桃、洛宁县上戈苹果、内黄花生、偃师葡萄、禹州金银花……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消息介绍,从地域分布来看,此次河南新增的12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覆盖多个地市,呈现“多点开花、优势凸显”的特点。在数量排名上,洛阳以19个产品位居全省首位,充分展现了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商丘、三门峡、平顶山、驻马店认定产品均突破10个,成为河南地理标志产品培育的重要增长极;鹤壁、漯河两市在此次认定中实现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零的突破。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消息表示,更多“土特产”升级为国家保护的“金字招牌”,能够引导各地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小特产”成为“大产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农户实现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提供坚实产业支撑。而随着这些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也将进一步拓宽河南特色产业的发展空间,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