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联中部百强区第三!郑州金水区稳坐河南城区榜首
中原网
关注中原网讯 (记者 于露 ) 11月6日,赛迪顾问发布2025中部百强区榜单,郑州市金水区再次以第三名的佳绩稳居中部地区第一方阵。作为河南省会核心城区,金水区不仅连续多年稳居中部前列,更是中部地区少数突破“两千亿级”经济总量的城区之一。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其从“商贸老城”向“产创高地”的华丽转身,更是经济活力迸发、营商环境优化、创新动能澎湃的综合体现。
产业跃迁:从“单点突破”到“链群成势”
曾经,在人们的印象中金水区是繁华商圈的代名词——正弘城、大卫城、国贸360等商业地标构筑了郑州的消费心脏。而今,这片土地正在书写新的产业传奇。
以智能终端、软件、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为引擎,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为新翼,金水区构建起“3+4+N”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完成从“单点突破”到“链群成势”的跨越。
走进金水科教园区,产业集聚的“磁吸效应”扑面而来。粤浦科技郑州金水科创中心即将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这座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高地预计年产值超7亿元;一路之隔的天涯若比邻·郑州数字智造港,正以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为驱动,规划引进150家创新企业,打造就业新高地;中管世纪企业则依托两个地块分别打造新能源与智能驱动机械产业园,总投资近10亿元。这些专业园区如同“产业磁石”,吸引深兰人工智能、中原动力、天鹰兄弟无人机等优质企业纷纷落子。
更令人瞩目的是河南交投特来电新能源智造基地的“金水速度”,这座总投资约5000万,定位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研发制造基地的智慧工厂,从2025年3月底进场到6月具备投产条件,仅用3个月就实现了从“纸上蓝图”到“高质量交付”的跨越。预计今年11月正式投产后,将有效填补区域在新能源充电设施制造领域的空白,成为金水区打造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关键一环。
据了解,今年以来,金水区累计对接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38个,其中签约落地项目16个,总投资约21.55亿元;在谈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约77.9亿元。通过“以园聚链、以链集群”,金水正加速形成信息安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百亿级产业集群,不断为两千亿经济体量夯实产业底盘。
营商提效:从“政策供给”到“生态赋能”
“从场地协调到消防电力审批,金水区给了我们全方位的支持。”河南宏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智鹏的感慨,道出了许多金水企业的共同心声。
在企业整体搬迁过程中,政府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助力其负一层和24层装修高效完工,实现了集中办公的顺利过渡。
这仅仅是金水区“学查改·以企观政”大走访活动的一个缩影。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营商理念的转变正在释放巨大能量。
更让企业感到暖心的是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金水区构建的“专班+街道+金融机构”三级服务网络,2024年以来为近万家企业协调贷款450亿元,授信成功率高达93.8%。本土茶饮品牌“眷茶”仅用72小时便获得970万元贷款,实现了跨省扩张的突破。“在金水,‘融资难’变成了‘融资易’”,企业主的点赞,是营商环境最真实的试金石。
“金水给了我们敢想敢干的底气。”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的这句话,诠释了优质营商环境对企业发展的深远意义。通过“一企一策”“链长制”“项目专班”等创新机制,金水区正在打造“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品牌,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创新驱动:从“要素集聚”到“动能转换”
创新,是金水区实现跃升的核心密码。在这里,72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构筑起充满活力的创新矩阵。信大捷安、山谷网安等领军企业携手打造出“芯片+软件+终端+平台”的完整信息安全产业链。
硬核科技成果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涌现:抗量子密码芯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智慧监管平台为数字经济筑牢安全底座……这些创新成果正是“新质生产力”在金水大地的生动实践。
人才与平台的“双轮驱动”,为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金水区累计引进院士19名、高层次人才390人,7.53万名青年人才在这里追逐梦想。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桥梁,85家企业与145家科研机构共建271个研发平台,2025年上半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0亿元,同比翻番的增速见证着创新动能的有力迸发。
从赛迪百强区TOP20到持续稳居中部百强区第三,金水区的排名跃升,是经济活力、营商环境、创新动能三维驱动的必然结果。在这片充满机遇的沃土,既有着千亿消费市场的烟火气,也有着尖端科技突破的硬核力,更有着服务企业成长的暖温度。未来,随着“一核三区多园”空间布局的全面落地和产业链能级的持续提升,金水区将不断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在中部崛起的大潮中贡献独特的“金水智慧”与“金水力量”。


