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 民生

郑州向北发展不是主流 平原新区的价值还剩多少

映象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去年,新乡向郑州抛出橄榄枝,单方面发布了郑新融城的指导意见,要大力推动新乡和郑州的对接融合。小假还记得,当时还有新乡市官员公开提出,“长江是武汉、上海的内河,黄河为什么不能成为郑州的内河?”

去年,新乡向郑州抛出橄榄枝,单方面发布了郑新融城的指导意见,要大力推动新乡和郑州的对接融合。小假还记得,当时还有新乡市官员公开提出,“长江是武汉、上海的内河,黄河为什么不能成为郑州的内河?”

自此以后,位于黄河北岸的平原新区要划归郑州管理的传言便广为流传,小假经过多方打探,郑州官方并没有正式研究过此事,目前也没有这样的计划,应该没戏。

一年多来,郑新融城不温不火,几乎不被提起,但随着昨日中原城市群规划公布,规划中提到,郑州将建立囊括新乡的大都市区,这又让郑州北部以及平原新区的朋友们燃起了希望。今天,小假就来说道说道这个新区。

1、将黄河变成郑州内河?勇气可嘉!

为什么要说平原新区呢?因为他离郑州近,距离郑州核心区35公里,车程40分钟。这个距离跟绿博组团、航空港差不多,只不过二者中间有一条天然鸿沟——黄河。

这个新区位于黄河北岸,几乎是郑州至新乡的中间位置,是郑新融城的关键位置和必经之地。2010年,经河南省批准,建立平原新区,2013年,更名为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虽然只是换个名字,但明眼人应该能看出来,是定位降低了。

目前,这个新区的定位是:郑州新乡两个城市的新型卫星城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河南省现代农业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区域内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制药、物流,辅助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休闲娱乐业。

按照规划,到2020年,平原新区人口规模将达到50万人。从定位上看,平原新区有点像多个特色小镇的组合体,产城相结合,与服务业高度发达,遍地高楼大厦的成熟区是两个概念,不过这样的区域适合高端人士居住。

虽然平原新区离郑州的距离较近,但交通确是异常不便利。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条铁路或者一条高速公路,都有可能将城市分割两半,更别说一条黄河了。如果历史上,黄河两岸都有较成熟的建成区,并且隶属于同一城市,两岸百姓之间存在广泛的血缘认同和文化经济交流,例如武汉、上海,地方政府为满足市民内部需求,会广泛建设跨河大桥或者考虑其他解决办法。但事实上,黄河两岸并没有成熟的建成区,两座城市虽有不同层面的交往,但远远不如同城之间交流多,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也没有动力耗资建桥。

目前,郑州至平原新区,有三座大桥黄河大桥可以通行,其中一条还是京港澳高速,这些虽然可以满足两座城市日常的交流,但尚不足以形成动力,推动两城之间的交往。换一句话说,只有两座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高度发达,才能在心理上拉进两城之间的距离,之后才有广泛交往,才有融城。至少是现在,郑州与平原新区并没有这种优势。

2、郑州向北发展不是大方向

在国外,城市的发展大多靠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比如煤炭资源丰富的城市,会吸引各种附加型产业驻扎,西方国家的城市规划,一般将空间性规划,运用的也是一些广泛性原则。而国内的规划,则是空间性和时间性相结合,做一些具体的细节的规划。

因此,在国内,考虑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必须要把握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

很多平原新区的人,之所以认为将被划归郑州,大概都是基于这三点分析得出来的结论,第一,郑州长期执行“北扩东移”政策;第二,中原城市群、郑新融城、郑州都市区等相关政策延伸出来的愿景;第三,郑州东移之后,接管了中牟白沙的先例。

要知道,平原新区和郑东新区并不是一个等量级的,郑东新区是倾全省之力打造的高端区域,而平原新区则是新乡打造的“城乡一体化区”,不管是级别上,还是定位上,二者差别都天壤云泥。

其实,郑州的发展并没有受到黄河很大限制,虽然西部由于地势和土质原因,不可能过分发展,但南部和东部的广大区域,已经完成可以满足郑州超级大都市的发展用地了,在这种情况下,郑州还有多大动力去跨越天然沟渠,对接平原新区?即便是有这个意愿,东部开发、航空港建设、与郑州西部开发齐头并进,这些重点区域均是刚起步,20年内,郑州又有多少精力去发展惠济北部,对接平原新区?这也正是惠济北部至今未开发的原因之一。

政府主导大力开发一个新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郑新融城只能通过产业对接,慢慢融合。在正在编制的郑州大都市区规划中,确实提到了很多融城与产业对接,比如郑州开封产业带、开封港区产业带、港区许昌产业带,当然也包括了郑州新乡产业带,着力发展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产业,在没有基础设施优势、明显的政策优势、地理区位优势的情况下,郑州新乡产业带如果能发展起来,只剩下靠时间了。

不过,郑州新乡产业对接并不是没有可能。目前,郑新洛国家创新示范新区已经获批,郑州的创新企业大部分都在高新区,而平原新区的定位也为高新技术、生物制药等相似定位,二者定位相似,地理位置上相近,完全有可能形成创新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发展。

3、投资平原新区楼盘靠谱吗?

平原新区的区域价值到底有多大?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交通。目前,只有三座黄河大桥能前往平原新区,虽然能够满足出行,但不能称得上是便利。并且,至少在2030年,郑州不会有地铁通往平原新区,说好要建的轻轨、以及郑州北龙湖通往平原新区凤湖的龙凤大道,也迟迟没有消息。30公里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但放在这样的交通环境下,应该好好考虑一下了。

第二、配套。去过平原新区的人都知道,那里确实有很多楼盘,国内很大大型房企也都有入驻,但人烟稀少,楼盘与荒地交错,基础设施差、虽然规划的有郑州外国语、商业广场等配套,但对于一个面积达188平方公里的新区来说,这些配套资源仍显得稀缺。

第三、环境。临近黄河湿地,建设的有凤湖,并且凤湖核心区的绿化和环境确实不错,因为平原新区的定位为城乡统筹示范区、高端宜居区等,因此相信以后环境也不会太差。

郑州向北发展不是主流平原新区的价值还剩多少?

第四、人口。一个新区建成后,便面临了人口导入问题,由于交通与距离,不管是郑州的上班族,还是新乡的上班族,应该不会首选平原新区,而目前该区的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未来还不可知,以产业带动人流的变数太大。另外两方面就是别墅人口,以及就地城镇化的农民。目前,平原新区的房价为7000,但几乎卖不出去,这正是自己的区域价值反映。

总体来说,平原新区划归郑州管辖的可能性不大,在近20年内,想借郑州的辐射带动区域的发展的可能性也很小,唯有靠产业带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非有特殊区位优势,否则产业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对于区域价值来说,该区域远不如白沙、绿博、滨河国际、常西湖新区、港区,如果在郑州是刚需,几乎可以不考虑该区域楼盘,如果是投资,小假也建议你慎重。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微信分享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